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煮

说杂煮首先要提到饼这种食物,年糕啊。

在日本古代,饼是圆满福德的象征——传说故事中经常出现因为吃到饼而加持了神力的案例。
最初的饼是用芋做的,到了水稻耕种盛行的弥生时代,将果实与夹杂在米饭中间的“持饭”出现了(就像是现在三明治一样)。
在祭奠仪式还在户外进行的时代,“持饭”作为正月供奉的“镜饼”的原型是不可或缺的,代表着阴阳、男女等多重意味。
自古以来,正月的食物都是为了迎接岁神准备的。作为“神人共食”的料理,要从大晦日的傍晚开始准备。至于杂煮名字的由来,大概是由菜煮演变来的。所谓的菜煮,是指在晴天的日子里将当季的野菜放进锅里煮制的料理。
将杂煮作为庆祝正月的习惯固定下来是在室町时代,不过当时米还是比较贵的,放在杂煮里的并不仅限于饼。当《本草纲目》带来的本草学开始在日本流行时,杂煮在营养学上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关于杂煮里的饼,东日本和西日本也是有区别的,东日本的饼是经过烧切的饼,西日本则是下锅煮的丸饼。不仅饼的形式不同,汤汁的多样化也形成了“白味噌”“赤味噌”“小豆”“すまし”四个文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