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文化公社吧 关注:85贴子:18,512

回复:你知道那些事儿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物春秋:四朝元老----三杨
博古守正---杨士奇,仁宣盛世的第一个设计师。一岁半丧父,童年由母亲艰辛地抚养成人,生活最困难,也要让儿子去读书。上不起私塾,就在家读。六岁那年,母亲改嫁,生活上有了很大改变。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继父获罪,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好学的杨士奇,继续在家读书,到15岁时,就去做了乡村私塾老师。由于他的学问扎实,所以学生也多,收入也多些。后来,为了接济一个朋友,将收入的一半分给了朋友,却得到母亲的赞扬。后来去县里做了训导,直到建文二年(1400),被召入内阁,参与撰写《太祖实录》,并被推选为副总编。自此进入中央集团高层,他将朱高炽抚上了皇帝的宝座。


29楼2014-12-07 11:03
回复
    临威不惧---杨溥,他没有前两位的过人才智,却有其人生的传奇色彩,是蹲监狱的典范。他是建文二年进士,也是杨荣同事。由于党派之争,一进牢房就是十年,别人在牢房里是骂天骂地,他却在牢里坚持10年读书,他是不怕死的,最后得到朱棣的特别关照,放了出来 。并明仁宗委以重任,成了一代名臣。


    31楼2014-12-07 11:22
    回复
      2025-09-18 07:58: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朱祁镇九岁就匆匆坐上了皇帝宝座,此间也培育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专权分子---阉党王振。王振是宣宗朝的一个小小县训导,在接到朝庭指令后,凡地方上干不好督学的可以到中央来做。哈哈,天下奇谈的事真是千奇百怪,就这样,他来到了中央集团去上班,只是一样与人不同,被阉割了,成了一个残疾人。王振就是这样死死地抓住朱祁镇,逐渐扫除障碍,管理明朝的中央特务机构(东厂,朱棣首创)。到后来,皇帝也得听他的指挥。正统七年十月,王振的最后一个障碍---张太后离开了人世,这大明江山名为姓朱的在管理,实则是王姓的天下了。正统十四年七月,北方也先挥刀出鞘,率军南下,王振怂恿朱祁镇亲率二十万精兵出征。结果这一仗,在土木堡全军覆没,五十余位大臣战死,皇帝也成了俘虏,所幸的是,王振也被一正义小将砍杀。


      37楼2014-12-08 14:09
      回复
        消息传到京城,后宫乱成一团,纷纷抱头大哭,朝中大臣也纷纷准备包裹,作好随时出逃的准备。在关键时刻,正直老臣王直站出来,发话:“首先要摸清楚皇帝是死是活”的问题,只隔了一天,回报皇帝成了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众人硬是将祁镇之弟祁钰推上宝座,成了代理皇帝。八月二十三日(代理皇帝第五日)晨会,发生了史上罕见的金殿血腥事件,百官中自发追查王振余党,活活打死(拳脚)三人(其中一个是武警指挥),凌迟处死王振侄子,这些均在天子面前,未经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的。


        38楼2014-12-08 14:29
        回复
          慌乱中有人提议迁都回南京,混乱中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叫喊“议南迁者斩”,然后说出不宜南迁事因。此人就是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于谦,时任兵部侍郎,是个书生官员。在他的号召下,募集邻近州县官兵22万,分派将领死守京城九个门户,他自己到最难守的德胜门去守卫。这次守卫,严明军纪,誓与京城共存亡。凡城内带甲不出城者,斩。凡出城欲回城者(指兵将),斩。备好粮草,迎接也先的到来。


          39楼2014-12-08 14:58
          回复
            今天早上进楼,发现吧主加精,花甲老人高兴得如三岁儿童,嘣嘣跳跳,一路踏歌声。感谢:吧主赐精、吧友添薪、朋友抬爱。特添一层楼。我不会继续努力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2楼2014-12-11 08:57
            收起回复
              朱祁镇的一生虽然仅为三十八年,却充满了人生的传奇色彩,八年之间的身份频繁转换,皇帝--人质--囚徒--皇帝,他的传奇人生还制造了明朝的一大奇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夺位成功后,忘记了废黜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到了二月初一日才猛然想起还有一个在里面趟着的皇帝,这样创造了十几天的时间里,有两个皇帝的佳话。朱祁镇是靠“还乡团”再次登上了皇帝宝座的,错杀了国之栋梁---于谦,后被奸臣徐有贞等制造“夺门事件”,实权旁落。最后,在忠臣李贤等的帮助下,除掉了“还乡团”。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个好人,在他弥留人生之际,对太子吩咐,要废除皇帝崩后,后宫多人殉葬的制度,我死后不殉葬,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他的人生最大魅力是能感化人,甚至是敌人。


              43楼2014-12-11 15:10
              回复
                出生在帝王的子女,命运往往远没有老百姓的幸福指素高。明宪宗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的童年就是过得比较悲惨的童年。1447年朱见深出生,立为太子。两年后父皇带兵出征,一去不回,还成了人质。后来连皇位都被朱祁钰夺去,这太子之位自然要归其自己的儿子来当。于是,他在1452年,也即5岁那年,被废除太子封号,改封为沂王。好在太后早已经安排一个姓万的宫女,悉心照顾他。那一年,他两岁,她十九岁。沂王是不能住在宫里的,他被 赶了出来,从此,没有得到父母的照料和宠爱,没有老师的耐心教导,身处不测之地,稍不小心,都会遭到杀头之灾。好在这位万宫女如母亲、朋友的支挣下,最苦的日子一直挨到1457年,他的父亲再次夺得皇位,他也恢复了太子之位。不过,一直陪他受惊受苦的万宫女,最终也算得到了一个回报---朱见深登基后,立万宫女为妃子,那一年他18岁,她35岁。


