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会把庾信的爱和毗昙的爱作比较。
庾信的爱是一种舍弃,为了成就德曼的梦想也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庾信选择舍弃对德曼的个人情爱,而转化为对君主对国家的更伟大更神圣的爱,庾信的爱是一种“大爱”。
庾信代表了人性中光明、理性、正直、美好的一面。
但是毗昙真的和庾信不一样!
当德曼对他说:“放弃拥有我之类的妄想吧,无论是谁都不能够拥有我”,毗昙却说了一句让我听后分外激动的话:“爱,就是拥有!”
很自私又很独占但偏偏让我听了很喜欢的话!
因为深爱,所以必须拥有,不能舍弃也不能分享。
“如果你最爱的是神国,那就让我成为神国”,这么说的毗昙,让我无限嫉妒那个叫“德曼”的女人,因为她真是太过幸福,因为这世上竟然有一个男人能爱她如斯,能为得到她而做到如斯!
这样强烈而惊心动魄的爱情,果然我们人类的脆弱心灵很容易会被它压垮吧?
廉宗说毁了毗昙爱情的是毗昙的不自信,他没能相信德曼,但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全对,毁了毗昙爱情的,恰恰是他对爱情那份极度强烈的执着和占有欲!
在毗昙身上,我能看到莎翁笔下人物“奥塞罗”的影子,爱妻如狂而又善妒多疑的奥塞罗,因误会而杀死妻子,最后得知真相而在悔恨万分中自杀身亡,记得当年看这部电影时,心里面感受到一种极度的压抑,几乎快要不能呼吸。《善德》后10集里,毗昙的痛苦让我又看到了那个“奥塞罗”,毗昙心里住着一个魔鬼,如毒蛇一般盘踞他的心灵,蚕食他的理智,摧毁他的意志,影响他的判断,最后,把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比脆弱之心承载如此沉重之梦!
在那样的时代里,在那样的政治局势里,爱上像德曼那样的女人,这样的毗昙一直爱得很辛苦。
或许他早已知道,他的爱情是一种无望之爱,正如春秋所说:“为私情左右的人,历史绝不会为他留下一席之地”,其实,不只春秋,美室、薛原还有德曼,都对毗昙说过同样的话,所有人都要他放弃过他的爱情,但偏偏他却怎么也不能放弃!
明知道烂漫的樱花开得虽好却不会持久,只需一场风雨整树繁花便都将凋落。
但他还是伸手想去抓住,像个孩子,只为贪恋那惊心动魄的华美。
如同德曼一样。
毗昙的行为轨迹从来没有改变过,他性格中有很强烈的悲剧色彩。
要么得到,要么自我毁灭。
对毗昙来说,人生中只有这两条路可走。
他为什么要找师傅文努抢《三韩地势图》?只因为书是师傅毕生的心血是他的最爱,毗昙不能容忍师傅把这份爱给其他人而不给他!
当文努绝情地对他说:“如果找不到剑柄,我宁愿亲手把你折断”时,他瞬间酸楚的绝望眼神,表明了他已抱有要死在师傅剑下的念头,所以他拔剑对师傅说:“来吧,来折断我吧!”若非后来文努被廉宗暗下毒手杀害,我相信毗昙会让自己死在文努剑下。
后来他中了廉宗的计,以为德曼要杀死自己,他去找美生等人同意加入造反队伍,他这么对自己说:“如果对你来说,神国比我重要,那就让我和神国的绊脚石一起消失吧,无论哪种情况,对我都不算坏。”我认为,毗昙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心想要推翻德曼自己称王,他之选择造反,在我看来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自杀式行为,他根本就是一心想让德曼杀死自己!
造反失败后,毗昙本来可以不死,他可以逃走逃得远远的,浪迹天涯,回到遇见德曼之前那种隐逸生活;他也可以束手就擒,平静地死于德曼面前,这样至少不必死得如此悲惨,千刀万剐,杀孽无数,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但毗昙还是这么做了。
看着这个一身黑衣的男子在人群中挥舞着长剑杀戮,长发披散,脸容苍白,目光平静而凄楚,看着人群在他剑下纷纷倒地,血肉横飞,女王营帐前变成了惨烈的修罗场,他自己也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但他仍然倔强地挥舞手中长剑,挣扎着奋战着,艰难却执着地朝德曼一步一步逼近。
离德曼,七十步……三十步……十步……
只为了对她说一句话,只为了完成他对她许下的一句承诺。
唤她一声“德曼”,让她明白这世上至少还有一个男人能给她她想要的爱情,一个普通女人想要的爱情。
然后终于,他油尽灯枯,倒地而亡,双目流着血泪,至死仍不息地高举左手,伸向距自己仅十步之遥的她。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倒地之后,她也随即倒下,目光平静地凝视着他血红的眼睛。
在她醒来后,她问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当她听到是“德曼啊”时,她笑了,脸上静静绽放着笑容。
在他死后的三天,她也随他而去,至死,仍戴着跟他的定情戒指。
这么说来,毗昙终究还是幸福的吧?因为他终于得到了女王的爱,他的爱情没有错过。
樱花最美的瞬间便是它凋落的时候,尽情尽兴的灿烂华美过后,竟能以那样惊心动魄的惨烈方式陨落,留下任谁也无法磨灭的印迹。
一如毗昙其人其爱。
(全篇剧评完)
再来,原来南佶拍善德最大的遗憾是导演剪掉了毗昙在师傅墓前哀悼师傅那段啊。
另外据南佶个人理解,文努和美室都应该死在毗昙手里,而不是如现在剧情所呈现的,文努是被廉宗暗害,美室是死于自杀。
我同意删去毗昙在师傅墓前哀悼师傅那段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为对毗昙而言,师傅文努真是一个对他非常重要的人,如父亲一般的人死掉,做弟子的怎能不悲痛呢?怎能不表现他的悲痛呢?
《善德》里面有很多配角的戏属于拖沓部分,比如竹山跟胖子他们耍耍嘴皮子之类的,我都一律快进,这些戏份导演怎么又不删啊?大概真如某亲评论的,“雨露均沾”是导演的原则吧!
但对“文努和美室都应该死在毗昙手里”这样的观点,我不认同,大概因为我太爱毗昙,总把他尽量往善良那方面想,不希望他真的变身恶魔。
不过对金南佶而言,也许他希望饰演的是一个非常极端非常绝对的人物吧。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