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1日漏签0天
核聚变吧 关注:2,847贴子:13,80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19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核聚变吧
>0< 加载中...

回复:核聚变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结合,激光+磁场+离子加速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数据,普通实验能出来核聚变的数据吗? 既然人类在这个问题上困扰了这么久,缺的不是钱,是idea.
请注意我的设计是一次激发,然后链式反应. 这个其实在大尺度上,氢弹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人们不可能通爆炸氢弹来发电, 既然实现了氢弹,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沿着这个可行的道理设计一个微型爆炸呢? 我的设计就是要实现这个.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你的重复率在我这里不是问题. 就算重复率有问题, 同时如果来十台(百台)激光发生器, 错开时间发射, 你觉得重复率会不会提高, 所以人不要畏难, 在你看来很难的事, 在我这里一个简单的方案就解决了, 你说不是吗?


2025-08-11 05:0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正因为单纯的托卡马克有着巨大的技术难度,所以我才提出了多种技术结合的设计. 你说我的设计是什么, 请仔细看我的首贴, 由托卡马克,激光,离子加速共同创造出一个超高温的反应区域, 你觉得是不是比单纯提高一种技术要好? 这是针对温度来说的. 反应球的设计,让球表面均匀反应,向内链式反应是针对等离子体密度和时间来说的.
这样解释够清楚了吧, 有抛开劳逊判据吗?


  • libai2727
  • 利用水力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不是一个物理学者,而且不是物理专业,更可怕的是你的专业知识匮乏的严重程度让我发指。你说的这些始终围绕皮毛,你不是一个探讨物理的人,你在重复哲学。物理学需要的是严谨可行的专业知识,这是基础,其次才是点子主义,你这种不懂学术基本知识的人,抛开专业说点子你觉得有什么意义?白痴都知道连续激发激光是有可能的。但是你知道连续激发2兆焦的电力设施靠什么来维系吗?连续激发需要什么设备吗?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记住了,任何一个知识的支撑点,都不是想象力。而是实实在在的材质,化学式,和计算。元素周期表你看见了觉得没什么,发现这些元素并把它们分类,那是确实的工作,而不是你的主义。这个世界上不怕有有主意的人,怕的是那种没有专业知识,信口开河的人。你对tokamak的了解根本就是0。你的主意,其实就是tokamak的基本知识,冰山一角。说什么原创,你先了解现有技术,再谈创新。


  • libai2727
  • 利用水力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重复了很多次,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连续大功率激发,你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反复的说可行。我不知道你再哪里得到可行的消息。谁可行?哪个国家成功过?去年美国才试验过一次,结果因为无法连续激发而失败,你今天就敢说没问题。我真不知道你是诚心的,还是没睡醒?


  • d盾牌星座b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什么叫托卡马克?
托卡的意思是环形室,马克的意思是电磁线圈。
托卡马克是:仿星器和或许器的杂交产物

这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堆,世界最大的托卡马克
箭头所指是其产生割线磁场的线圈

它一边利用轴线的磁场,让等离子体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以相互相反的方向受到外磁场的约束旋转;
另一边利用割线的磁场,让原子核的圆周运动加速,原子核的圆周运动越快,自身还会产生一个和轴线磁场相同方向的磁场,这个磁场会让原子核自身收缩。这个效应叫“箍缩”
外磁场强度和“箍缩”磁场强度的比值怎样提高,这个比值叫贝塔值,目前托卡马克只做到了0.02的贝塔值。在这个贝塔值下,托卡马克虽然短期内有可能实现接近10的增益值(增益就是输入/输出比),但由于离子体的密度不够,无法实现传播燃烧,只能用不断输入加热能量的方式为新喷入的燃料加热。
若是要实现传播燃烧,既新喷入的燃料能被先前正在反应的等离子体自行加热到需要的温度,托卡马克装置只需要输入能量维持约束外磁场和保持箍缩作用的割线磁场,那么必须要实现更高的密度,至少要做到0.1以上的贝塔值。
现在托卡马克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提高贝塔值的同时,还能不产生扭曲不稳定性和腊肠不稳定性。若是控制不当,提高贝塔值就有可能产生腊肠不稳定性,也会导致反应熄灭。
@libai2727
@jeffryxjf


  • d盾牌星座b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jeffryxjf :
我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想让小球均匀的压缩,和均匀的传播燃烧是惯性约束聚变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你这还直接从一侧撞击,还有比你这个设想更扩大不均匀和不稳定的法子么?


  • d盾牌星座b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消融爆聚过程中,超高压缩必需的巨大压力主要靠传热与聚心增压两种手段实现。这就要求通过束能的有效吸收与沉积能量向消融面的输运能产生足够高的消融压力,而且在聚心压缩过程中还应严格保持高度的球对称性。
爆聚的对称性导致下列苛刻要求:
靶丸受照射的均匀性;
靶丸壳层面很高的光洁度及有效防止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主要是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发展等。另外,任何形式的燃料预加热也严重妨害达到预期的高压缩。
激光爆聚的实验结果已分别取得了将氘氚压缩至液态密度100倍(离子温度约500eV,压力约10^10atm)与经氘氚热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数最高达4×10^10个(离子温度约10keV)的总体结果。
@libai2727
@jeffryxjf


