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公会吧 关注:180,267贴子:9,154,190
  • 14回复贴,共1

「China闲聊」三国谋士T0P15,猪哥不进前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标题或许很多人骂我,诸葛亮居然不进前三,很多人都不被三国演义误导了,罗贯中是亲刘派,所以三国美化了刘大耳朵,神化了诸葛亮。
声明一下,此贴这仅代表我的个人意见,大过年的不喜勿喷。


IP属地:广东1楼2014-02-08 18:42回复
    十五:徐庶
      初仕刘备,后成为曹操的部下。徐庶与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和本郡人石广元同称为四大名士。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丈义,常以仁侠自居,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后徐庶效力于刘备,还推荐了诸葛亮。曹操爱慕其才,设计抓获徐庶的母亲迫使徐庶北投曹操。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这便是三国名士徐庶摆脱魏曹集团,自由翱翔的那刻。(之所以把三国名士徐庶放到最后,是因为徐庶其实在三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早早被曹操拐去,不为曹操出一计。)


    IP属地:广东2楼2014-02-08 18:44
    回复
      2025-11-24 03:4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四:田丰
        袁绍手下著名谋士。最不讨好的谋士。袁绍听不进他的金玉良言要杀他,知道错了还是要杀他.亏了他还能在如此疯狂愚蠢的君主手下尽忠,实在是难得。如果袁绍肯听他的,官渡之战袁绍不至于惨败


      IP属地:广东3楼2014-02-08 18:46
      回复
        十三:沮授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是当时三国除了诸葛亮唯一一个懂天文的谋士。袁绍手下著名谋士。从小有远大志向,喜欢谋略。沮授对袁绍可说是尽心辅佐,多献良谋,但多不被采纳,最终于官渡战败后被曹操所禽,拒降而死。官渡之战一开始,沮授就提出了正确的战胜曹军的办法,这就是打消耗战,因为袁绍军队的粮草要比曹操军队多得多,只要一坚守下来,曹军将不战自乱。袁绍就可不费吹灰之力而战胜曹操。从整个三国时期来看,沮授的这一战法是与后来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方法不谋而合的。但当时的袁绍正在踌躇满志之时,他如何能听得近沮授的这一番话?最终沮授被无情的关进了大牢。最终袁绍兵败,沮授被曹操抓获。曹操很欣赏沮授的才能,对沮授以礼相待,但沮授誓死不降,遂被曹操杀害。


        IP属地:广东4楼2014-02-08 18:46
        回复
          十二:程昱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程昱,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有谋,能断大事。之胆,过于贲、育。性刚戾,与人多迕。初在山中读书,经荀彧荐仕太祖。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太祖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后与先主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从南征,昱谏太祖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太祖亦因此逃逸得及。赤壁之战时,唯有程昱识破黄盖的假船。后又于濡须劝太祖班师。有名的毒士!


          IP属地:广东6楼2014-02-08 18:47
          回复
            十一:陈宫
            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第一谋士,刚直烈壮,足智多谋。这个人不得不提一下,此君能让刚愎自用的吕布稍微相信了计策的魅力,的确是个人才,曹操当年对他极其看重,不仅是他的谋略过人,更看重他的深明大义.可惜,吕布不能人尽其才,以为靠着自己变态的武力就能征服世界,白白浪费了一个人才.但是他还能继续留在吕布身边,其志可嘉。下邳城破,陈宫被曹操俘获,决意赴死。陈宫在三国历史上,虽然声名不及周瑜、诸葛亮响亮,但是,陈宫的谋略并不在二人之下。作为一个谋士,他尽到了为主公效力的职责。他对曹操的奸诈的蔑视,更是凸显出自己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于一主,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IP属地:广东7楼2014-02-08 18:48
            回复
              人呢。。。。要沉么


              IP属地:广东9楼2014-02-08 18:53
              回复
                前10来了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2-08 18:55
                回复
                  2025-11-24 03:38: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九:法正
                    法正,蜀汉的‘郭嘉’。东汉末年刘备部下重要的谋士。本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也可见法正地位之高,甚至盖过了关羽、张飞、庞统等人。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法正分析形势,鼓动刘备进攻汉中,并建奇策斩杀夏侯渊。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法正被任命为汉中国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的奇谋妙策,诸葛亮也为之惊奇。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


