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GOOD不能承受之重
昨天关于GOOD公司业绩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亲的恐慌,但其实这只关乎公司运营方针的问题,与神话组合本身的健康发展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虽然报道中提出的数据较少,无法展开详尽的分析,但还是想说几点。
一、 GOOD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神话的销售成绩及人气指数并不成正比关系。
有很多人对于GOOD的亏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神话六人无疑是六台吸金能力强大的机器,作为GOOD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的及核心的组合,似乎使人们将神话的成绩与GOOD公司的业绩划上了等号。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影响一个公司业绩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部更有外部原因(如唱片市场整体委靡等)。而影响股价的因素更是千变万化,这些都不是神话可以控制的因素。仅就组合成绩来说,2006年,神话的唱片销量及演唱会收入都在韩国名列前茅,广告商对神话的青睐也毫无退减,充分展示了其屹立不倒的人气和市场接受度。2007年初,神话就展现了今年将活动全开的无限热情与信心。所以大家首先不必对神话的成绩和组合的稳定性感到怀疑。
二、神话,GOOD不能承受之重。
在拥有神话这样人气与实力兼备的天团级组合后,GOOD仍然面临严重的亏损也确实让人感到意料之外。我的意见是,神话对于GOOD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当初GOOD冒着很大风险签下神话六人,并且在2003年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神话组合在GOOD不但得到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个人领域的成绩也越来越亮眼,所以说对神话的运营GOOD是成功的。但神话这样的顶级组合对GOOD来说意味着高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成本。对于成立时间还不长的GOOD来说,难以承受这样的经营模式。
首先,神话六人的签约身价就达到了韩国最高水平。而且作为续签公司,GOOD在神话身上的控制力难以到达培训公司的力度,换句话说,他们想要压榨神话也达不到SM曾经的水平。
随着唱片业的萧条,不用说GOOD,哪怕是一些大型的国际唱片公司都很难从唱片一项上赚到钱,更多的是靠歌手累积人气后接下代言然后从中抽取大部分的提成。如果是新人,公司一手培养了你,要拿多少歌手都难以反抗,因为精明的公司一早就与你签定了卖身契。如日本知名的尊尼斯事物所,旗下艺人由公司一手培养,往往出道就成了当红偶像,但很有可能你已经是天王了还拿着和做新人时一样的工资(如当年的SMAP),因为公司不会白白培养你,他们只是在培养赚钱工具,在你身上付出的公司会加倍拿回来。而GOOD,旗下很长时间只有神话一个组合,而已经是天团级别的神话又不是GOOD可以任意摆布的。虽然成员代言接拍电视剧不断,但GOOD可以拿到的份额相信并没有一般公司那么多。而演唱会方面,神话今年亚洲巡演甚至闹出演出商拖欠演出费的新闻。作为一个对歌迷负责的组合,神话依旧召开了演唱会。但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明知道是亏损的事仍去进行,实在不合常理。换一个公司,换一个组合歌手,恐怕早已取消了演出,而且责任也不会追究到他们头上。从这一点来说,在我们赞扬神话的同时,我也很佩服GOOD的人性化,作为商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下。如果现在神话依旧留在SM,我想他们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即使比新人期会好很多,但SM决不会让神话随心所欲的活动,所抽取的提成份额也应该高出GOOD很多。
成军九年的神话现在的目标是追求最好的音乐,他们可以为了一张专辑耗上一年两年,而为了维持高水准的音乐相信成本也相应会增加,比如MV的拍摄等(动不动就飞国外去。)。而作为天团,神话即使一人行动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也许抵的上人家一个组合,而平时训练演出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比如某个训练视频里我们申彗星同学就完全忘我的吃啊吃,GOOD吃也被你吃穷了。PIA飞自己,写这样的东西我也能抽。)总而言之,GOOD维持神话活动的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新人培训的费用,GOOD负担不小,而与之相对应的收入却没有那么高。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多多少少和现在神话组合追求高质量作品的目标有冲突。神话可以不计成本的去创作好的音乐电影,反正大部分收入的来源并不在此。但GOOD不可以,特别是当他只是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他还没有那么财大气粗。他需要的是以市场为目标的运营方式。当年7辑发行时神话说过:现在可以不用为了赶上发行期而仓促准备了。这是神话的幸运,却对GOOD不利,因为他必须面对市场的压力,但GOOD真的很厚道,如果现在神话身在尊尼斯,恐怕我们的钱会去的更快。GOOD不会做出神话一张专辑发行12个版本这样的事情,他们发行的每一张专辑基本都物有所值。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神话,有利于歌迷,但从盈利能力来说真的不利于尚处在资本积累期的GOOD。商场需要传奇但不需要童话,为了公司能够正常发展,GOOD必须调整现在的经营模式。
