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吧 关注:50,513贴子:573,346

纪念路遥先生离世21周年,一起阅读《早晨从中午开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务组】
21前的11月17晨8:20一个人在古城西安病逝。
这个人让无数的读者牵肠挂肚,他的作品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许多人跋山涉水去陕北就为在他的墓前站一会儿,更多的人在贴吧里探讨、怀念他,更多的人在心里、在生活里纪念他,他就是路遥先生。
11月17日,是我们铭记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们会以各种方式纪念,由于网吧限制最多的是发帖,还有图片,还有音频视频,这一天我们总要做些什么,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其实我们不必要过分的苛刻自己,我们问心无愧,因为大家日日夜夜的发帖就是长久的怀念,我们在路遥吧、平凡的世界吧的劳作就是丰富自己、愉悦他人的一项公益,我们在生活里,在岗位上努力前行、尽职尽责就是传播路遥精神,也是怀念路遥先生。
先生的一生,电闪雷鸣,轰轰烈烈,呼啸而过,倏忽逝去但留下许多华章,其中《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先生唯一的自传式的心灵独白。
这本书里,一个不屈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亲人、对职业、对生活等的深刻思考,震撼每一个读者,启迪我们:爱生活、爱劳动、当振作。
今年这个日子临近,【吧务组】建议:一起阅读《早晨从中午开始》,理解、怀念一个伟大的作家。
谨以此纪念11月17日。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0-13 12:57回复
    @护桃使者
    @明明和小黑子
    @流浪天涯118
    @红梦雪仙
    @沉默者的微笑
    @碧绿的竹子
    @灯烛辉煌
    @堇公子
    一起行动,怀念路遥!


    IP属地:山东2楼2013-10-13 13:0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再呼:
      @碧绿的竹子
      @灯烛辉煌
      @堇公子
      一起来!


      IP属地:山东3楼2013-10-13 13:03
      回复
        方法:《早晨从中午开始》供50节。我们保持每天2节。请大家共同参与,畅谈感想感悟,更深的理解路遥先生。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0-13 13:04
        回复
          (抛砖引玉,我先来)
          第1节:
          路遥介绍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含义:一方面,这是先生的一个难以改变的写作习惯;另一方面,这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期间”。
          感悟:我们许多人叹息:我想做什么,但太晚了。如果把早晨当事业,中午当起点,那么我们的事业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事业从青年开始,我们的事业从中年开始,我们的事业从老年开始,任何一个时间段都可以成为我们奋斗的开始,只要我们振作起来。一切美好都可以开始,只要我们有热情。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0-13 13:07
          收起回复
            第2节:
            摘引
            1、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2、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
            3、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
            4、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感悟
            路遥是一个勇士,一生奋斗从不放松,这是《人生》获奖之后的思考,他没有陶醉在巨大的荣誉中,又开始准备向更高目标冲击。“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掷地有声的语言,这是斗士的宣言。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失败,难免有胜利,我们也能这样俯视吗?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10-13 13:11
            收起回复

              第3节:
              摘引
              1、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体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
              2、 劳动这是作家义无返顾的唯一选择
              感悟
              1、路遥对作家的理解,包含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些所谓的职业作家,你们听到这些,有何感想呢?你们职业吗?在路遥的心里,把劳动置于一个极其崇高的位置,甚至视为人生的目标,如果我们的千千万万的作家,都如此看重劳动,一定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勃勃生机。
              劳动在人类的长期进化和发展中,居功至伟,但在当下,却被许多人淡忘、漠视。
              3、 路遥在20岁左右就有一个想法: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先生42岁英年早逝,这是强烈的心理暗示,还是命中注定,让人不禁叹息。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3-10-14 09:23
              收起回复
                第4节:
                摘引:
                1、 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决断变为现实却是无比困难。
                2、 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的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削弱重新投入风暴的勇气和力
                3、 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以及追名逐利埋葬了多少富于创造力的生命
                4、 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感悟
                在路遥开来,劳动是一个人生命的标志,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路遥的深刻认识是对许多名流的挞伐,也是对我们青年人的警示,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让路遥先生的警言伴随我们,“对自己残酷一点”。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3-10-14 09:2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5节:沙漠里的禅悟
                  摘引:
                  1、 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2、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感悟:
                  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路遥下决心要进行一次命运的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充分估计到重重困难,但他抱定一个农民种地的执着,他有初恋般的热情,他有宗教般的意志。这是大战前的寂静,这是腾飞前的蛰伏。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3-10-15 08:04
                  收起回复
                    6节:作品和写作手法
                    摘引:
                    1、 作品的框架:三部,六卷,一百万字。
                    作品的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
                    作品内容: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2、 我们常常看到,只要一个风潮到来,一大群批评家都拥挤着争先恐后顺风而跑。听不到抗争和辩论的声音。而当另一种风潮到来的时候,便会看见这群人作直角式的大转弯,这过头又向相反的方向用去了。
                    但理智却清醒的提出警告:不能轻易地被一种文学风潮席卷而去。
                    3、 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帝
                    感悟:
                    1、 请大家注意路遥对作品内容的定位: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是全景式,而不是局部描写。所以我们就应当理解作品中的全景式描写,不要理解为某一个人的奋斗或爱情。
                    2、 路遥先生在确定写作方法时,把读者当做上帝,没有随大流走时尚,为读者负责,为历史负责,这才是我们的人民作家,所以读者永远怀念他。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3-10-15 08:06
                    收起回复

