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在山顶上是为什么?莫不成是怕黑龙江那个水淹小学校在缺水的西部再次上演?再说,干打垒这种结构很结实吗?建在山顶上,是不是想要风得风啊?还是怕村民嫌这没事干,弄在山顶上故意加大村民的难度?
原文:山脚下有个村子,不到30户人家,偶所有的学生都来自这个村庄。 呵呵,大家想想看?根据常识,一个不到30户人家的村子会有几个7到11岁的孩子, 还需要有本地的一个中专生老师?
原文:4学生们经常会给我带头天晚上家里做的饭菜,基本上都是肉;5、给学生家里添了太多麻烦,杀鸡,或者打发人去镇里买肉,10几里山路啊。
第5段可能是想说明交通不便,买肉都的去10几里山路外的镇里去买;第4段,又说学生给他带的头天晚上家里的饭菜基本上都是肉。这就很奇怪了,同样的肉,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原文:6;每天早上,学生们来上课时,除了书包,手里还会拿一直口袋,里面装着自己的早饭和午饭。馒头,饼子,一点点咸菜。这里基本上不种蔬菜,只有土豆和白菜。究竟在怎样的一个地方,难道学生还要带早饭和午饭?距离很远吗?不对啊,下面可是有这段话的:很多时候,我能看到,村里的人侧耳努力去听学校里传来的诵读声,努力去分辨自家孩子的声音,这就说明,学校距离他们的劳动中的父母很近?我想不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村庄?
作者: 刨根问地的粽隐 2007-2-7 12:04 回复此发言
--------------------------------------------------------------------------------
学校建在山顶上,其实严格的说和BH同志撒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小刨问了,我也试着回答下,你考虑了农村很讲究风水的问题了吗?建立在山下,哪里合适?如果真是西北山区,那么土地应该算是宝贵的,建立在你家自留地里你干吗?远了,就要出村了,所以离村庄不远的山上,我要是村长,我会首先考虑的,所以这个问题,小刨同学必须要对农村的情况有个深刻的了解
一个学校再小,有两个甚至更多的老师是非常正常的,我老家的我读过书的那个小学,2,3十人,还不是照常有5个老师吗?或许那个中转老师是村长家亲戚,儿子女儿也说不定,在农村,即使当个没什么油水的老师也是很骄傲的事,何况在那么一个贫困的地方
关于肉的问题,我以我老家的经验来说。上街也是困难的。但是,再设想一下,来了个好心的城市老师,怎么着也不能苦了人家
我在兰州生活过,相信西北都有差不多的情况,肉,也许他们那里有存放的办法,一次不需要多,或者时间不需要长,而是,每家没户轮流,学生里带得菜有肉不假,那不是说,都是那一个学生带的
所以这个时间确实很关键,能不能存放肉,和时间有摸大的关系
关于带饭的问题,我想问下小刨同学,你对西北农村是否很了解,如果不了解我可以蒙你一下,那里的农民朋友也许一天只吃两顿饭,孩子中午回去也许吃不上,比如,早晨在十点钟吃,下午忍着点,等孩子回来再吃
我们安徽目前也有吃两顿的地方,到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