2025-08-11 04:5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在我的设计里不存在,
@d盾牌星座b
你的思维还是只局限在所谓的惯性聚变里, 而我的设计已经不是你的所谓惯性聚变了. 如果你要去压缩一个球当然会遇到稳定性问题, 可能是我之前表述有问题, 我所谓链式反应一定是一环套一环,N级向内推进的. 这意味着,实际上前面聚变迅速在一层达到聚变条件后就可以了, 这当然只有聚变这样的强度才可以达到, 而沿用裂变的旧思维,去想着什么辐射压缩, 当然不可能形成层面压缩效果.
不知道您有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最近比较忙, 核聚变都几十年了, 我们可以慢慢探讨, 同时感谢您比较有深度的贴子. 我会研究后再给你一一回答的.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d盾牌星座b : 你也无法证明核聚变绝对无法链式反应. 但我可以告诉你,凭何聚变从局部看一定是渐次发生的, 就好比你要跨过门槛, 一定是有一个接近到离开的过程, 没有绝对的一下子发生的事. 这样也许你会对链式有个基本概念了吧.
这就是思想和逻辑的伟大之处, 因为哲学逻辑判定了发生过程一定是一环套一环的, 也就是说链式是大概率的事.比起你说起的若是事实表明核聚变绝对无法链式反应是不是更有说明力一点?


  • d盾牌星座b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jeffryxjf : 先截取第一个事件,特勒——乌拉姆之争(前面人名都弄错了实在不好意思)。



  • d盾牌星座b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jeffryxjf :
如果向燃料球一端辐射强大的能量,让燃料球局部加热到核聚变触发的温度会如何?
根据物质受热,热运动加速,当物态变化到气体、等离子体的时候,就会受热膨胀的原理。
1、当局部的辐射强度足够高,是有可能触发局部少量原子核聚变的,但是同时也会迅速膨胀。等离子体膨胀就会变得稀薄,这样就会导致两个结果:原子平均间距变远,碰撞几率降低;原子平均间距变远,隧道效应聚合也会降低。这样的话,就肯定导致这一团等离子体只有少量原子核聚合。
2、反应区传递的热量进入未反应区,会迅速将靠近的部分变成等离子体,远端的部分变成气体,等离子体和气体都会受热汽化,膨胀开来。结果会如上一条。

3、假设,短时间内照射强度更高,让局部几乎每个原子核都达到足够突破库仑势垒的动能,能不能触发链式的聚变反应呢?我的答案是不能。为什么?因为在稀薄的等离子体中,假如极短的时间能让几乎每个氘和氚原都达到突破库仑势垒的动能,需要的温度是十亿开尔文,也就是几乎是十亿摄氏度。但是氘氚聚变后的放出能量的温度,也仅能勉强达到这个温度。
这里要考虑这种情况,反应热能是半球面辐射,同等质量的氘氚聚变,放出的能量仅能将同等质量的氘氚几乎都加热到突破库仑势垒的动能,放出的能量向临近燃料传播的时候是呈逐步扩大的半球体积传播。按照半球球体积公式,半径的三次方乘以2/3π,可见要让同样半径临近的燃料迅速达到反应区一样的十亿度的温度,就需要反应区能凭空多出7倍的能量产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推理出,即使能让局部加热到大部分原子核都突破库仑势垒的温度,由于在燃料中传播能量的衰减与距离呈三次方反比的关系,局部的这种聚变传播不了多远就会熄灭。也就说,这种情况下,核聚变也表现出了没有约束就会自动熄火的特点。

所以说,我认为,无约束的条件下,局部的核聚变会加热部分其他未反应的燃料,但不能压缩其他未反应的燃料,只会让其加速扩散。


  • xzhanjing5
  • 轻核聚变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你们这样讨论我都觉得核聚变遥遥无期了。。。也许50年都是乐观的想法了。


  • jeffryxjf
  • 风力航行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d盾牌星座b 回复你21楼的帖子: 在超高温下又要维持高密度这是个相当大的难题,超高温意味着原子动能极大,要在边界把原子运动方向打回然后再维持原子又高动能,这个过程对约束力和能量都有极大的要求.所以我认为,把等离子体放在一个空间慢慢加热到可以反应,这个设计是很难实现的.
针对上述分析, 当然我是有办法的.
基本思路,少量高能激发, 静态大量参与.
具体解释, 正如现在实现的,用巨大的能量在托卡马克是可以实现少量聚变的.有了这一步,很好. 但下面我们要做的不是想着这个过程怎样减少输入能量,增大输出能量, 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要做的是, 输出这少量聚变的瞬间的高能量让它们去另外一个空间去激发相对静止,并且高密度的等离子体.
为什么要这一步, 因为聚变瞬间产生的能量比引起聚变发生的能量还要大, 这样才有可能去引爆相对较冷的反应物.
所以我判断,以后一个重要的难题是如何引导聚变瞬间产生的能量向一个确定性方向流动.
我的分析既有物理学知识, 又有由此引发的必然哲学逻辑, 请不要老是用哲学来否定其中的科学性, 我相信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 一定也是物理知识加哲学逻辑相结合的. 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2025-08-11 04:5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明心非道
  • 蒸汽时代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成百上千吨的矿石精炼与放射性元素,通过科技手段使其聚变;爱因斯坦说过:核聚变是光的速度乘以物质密度的N次方;氢原子的物理放射性,燃烧快速充分;普通的物质燃烧只是改变了它的结构,物质本身还是没有变化,核聚变的物质燃烧也只是燃烧了物质的百分之七而已。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19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核聚变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