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牵马去马市,好吧,这里的双下巴让我烦躁不已。。。所幸此后的戏立刻把我拉了回来,书包拢袖而立,满脸茫然,像失了魂一样,两位最先出场的看官很好得解释了书包此时的心情。遍地乱草,寒鸦乱啼,冷风里,一人一马,不知归处,凄冷之意扑面而来。马儿不知离别在即,兀自在主人肩头磨蹭,书包却扭过头去,不忍相对,手却附过去爱抚着黄骠。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小动作将书包此刻纠结难言的苦楚全然释放出来。
金四爷慧眼识马,细询价格,书包口中应答,但身形未动,双眼低垂,目光不知落在何处,依然是魂不守舍的模样。四爷再问,书包言道,您说个价便是。。。此处书包说话时喉部有个前抻的微动作。有过悲伤痛苦经历的同学都会知道人痛苦的时候,语声语调会变,气息上逆,声岔音破,此时要抑悲声,或吐字加重,或平缓气息,或强压喉间乱流。
细节是表演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观众对人物的理解和认同,演员此处细腻入微的表达是对人物精准理解的体现。
四爷笑语,卖马嘛?他总得有个价?好汉一定遇到了什么难处,这样吧,我出纹银一百两,如何。。。
至此,书包再忍无可忍,侧过的面颊上,两颗清泪滚落。
好的哭戏在精在巧不在多,在于出现的时机和尺度,在于是否贴合人物性情,而不是出现的频率和密度,很烦那种动辄落泪,哭起来就没完没了的戏,泪腺太发达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对于表演,永远是有控制才会有节奏,有节奏才会有张力。
书包此前一直在忍,此刻金四爷的每字每句都如重锤入心,终究是要分离了,如何能忍?如何再忍?此刻这泪落得正是时候。
好汉收下这银子,这马我就牵走了。。。当缰绳从手中慢慢抽离,书包仿佛如梦初醒般,猛地攥住最后一段缰绳,却见他缓缓递回一锭银子,这五十两你拿回去吧,四爷不解,请好生善待此马,书包泣声。
入马市后,书包就没有正对过黄骠马,或站不斜视,或扭身侧坐。而此刻便是分离,黄骠一声轻嘶,书包顿时肝肠寸断,大喊一声,追了上去,他温柔地拔下黄骠额前的草标,轻递到黄骠的口中,黄骠低头在书包手中舔舐,这掌心的微暖便是最后的慰籍,只一刻便再次背过脸去,尽现凄苦之色。
这段细节加得极好,加得大好。一急一缓,一眼温柔一脸哀伤,人马之情淋漓尽致,人物形象鲜活饱满,热烈鼓掌。
金四爷牵马离去,书包没有再回头,只微微仰首,泪自脸颊散落。
书包从来不是外向的性情,很多时候都在压抑真实情绪,很少爆发。即便到此时此刻,仍然在克制,从唇边的抽搐到眼角的轻颤,在书包脸上,你能看到的是强大的克制和巨大的痛苦。
此节严小宽的表演非常亮眼,动静相辅,收放自如,细节把握准确,节奏控制到位,将二哥的苦,二哥的忍,二哥的情义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来,此节止,书包的形象已立起大半,我也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演义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