                      7节:对我国文学现状的思索
                      摘引:<?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1、 任何一种新文学流派和样式的产生,根本不可能脱离特定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环境。
                      2、 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崇尚别人,轻视甚至藐视自己民族伟大深厚的历史文化,这种生吞活剥的“引进”注定没有前途。
                      感悟:
                      路遥的思考不仅仅是一味的坚持,而是站在本民族文化和现实的角度,接地气,源于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不是全盘西化或媚俗。是清醒的,是理性的。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3-10-16 08:08
                      收起回复

                        8节:思考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摘引:<?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1、 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决不仅仅是一个创作方法问题,而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
                        2 真正现实主义要求对人和人关系的深刻揭示。(不是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
                        3、 任何手法都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也可能写出低下的作品。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方法创作,而在于作家如何克服思想和艺术的平庸。一个成熟的作家永远不会“鲁廋谈五经,白发死章句”,他们用任何手法都可能写出杰出的篇章。
                        4、 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是否“过时”,目光应该投向读者大众。
                        感悟:
                        在这里,路遥再次强调了读者,他始终把读者当上帝为读者写书,不是盯着钞票和发行量。最后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是一个不被行家看好的手法,也导致作品的第一部问世即受冷遇,但路遥坚信并坚持。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8楼2013-10-16 08:10
                        收起回复

                          9 继续挑战
                          摘引:<?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1、 孤立有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软弱,甚至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强大、更振奋。
                          2、 挑战的意义实际上一直贯穿于我的整个创作活动中。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是这样,《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是这样。尤其是《人生》,完全是在一种十分清醒的状态下的挑战。对于高加林这一形象后来在文学界和社会上所引起的广泛争论,我写作时就想到了——这也正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3、 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就是一种挑战,不仅对今人,也对古人;在这一豪迈的进程中,就应该敢于建立起一种“无榜样”的意识。
                          感悟:
                          路遥的生命和生活始终在进取、在挑战,所以具有“无榜样”的意识,因而写作《平凡的世界》是挑战的延续,是路遥的生活。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0楼2013-10-17 08:27
                          收起回复

                            12节:深入生活
                            摘引】:
                            1、 在别人抢着表演的场所,我宁愿做一个沉默的观众。
                            2、 生活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就如同人和食物的关系一样。
                            3、 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越自信,自由度就会越大。作为一幕大剧的导演,不仅要在舞台上调度众多的演员,而且要看清全局中每一个末段小节,甚至背景上的一棵草一朵小花也应力求完美准确地统一在整体中。
                            感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路遥远离喧嚣的尘世,“像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鄂尔多斯地台无边的荒原上漂泊”,熟悉生活,收集资料。在无穷的奔波中,未来作品中的人物的轮廓渐渐清晰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3-10-18 08: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3:结构<?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摘引】
                              1、 人物运动的河流将主要有三条,即分别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的两条“近景”上的主流和以田福军为中心的一条“远景”上的主流。这三条河流都有各自的河床,但不时分别混合在一起流动。而孙少平的这条河流在三条河流中将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2、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就是结构的艺术,它要求作家的魄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要求作家既敢恣肆汪洋又能细针密线,以使作品最终借助一砖一瓦而造成磅礴之势。
                              3、 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感悟】:
                              请大家注意路遥的三条河流的论述,这部作品不是单纯突出某一个人物,要照顾到整个“平凡的世界”,所以铺的比较开,对有些人物没有精雕细刻其内心世界。
                              有评论称其语言朴实不华丽,而路遥追求的就是“借助一砖一瓦而造成磅礴之势”,这砖瓦也包含平凡生活中的真情实感。都是小构件,路遥却组装成一部大机器。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3-10-19 09: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