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306贴子:26,937,080

回复:民航喷气式客机的发动机布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过有一点特别的地方:通常发动机短舱都是尽量前伸,以保证发动机处在干净的气流中,不和机翼发生气动交互作用;本田喷气机的发动机短舱向后退,不知道是否对利用机翼上表面气流交互作用有特别的考虑。


IP属地:上海39楼2013-03-12 14:40
收起回复

    翼上发动机的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是安-72(还有实验性的波音YC-14),发动机的喷流直接吹拂过机翼的上表面,加速机翼上表面气流,增加升力,可以实现短距起落。


    IP属地:上海40楼2013-03-12 14:42
    回复
      2025-09-13 04:3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这样一来,巡航时不需要增升时,喷气流也在机翼上表面流过,既增加摩擦带来的喷气损失,也增加机翼表面的烧蚀和结构的热疲劳。


      IP属地:上海41楼2013-03-12 14:43
      回复

        机尾发动机的出现其实最晚,法国的“快帆”和英国的VC-10是这个布局的先驱,后来的美国麦道DC-9/MD80/MD90系列、英国BAe111、“三叉戟”、苏联的图-134、-154、雅克-40都是这个布局。
        这个布局在60年代的欧洲很流行,现代的支线客机也大多采用这个布局,如加拿大Bombardier的CRJ系列、巴黎Embraer的EMJ系列和中国的ARJ21。
        机尾发动机将发动机短舱悬吊在机尾两侧,这样既远离乘客乘坐的机舱,又紧靠机身,在一侧发动机故障时不致引起严重的不平衡推力。
        这个布局最大的优点是机翼很干净,不用考虑发动机吊舱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
        但发动机为机翼卸载的作用也没有了,翼根需要加强。
        另一个问题是机尾发动机占去了平尾的地方,一般要求采用高平尾,这样重量较大的平尾高高在上,垂尾的结构需要加强;平尾的控制机构需要通过垂尾结构,复杂性和重量都增加。
        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发动机短舱,不容易更换发动机,也不容易增减发动机的数目。


        IP属地:上海42楼2013-03-12 14:44
        回复

          法国南方飞机公司(Sud Aviation,后并入法国宇航Aerospatiale)的“快帆”式客机是第一个采用机尾发动机布局的。


          IP属地:上海43楼2013-03-12 14:45
          回复


            IP属地:上海44楼2013-03-12 14:46
            收起回复

              MD-90是DC-9系列的末代子孙,这也是机尾发动机布局。


              IP属地:上海45楼2013-03-12 14:47
              收起回复

                英国Hawker的VC-10是少见的机尾四发的飞机


                IP属地:上海46楼2013-03-12 14:49
                回复
                  2025-09-13 04:28: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由于发动机远离机舱,舱内十分安静,据说曾经是英国女王出访时的最爱


                  IP属地:上海47楼2013-03-12 14:50
                  回复

                    机翼和机尾发动机布局也可以混合,翼下吊挂双发,垂尾翼根或机尾机身内再安排第三台发动机。
                    混合布局的特点介于翼下和机尾布局之间,具有翼下发动机容易维修和为机翼卸载的优点,也具有机尾发动机不宜更换和机尾结构复杂的缺点,但平尾可以移下来,到结构简单的低平尾位置了。


                    IP属地:上海50楼2013-03-12 14:55
                    回复

                      中国人熟悉的三叉戟是典型的机尾三发,这是彪哥自我爆炸时的座机。


                      IP属地:上海51楼2013-03-12 14:56
                      回复

                        而美国人熟悉的机尾三发就是波音727了


                        IP属地:上海52楼2013-03-12 14:57
                        回复

                          洛克希德的最后的客机L1011采用翼下和机尾混合的三发

                          尾发动机埋在后机身里,由S形进气道供气


                          IP属地:上海53楼2013-03-12 14:58
                          回复
                            DC-10及其后继者MD-11也是翼下加机尾混合三发,但尾发动机布置在垂尾翼根,气动损失小,但结构重量和复杂性增加。
                            注意尾发动机略微向下倾斜,所以还提供一点直接升力,降低对机翼的升力要求。


                            IP属地:上海54楼2013-03-12 14:59
                            回复
                              2025-09-13 04:2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小型飞机的重量小,机翼卸载的要求不高,机尾发动机布局可以简化和优化机翼设计,并容许起落架长度最短,用飞机自带的小阶梯就可以方便地上下飞机,所以一般采用机尾发动机布局。
                              大型飞机的重量大,机翼卸载具有明显的好处,一般采用翼下发动机布局。
                              Bombardier和Embraer的支线客机越造越大,已经开始进入A320和波音737的低端。
                              无独有偶,他们不约而同地从传统而又拿手的机尾发动机布局转到翼下发动机布局了。


                              IP属地:上海55楼2013-03-12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