                  IP属地:广东12楼2014-02-08 19:00
                  回复
                    七: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为人狂傲,长相又极其丑陋,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IP属地:广东20楼2014-02-08 19:15
                    回复
                      五:周瑜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三国名将,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忠君爱国。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出身士族,替孙家打下一片江山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可惜的是天妒红颜,他也是因操劳而过早的去世的,此人生前极其推崇诸葛亮,心胸开阔,并审时度势,替孙家立下了北拒操,西联蜀的正确方针战略,其眼光不下于诸葛亮,这也是东吴立足江南,兵少将寡,却支持最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后,临终嘱咐孙权:「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周瑜奔丧还吴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并且举荐鲁肃等人,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前自鄱阳赶回力主拒曹,后于群英会戏蒋干、怒打黄盖行使离间计、最后指挥全军在赤壁袭击曹军取得胜利,并取得副都督程普的拜服与信任。赤壁大战之后,下南郡与曹仁相持,中箭负伤,与诸葛亮较计赛谋,定下假涂灭虢等计策,最后终于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IP属地:广东22楼2014-02-08 19:20
                      回复
                        前三来了!!!


                        IP属地:广东24楼2014-02-08 19:21
                        回复
                          二:贾诩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著名战术家。时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最能为自己找到出路的人.他投降曹操是为明智之举,找了曹丕当靠山更体现了他眼光的独到.要知道当时最受曹操宠爱的曹植继承王位的可能性最大.他的眼光用在治理国家上更使得魏国日益强大.要不是司马懿抢了他的风头,他说不定是当时最闪耀的明星之一,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贾诩极有智慧,擅于自保,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在曹丕当政之时,功劳盖世的贾诩被委以太尉重任。然而贾诩老矣,他只仿佛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世事阴阳,果报难料,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此人在乱世最会生存,大智慧,是命最长的谋士,也是少有的善终的谋士。


                          IP属地:广东28楼2014-02-08 19:30
                          回复
                            一: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东汉末年著名谋略家,战术家,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曹操谋士戏志才死,求才于荀彧,后者柬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讨张绣,郭嘉详细立体的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状况对比,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劝说曹操征讨吕布。郭嘉的分析流畅缜密,很具说服力,不但重新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讨吕布,郭嘉看出胜机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之气衰力竭只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果然一鼓作气擒杀吕布。曹操派刘备联合袁术。郭嘉看破刘备狼子野心,谏曰:“刘备不可谴也!”曹操从言大悔,派人追刘备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刘备果然杀车胄叛走与袁绍联兵。官渡之战,郭嘉说袁绍性格迟缓多疑,就算要偷袭也不会很迅速。但刘备的势力刚刚聚集不久,众心未附。如果实行闪电战,必然得胜。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获其妻子,擒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江东小霸王刚刚成就江东霸业,其时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遂有谋图中原之心。曹军得知这个消息都很畏惧,只有郭嘉料道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众养死士的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容易对付。如果有刺客伏杀,只不过能凭借一人之勇罢了。我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果然,孙策是年死于许贡家客的刺杀。破二袁,郭嘉利用反间计轻而易举的分别击破了袁尚袁谭。是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河北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袁尚逃入乌桓。郭嘉进言道:“胡人自持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覆灭。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立刻进兵辽东。大破仓促应战的敌军。这一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从柳成回来的途中,日夜急行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陨。曹操痛拗失声,并谓荀彧等曰:“你们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只有奉孝最年轻。等到天下事竟,我还要将后事托付给他,但他夭折在巅峰之年,难道这就是命运吗!”这一年郭嘉去世诸葛亮出山,两位重量级人物擦肩而过。


                            IP属地:广东29楼2014-02-08 19:31
                            收起回复
                              2025-11-24 03:32: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不然或许曹操早就统一了


                              IP属地:广东31楼2014-02-08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