六、盲目追求古玉,却忘了玉器本身就是远古的精灵。
近来随着古玩鉴宝类节目的收视率剧增,眼看着银屏上一件件精美的古玉被专家估计出天价,很多人难免坐不住了,希望一夜暴富的好事也能落在自己的头上,于是开始涉足古玉。可是您不知道是否想过,别人手里那精美的上古玉器,如果真的价值连城,何不自己拿去拍卖行拍出天价啊?如果不是价值连城,又没有什么文化背景,你凭什么要收?何况现在大量的古玉都是现代的低档仿品,甚至连玉料都是最低档的杂料,加工也是最简陋的粗工,却被古玩商人夸成所谓的古朴、古拙、大器不工……
要想真正涉足古玉,建议至少要弄明白一些有关古玉的加工和文化特色,比如古玉不同玉质的地理分布、各个历史时期的加工和造型特点、的沁色、钙化和土咬与玉器埋葬位置和时间长短的关系、熟坑以及传世品的包浆特色、各种仿古玉器的造假特点……
这里给出一些简单的提示:
当你知道了很多辨别古玉的知识时,造假者也知道这些知识,并能加以模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千万别以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有红山文化的玉龙,只有你才知道古玉带有沁色和包浆,一些明显的古玉特征,甚至在随处可见的地摊上都能见到,但模仿毕竟是模仿,如果了解了造假的手段和特点之后,还是能看出蛛丝马迹的。
造假者很少用高档的玉质来做原料,所以现代低档仿品大都玉质粗糙甚至多是各类石头;
造假者很少用古代那种效率低下的琢磨方式,没人愿意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琢磨出一块精美的玉器,所以现代的仿品大都加工粗陋,甚至干脆只做一些形状简单的素活;
造假者也会做一些高仿的玉器,比如用一些玉质还可以的玉料模仿古代的造型和雕工刀法,比如不经意之间的螺旋纹、两面对挖导致的不同心、粗细不均的孔洞……但又肯定不愿意用真正的古法加工,为了提高效率,必然还是采用现代工艺,只是在刀痕上为了仿古采取了多种掩饰,比如用雕刻后酸洗,来模仿光滑的刀痕和磨损……
造假者可以仿制出酷似真品的鸡骨白,要牛毛纹有牛毛纹,要光面有光面!
造假者可以做出各种沁色,而直接采用所谓的河磨料做出的仿古玉器,内部杂陈的多种色彩极似远古经过千年岁月深入玉器内部的多种沁色!
另外,即使是真正的古玉,如果脱离了原来的墓穴和历史文化背景,也就仅仅是一块玉雕而已,其文物价值将大打折扣。
现实中成交的真正古玉,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天价,跟现代的玉雕工艺品价值相差不大,比如一款玉质和雕工都交代得过去的明清民国玉器,如果没什么历史背景的话,也就是几千元而已。
所以如果您想涉足古玉作为投资的话,除了对现代玉器及其加工有详细的了解之外,还要对古代玉器的加工和历史文化有相当的功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七、盲目跟风攀比,却忘了玉器玩的就是特色。
不可否认,不少玩玉的人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相互攀比的心理,于是看到别人玩什么,就自己也买什么,盲目跟风,结果很多玩玉多年的人,花费巨资,收到手里的东西不过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路货,真正有特色的宝贝却一个也拿不出。相反,另外一些人花费不多,每次佩戴的玉器都能引人瞩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是美玉跟人家有缘,或者人家能慧眼识宝?
其实这就是玩玉的又一个境界了:玩玉玩的就是特色和文化,而不是标准化!玩玉玩的是精神高贵而不是花费高贵,如果想通过玉器展示财富的话,那么大家不如玩IT产品,比如数码相机之类,你拿个小DC,我就弄个大单反,或者干脆玩金银饰品和钻石:大家直接比成色,比块头、比重量算了。
所以要玩玉,最好别想着跟人家夸财斗富:看到别人买了一个冰种漂花的翠镯,就自己也跟着去买一个,如果这样的话,即使您花费了巨资,不过也是跟别人的相当,有什么可炫耀的呢?倒不如自己另外买一个精雕细刻的手串,别人以色显贵,我则以工取胜,反而吸引了眼球!比如:别人佩戴了金镶玉的绿观音,极尽奢华,我则挂一款三色的福禄寿,独具风采,而且自己的花费才是别人的几分之一呢!
为此建议大家在任何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不能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人玩玉,而不是玉玩人!
总之,希望大家在入门的时候,少花钱,多看货,等找到自己的爱好和趣味点,形成自己成熟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之后再出手,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人云亦云,被人忽悠,从而节省很多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