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栈只休息了一天,他们便启程回了庐州,三天后从庐州出发,首站双喜镇,这是一个小镇,但贸易却很发达,因为这是宋辽的交界,两地的百姓在这里可以买到他们想要的,镇上只有一家客栈叫做风月楼,生意很好,包拯要了三间中等客房住下,三人都在公孙策的房间商量着事情,这时有人敲门:“公子,我是店里的春桃,刚才见您吃的不是很多,是饭菜不合口味吗?”边说边径自开门进入,看到人都在,稍微惊讶了一下,又马上恢复正常,接着说,“三位客官都在啊,要是知道就拿三副碗筷了。公子,也不知道这菜是否合您的胃口呢。”然后看到公孙策很为难的没有动,又说,“您慢慢吃,我先下去了。”然后转身出去,轻轻地关上了门,两个马上就要憋死的人终于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笑什么?”公孙策的脸及黑,可以和包拯比了。
“果然是我们公孙公子,风流倜傥,处处留情啊!”包拯调侃,而这时的展昭已经笑的趴在了桌子上。
又有人敲门,也径自开门走进来:“公子,我是夏桑,看公子房间的等还亮着,就进来了,刚才见公子吃的不多,想是因为太腻了,所以我下厨做了碗面端来让您尝尝,看合不合您的胃口。”然后若隐若现的看了看公孙策,说,“公子慢慢吃,我先下去了。”夏桑转身出门,慢慢关门。
“包大哥,果然不能吃很多啊,不然就没有夜宵吃了,看看人家公孙大哥,又有菜又有面......”展昭说着让公孙策更脸黑的话。
“是啊,是啊,公孙啊,我刚才吃的也很少,怎么没人给我送点夜宵?”包拯一脸委屈的向公孙策说着。
“都给你,都给你!”被两个人一人一句的话刺激的不知道说什么,索性把饭菜推到包拯面前。
这个时候第三次敲门声响了:“公子,您还没有休息吗?我是店里的秋菊,进来了哦。”说着便推开了门走进屋里,只见公孙策一手扶额发出无声叹息,“公子,这是我给您重新做的宵夜,您尝尝,我先下去了。”秋菊放下饭菜咯咯的笑出了声,红着脸出门。再次剩三个人的屋子里,有两个人已经笑到了桌子下面。
“我说,公孙,笑的我都饿了。”包拯好不容易爬了起来。
“正好,这回是三双碗筷了,一起吃吧。”无奈的公孙策将两个空碗和筷子分别放在了包拯和展昭的面前,自己拿起了筷子,慢慢的吃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