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了解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和各档次比例,有助于你制定目标。比如楼楼的学校基本上理科有400人,一本生30个,成绩最高的同学在640分左右,楼楼入学成绩年组第二,那么我制定的目标是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拉开档次。想清楚自己至少要打到什么水平,为之奋斗。
2.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为目标奋斗。
这里的规划可以理解为任务,包括我前文所说的,某个假期把英语语法看完,某个假期专攻语文作文,得分不低于54之类,还包括我要把会考科目全打到A,在高二之前读完某本名著,这样的大任务,还可以具体到每天的,每月的小任务,月考某科目年组前三名之类。
3.用心。
用心二字,是我见过的最奇妙的两个字,高中时候数学老师经常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愚笨的我后知后觉的体会到了这一点,高二上学期才开始用心,才得到今天的收益。用心是提高的秘诀,同学们请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感悟体会。
4.坚持,定力。
坚持,在用心的基础上是执着,而一意孤行便是顽固。
我们高中是实行滚动制,班级分为宏志班立志班实验班平行班普通班自费班这样的等级,按入学成绩划分,我有位同学是从平行班滚动到宏志班,他很努力的学,没有大量的练习册,只是做好老师布置的东西,经常见他在办公室里与老师沟通,没天早上六点四十之前就到校,复习前一天老师讲过的题目,中午来的很早,很少见他趴桌子休息,这样他坚持了三年,直到高考前夕,同学们都沸腾的时候他还坐在角落里不声不响的学习,高考分数虽然不到六百,但也考上了一个很不错的一本。他的入学排名在二百以后,高考成绩在二十名之前。
5.九门功课同步学。
高一比较累,如果你很认真。楼楼高一时比高三累,这是实话。当然,让高二会考前同学们在埋头背书,高三备考时同学们心急如焚,楼楼那个时候就比较轻松了,首先心里上就有优势感,我比他们抢跑一大步。我高一时候政史地都有笔记,前面已经上过政治笔记了。上课一定要听课,无论你学哪一科,不仅是对考试,对扩充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也许多年后,你的知识没有定期巩固已经忘记了,但你的学习知识的技能本领却是能跟随你一生的东西。
6.课外书籍的阅读。
建议成绩优秀的同学忙里偷闲的看书,看名著,中外名著都要看,尤其是文科同学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成绩一般的同学也要看,看那种简读本就要,起码要对名著有个了解。
7.语数外
我的两位清华的学姐都说,语数外要从高一开始积累,综合科是在高二下系统归纳后,高三刷题练出来的,语数外是门槛很高的学科,而物化生政史地只要理解透彻,保持高分还是相对容易的,语数外需要长期积累和举一反三的运用,这也是我在前文让同学们高一高二熟读语法,做摘记,积累数学错题的原因所在。
8.记住一句话。
从高一开始努力,考一流名校;从高二开始努力,考重点大学;从高三开始努力,普通本科。很多人说过这句话的不同版本,但实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