昨天关于GOOD公司业绩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亲的恐慌,但其实这只关乎公司运营方针的问题,与神话组合本身的健康发展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虽然报道中提出的数据较少,无法展开详尽的分析,但还是想说几点。
一、 GOOD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神话的销售成绩及人气指数并不成正比关系。
有很多人对于GOOD的亏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神话六人无疑是六台吸金能力强大的机器,作为GOOD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的及核心的组合,似乎使人们将神话的成绩与GOOD公司的业绩划上了等号。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影响一个公司业绩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部更有外部原因(如唱片市场整体委靡等)。而影响股价的因素更是千变万化,这些都不是神话可以控制的因素。仅就组合成绩来说,2006年,神话的唱片销量及演唱会收入都在韩国名列前茅,广告商对神话的青睐也毫无退减,充分展示了其屹立不倒的人气和市场接受度。2007年初,神话就展现了今年将活动全开的无限热情与信心。所以大家首先不必对神话的成绩和组合的稳定性感到怀疑。
二、神话,GOOD不能承受之重。
在拥有神话这样人气与实力兼备的天团级组合后,GOOD仍然面临严重的亏损也确实让人感到意料之外。我的意见是,神话对于GOOD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当初GOOD冒着很大风险签下神话六人,并且在2003年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神话组合在GOOD不但得到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个人领域的成绩也越来越亮眼,所以说对神话的运营GOOD是成功的。但神话这样的顶级组合对GOOD来说意味着高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成本。对于成立时间还不长的GOOD来说,难以承受这样的经营模式。
首先,神话六人的签约身价就达到了韩国最高水平。而且作为续签公司,GOOD在神话身上的控制力难以到达培训公司的力度,换句话说,他们想要压榨神话也达不到SM曾经的水平。
随着唱片业的萧条,不用说GOOD,哪怕是一些大型的国际唱片公司都很难从唱片一项上赚到钱,更多的是靠歌手累积人气后接下代言然后从中抽取大部分的提成。如果是新人,公司一手培养了你,要拿多少歌手都难以反抗,因为精明的公司一早就与你签定了卖身契。如日本知名的尊尼斯事物所,旗下艺人由公司一手培养,往往出道就成了当红偶像,但很有可能你已经是天王了还拿着和做新人时一样的工资(如当年的SMAP),因为公司不会白白培养你,他们只是在培养赚钱工具,在你身上付出的公司会加倍拿回来。而GOOD,旗下很长时间只有神话一个组合,而已经是天团级别的神话又不是GOOD可以任意摆布的。虽然成员代言接拍电视剧不断,但GOOD可以拿到的份额相信并没有一般公司那么多。而演唱会方面,神话今年亚洲巡演甚至闹出演出商拖欠演出费的新闻。作为一个对歌迷负责的组合,神话依旧召开了演唱会。但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明知道是亏损的事仍去进行,实在不合常理。换一个公司,换一个组合歌手,恐怕早已取消了演出,而且责任也不会追究到他们头上。从这一点来说,在我们赞扬神话的同时,我也很佩服GOOD的人性化,作为商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下。如果现在神话依旧留在SM,我想他们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即使比新人期会好很多,但SM决不会让神话随心所欲的活动,所抽取的提成份额也应该高出GOOD很多。
成军九年的神话现在的目标是追求最好的音乐,他们可以为了一张专辑耗上一年两年,而为了维持高水准的音乐相信成本也相应会增加,比如MV的拍摄等(动不动就飞国外去。)。而作为天团,神话即使一人行动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也许抵的上人家一个组合,而平时训练演出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比如某个训练视频里我们申彗星同学就完全忘我的吃啊吃,GOOD吃也被你吃穷了。PIA飞自己,写这样的东西我也能抽。)总而言之,GOOD维持神话活动的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新人培训的费用,GOOD负担不小,而与之相对应的收入却没有那么高。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多多少少和现在神话组合追求高质量作品的目标有冲突。神话可以不计成本的去创作好的音乐电影,反正大部分收入的来源并不在此。但GOOD不可以,特别是当他只是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他还没有那么财大气粗。他需要的是以市场为目标的运营方式。当年7辑发行时神话说过:现在可以不用为了赶上发行期而仓促准备了。这是神话的幸运,却对GOOD不利,因为他必须面对市场的压力,但GOOD真的很厚道,如果现在神话身在尊尼斯,恐怕我们的钱会去的更快。GOOD不会做出神话一张专辑发行12个版本这样的事情,他们发行的每一张专辑基本都物有所值。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神话,有利于歌迷,但从盈利能力来说真的不利于尚处在资本积累期的GOOD。商场需要传奇但不需要童话,为了公司能够正常发展,GOOD必须调整现在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