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评判天娱公司此刻搞这一场06超女香港巡演时机是否恰当,这是他们自己应该判断的问题。
上座率不高,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归咎李宇春,比较有意思。撇开玉米认不认同这场演唱会不谈的话。单以香港市场而论,这不是她的个唱,她新发的专辑仅仅面向内地,跟她一起来的是06年刚出道的新人。在香港,除了对节目的火爆程度的报导之外,大多数人对这样一帮女孩子,对李宇春的新专辑,并不熟悉。换了是我,也不会因为一个虽然说是人气高的节目,却完全不知道她们的作品的情况下去买她们的演唱会票子来看一样。
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5成不是吗,还是有对着她大声合唱的玉米不是吗?
观众9成是内地,这是当然的。能够占全部座位的45成,对于这帮女孩子来说,则其实是值得嘉许的。早说过,内地的观众去香港,无论如何,是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的。一个成名的香港歌手到人口众多的内地城市开演唱会,和内地歌手到不是很了解她们的香港开演唱会,到底哪一个更加不容易和了不起,个人就按照自己的标准评判吧。
何况那个开演唱会的日期。对内地粉丝来说,在香港一直呆到元月3日夜晚,4日就是工作日。有经济实力的不一定有时间,有时间的不一定有经济实力,不是很现实。客观上也阻碍了内地粉丝到香港去为一帮女孩子捧场。
这个,媒体爱说就说吧。上座率什么的,她不太关心,我也觉得我的解释好多余。毕竟那块陌生的土地,她还没有征服,这个,也是事实,也是要承认的。
还有指摘春春的英语和粤语吐词什么的。我觉得比较有意思,我不懂粤语,并不知道她发音是否正确。她的英语,当然亦没有原唱完美。但我看过有韩国明星到中国来开演唱会,唱中文歌,发音也不如何正确。我们却会觉得别人勇气可嘉,值得敬佩,说他们敢于尝试,会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不过——春春,我们不妨看作是严格的批评,我们不找借口,继续努力吧。
标准的不同,其实源于人内心深处——有没有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平等的地位。
习惯仰视或者俯视,都是不正确的姿势。
不是吗?
所有的星星,尽管光等不同,但都是星星,我们其实,都处在同样的银河系里。
写了这么多,有点汗,再看一遍自己的文章,觉得好多余,
但还是发出来吧。
我果然还是不放心你,我的小星星。
你愿意飘出去闯,我没有意见。
你在外面淋了风,淋了雨,记得我们这边,永远有你温暖的屋檐。
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你,去了香港,我喜欢那一抹在暗夜中舞动的炫目的中国红,感动,感动,还是感动。
心花正乱坠,猛火里睡。
若染上了便是长醉,
那份热度,永远不退。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