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是我一个朋友写的,我帮她贴的。
用宗教思想来解开少年派的密码
有人说,没有人生阅历和宗教信仰的人很难看懂这部片。
于是,我就去看了。
现在,我不是来说故事的,我只是试着来解解几个密码。
名字:影片的前奏很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在说“名字”。
“便辛和派”: 他是人,却是被兽医接生的,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叫“便辛”,跟法国一个美好高雅的泳池同名,这个泳池他父亲也没去过,只是听妈妈纪说很好,于是他便当真了,他希望儿子也能如此美好。谁知事与愿违,这么美好的“便辛”却成了“便腥”,游泳池Piscine也成了小便池Pissing。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哪有可以套用的模式?一样的水,在人家那可以先游泳再煮咖啡,到你这只是腥臭的小便。
是的,人生是没有可以生搬硬套的模式的,与其羡慕人家的美好,或消极地对待他人的嘲讽,还不如去改变,于是就有了Pi-π-派:
π是圆周率,是常数也是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一个无穷无尽、永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小数。无理数的发现彻底动摇了一直公认的“合理存在的数”的地位,引发了人类科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
是的,人生如π,没有规律,无法复制,每个数字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看似毫无价值,却有它存在的意义。抹杀了任何一个数字,那就是破坏了π的链接,那就π不成π了。
童年便辛相信他所遇到的一切宗教(印度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他和幼虎‘口渴’都象征着一种最原始天成的和谐,他们是“本我”的化身。他们单纯而善良,不加选择地相信一切美好,他们没有阴暗危险的概念,所以也心无城府、不设防范。但随着世俗的引导和经验的积累,大家似乎约定俗成般地放弃了初衷。这种转变,说得太透彻了会让人沮丧和乏味,于是粉饰一下吧,就叫Pi吧,发音π,看上去即科学又神秘,这会感觉体面点!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得说一段历史的真相给大家:希腊数学家希帕索斯作为发现无理数的第一人,被当时主流学派的人投进大海淹死了,以示惩罚。百度百科上说:希帕索斯殉难留下的教训是“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谁为科学划定禁区,谁就变成科学的敌人,最终被科学所埋葬。”其实百度的这句话本身就耐人寻味,科学是什么?谁在划禁区?谁触犯了禁区?最重要的是---谁被谁埋葬了?
‘理查德.帕克和口渴’: 老虎的名字是这样来的,一位叫“理查德.帕克”的猎手逮到了一只小虎崽,给它取名叫“口渴”。然而,动物园收到的文件上却搞颠倒了,猎手叫“口渴”,老虎叫“理查德.帕克”。 于是猎人成了猎物,猎物成了猎人,主人成了仆人,仆人成了主人。
如同“便辛”变“便腥”、“口渴”变成“理查德.帕克”般,有多少人的状态就这么被本末倒置了,我们上学只是为了有个好分数,分数越高以后越有可能找个好工作,这样就能赚更多的钱,赚了钱可以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就可以向周围的人证明我的存在了。于是,生存成了生活,生活却成了生存。你也不是你了,越来越多的人被我们自己创造的金钱价值观统治了,一念之差,开始觉得很可笑,但是认同的人多了,也就不出奇了。佛经里说的‘颠倒众生,以苦为乐’就是这么回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884年,“木犀草号”海难,4个幸存者坐上了救生船,其中一个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孩,被另外三人杀死分食了,然而出于海上的特殊情况,维多利亚女王最终赦免了3名被告的死刑。于是,“理查德.帕克”也隐喻了自私、贪婪、残忍和杀戮。
用宗教思想来解开少年派的密码
有人说,没有人生阅历和宗教信仰的人很难看懂这部片。
于是,我就去看了。
现在,我不是来说故事的,我只是试着来解解几个密码。
名字:影片的前奏很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在说“名字”。
“便辛和派”: 他是人,却是被兽医接生的,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叫“便辛”,跟法国一个美好高雅的泳池同名,这个泳池他父亲也没去过,只是听妈妈纪说很好,于是他便当真了,他希望儿子也能如此美好。谁知事与愿违,这么美好的“便辛”却成了“便腥”,游泳池Piscine也成了小便池Pissing。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哪有可以套用的模式?一样的水,在人家那可以先游泳再煮咖啡,到你这只是腥臭的小便。
是的,人生是没有可以生搬硬套的模式的,与其羡慕人家的美好,或消极地对待他人的嘲讽,还不如去改变,于是就有了Pi-π-派:
π是圆周率,是常数也是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一个无穷无尽、永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小数。无理数的发现彻底动摇了一直公认的“合理存在的数”的地位,引发了人类科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
是的,人生如π,没有规律,无法复制,每个数字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看似毫无价值,却有它存在的意义。抹杀了任何一个数字,那就是破坏了π的链接,那就π不成π了。
童年便辛相信他所遇到的一切宗教(印度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他和幼虎‘口渴’都象征着一种最原始天成的和谐,他们是“本我”的化身。他们单纯而善良,不加选择地相信一切美好,他们没有阴暗危险的概念,所以也心无城府、不设防范。但随着世俗的引导和经验的积累,大家似乎约定俗成般地放弃了初衷。这种转变,说得太透彻了会让人沮丧和乏味,于是粉饰一下吧,就叫Pi吧,发音π,看上去即科学又神秘,这会感觉体面点!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得说一段历史的真相给大家:希腊数学家希帕索斯作为发现无理数的第一人,被当时主流学派的人投进大海淹死了,以示惩罚。百度百科上说:希帕索斯殉难留下的教训是“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谁为科学划定禁区,谁就变成科学的敌人,最终被科学所埋葬。”其实百度的这句话本身就耐人寻味,科学是什么?谁在划禁区?谁触犯了禁区?最重要的是---谁被谁埋葬了?
‘理查德.帕克和口渴’: 老虎的名字是这样来的,一位叫“理查德.帕克”的猎手逮到了一只小虎崽,给它取名叫“口渴”。然而,动物园收到的文件上却搞颠倒了,猎手叫“口渴”,老虎叫“理查德.帕克”。 于是猎人成了猎物,猎物成了猎人,主人成了仆人,仆人成了主人。
如同“便辛”变“便腥”、“口渴”变成“理查德.帕克”般,有多少人的状态就这么被本末倒置了,我们上学只是为了有个好分数,分数越高以后越有可能找个好工作,这样就能赚更多的钱,赚了钱可以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就可以向周围的人证明我的存在了。于是,生存成了生活,生活却成了生存。你也不是你了,越来越多的人被我们自己创造的金钱价值观统治了,一念之差,开始觉得很可笑,但是认同的人多了,也就不出奇了。佛经里说的‘颠倒众生,以苦为乐’就是这么回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884年,“木犀草号”海难,4个幸存者坐上了救生船,其中一个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孩,被另外三人杀死分食了,然而出于海上的特殊情况,维多利亚女王最终赦免了3名被告的死刑。于是,“理查德.帕克”也隐喻了自私、贪婪、残忍和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