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5日漏签0天
核聚变吧 关注:2,847贴子:13,79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19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核聚变吧
>0< 加载中...

核聚变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结合,激光+磁场+离子加速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设想一种聚变模式, 用强激光在核心反应区创造出超高温, 多个离子加速器把反应物氚加速打入核心区碰撞发生聚变, 托马克装置实现强大的导流作用,把超高温反应物稳定的引向降温区发电. 有人可以提出不可以实现的地方吗?


  • jichangqing58
  • 可控裂变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住坐等神解答


2025-08-05 14:07: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我设想的装置可以有多条激光汇聚在一点, 这样避免了单个大强激光的复杂技术难点.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针对上一位朋友的就问, 我要深入一点说明.(纯属jeffryxjf原创, 欢迎各大高手前来挑战, 实在是恨人类对自己的命运之不争, 不负责啊, 算抛砖引玉吧.)
首先, 冷聚变早就实现了, 大概原理就是利用电场, 分子力, 原子力, 使氘原子加速后, 相互撞击发生聚变, 这确实是发生了.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入不敷出. 其根本性原因就是: 我们的已经被选择的世界是一个稳定的世界, 在普通情况下, 一定会投入大于产出, 否则整个世界动不动聚变, 我们也不可能稳定存在了, 聚变一定是要在极端条件下来实现的.
换句话说, 如果走简单加速氘, 然后碰撞产生聚变来实现增益输出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有什么办法实现增输出呢? 当然我是有办法的.
根本原理就是利用聚变产生的能量再促使聚变的发生, 也就是聚变后再引发链式聚变, 只有在其后的链式聚变中才有望实现能量的增效输出.
具体模式就是: 在氘球的表面,均匀引发聚变, 表面聚变引发底下相对静止的氘连锁聚变, 从而发出巨大的能量.
技术难点:
1 时间顺序的控制: 先打入速度较低的氘球, 然后打入接近几分之几光束的少量氘, 使高速氘与低速大质量氘球表面发生聚变
2 均匀性控制: 要在氘球表面对称点引发聚变,才可能使球内部的氘被瞬间稳定约束在聚变范围内, 从而稳定连续的参与核聚变.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起我的帖子来吧, 看来核聚变要等很多年了, 这么大中国关心这的居然没几个. 唉... , 我耐心的等到死吧, 看自己的帖子会不会有一天大热. 因为我探讨的是完全可行的方案啊.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一顶.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一顶.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


2025-08-05 14:01: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


  • libai2727
  • 利用水力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托卡马克基本是废了,现在已经不是主流,原因很多,就是整套的反应约束设备,冷却设备,和激发设备整体维护和损耗率很高,而可利用的热转化又比较低。这套设备的使用频率如果增加会加速他的老化和维护成本,这样下来,托卡马克复杂的工艺和高贵的成本无法大于产出。而惯性约束就是神光系列,和美国的国家点火系统,基本是现在的主流,不需要高温,在常温下用激光激发即可。但是问题也同样明显,激发装置要达到一定频率才能维持核反应突破劳逊判据。所以现在的瓶颈在于如何持续输出高能激光束。和如何压缩氚。


  • 在家修炼
  • 电气时代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么?如果可以,将改变人类


  • libai2727
  • 利用水力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目前,NIF的激光器每天只能发射几次。只有当每秒钟发生三四次甚至更多的核聚变且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并且每次聚变的能量增益达到10~100倍,才能实现实用化。现在,激光器的发射重复率还很低,无法持续聚变产能。这是因为,目前激光器所使用的玻璃放大介质无法满足既在单位时间内能发射更多次数,又保证激光束的质量。我为何总是在重复劳逊判据,因为你总是在避开不谈,而且所言均是与这个判断核聚变是否成功的门槛相违背。这个门槛就摆在那里,你躲不开。我再说两点,你不用多说,第一,如果是tokamak,那么肯定是超导材质,超导材质,你要巨大化,那么就要配备相应的制冷和失超装置。目前ITER项目已经在进行中。tokamak技术已经成熟,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改进在哪里。50亿美元35年的运行计划,在你眼里你的计算中,BURN值能达到多少?通过什么达到?拿出数据。第二,NIF的激光已经达到了2兆焦,每秒至少3次的2兆焦5亿度的高温,你说很容易维持?请问这位外星大神,你的途径和技术是什么?怎么达到?你又说你可以让氚靶密度增加,方法?这位外星院士,别总扯没用的,请拿出让人信服的计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19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核聚变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