                44楼2014-12-12 11:04
                收起回复
                  2025-09-18 07:5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朝第九任皇帝的出生,更是一奇。他的童年,生在帝王家,却过着比一般下层社会的人还惊险艰难的生活。成化五年(1469),皇帝朱见深闲得无事,来到自己的小金库转悠,无意间,看到管理员纪姑娘,长得那么极致,于是一时性起,临幸了这个从云南战争带回来的战利品。说来也巧,龙种就放上啦。此事在万贵妃的威严统治下,自有良心的人为其保护,而光荣地诞生啦。一直到五周岁多的日子,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没有小伙伴,也没有玩耍的地方,都是深藏在某个荒凉的深宫院子里。当他与皇帝父亲见面时,相继死去有亲生母亲,第一恩人太监张敏等。


                  45楼2014-12-15 09:12
                  收起回复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治国一太糊涂。朝政被他人所掌握。为了寻找快乐,迷上了春药、仙道。太监、后宫乘机混乱朝政,边关设防,撤换大将都由那些太监所为,而作为皇帝的他尚且不知。直到成化二十三年春,一直陪伴他左右的万贵妃病逝,他失去了精神支柱,在悲痛中度过了半年后,于八月一病不起,仅10天时间,就紧紧追随他的如母亦妻的贵妃而去。江山社稷留给了还不到20岁的儿子朱佑樘身上,享年仅为41岁。


                    46楼2014-12-16 09:45
                    收起回复
                      历经磨难还差点丧命的朱佑樘登上了皇帝宝座,他与他的父亲不同,登基第六天,就向仙师掌门李孜省开刀,然后是春掌门梁芳,后宫掌门万安等。清理门户,不开杀戒,做到惩罚为止。然后,重谢恩人,启用贤能之人,使一太糊涂的明朝,经他夜以继日地治理,迎来一个辉煌繁华的盛世。主要辅臣有刘键(强于断)、李东阳(强于谋)、谢迁(强于侃)。弘治十二年(1499),明朝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寅科考舞弊案就出在朱佑樘之手。弘治十八年五月,心力憔悴的皇帝,走到了尽头,年仅36岁。
                      点评:纵观朱佑樘的一生,活得很不容易。首先投胎错了,不应该在帝王家;其次,职业选择做皇帝也是错误的,做一个平民百姓的话,其快乐指数一定高于现在的做皇帝。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7楼2014-12-16 12:20
                      收起回复
                        人物春秋
                        1.李东阳,湖南人。弘治八年入内阁,三重臣之二。此人善谋,凡事宜缓不宜急,做事圆滑。后成为明武宗顾命大臣。
                        2.刘瑾,陕西人,自宫后入内做了太监。后成了明武宗朝横行一世的宦官---司礼太监,是“八虎”(太监队伍)的领军人物,涉猎政事,勾结官僚皇亲国戚,专权,广泛敛财,心狠手辣。
                        3.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其父是成化十七年状元,出身官宦世家。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心学”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王,与孔、孟、朱诸子并列,永垂不朽。


                        48楼2014-12-17 11:10
                        回复
                          王守仁就是天生的将才,父亲虽然是文状元出身,然而,他却喜欢弄刀舞枪,保护那个不争气的皇帝---朱厚照(正德帝),这个宝贝是皇帝的独苗子(另一个兄弟早年就病死了)。所以,从小就受到父皇的特别宠爱,于是,培养了一种特技,那就是除了玩还是玩,玩女人而不爱江山,甚至一个人独自逃出居庸关,到关外沙漠去游玩,害得大臣一直追到关外,把他硬是请回去。甚至还玩“家花不如野花香”,到妓院去玩,他不喜欢看过二八的处女,而喜欢他人已经开荤过的妇女,对大臣送来的已婚妹妹(妹夫还健在)照收不误,更荒唐的是将孕妇召进宫,还想玩一把。学武松打虎,本想亿自己去制服,结果差点被老虎制服他了……就是这样一个混世魔王能治理江山社稷吗?所以,后来南昌宁王造反的事,全靠王守仁带领七剑十三侠一起平定叛乱。这样荒唐的皇帝居然也当了十六年皇帝,这年三月病逝。


                          49楼2014-12-18 10:28
                          回复
                            这位老兄,因为贪玩,居然没有功夫去放种,致使龙种断缺,呜乎一命归西,丢下所有的人和事。江山不可无人管理。于是,在大臣杨庭和的主持下,在王室中千挑万选 ,选中了远在湖北钟祥的兴献王之子为皇帝接班人。朝中已经空缺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四月,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小兄弟来到了京城,进宫时,硬要从走大明门(皇帝进出的门户),众大臣坚请要他走东安门(太子进出的门户),双方在僵持着,最后,他以回老家不做皇帝相威胁,可真是少年老成。登基第六天,就开始反击,就他生父母如何称呼的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驳。连三朝元老杨庭和(时年63岁)也不给予面子,迫使其交班给儿子杨慎。说起杨慎还真是一个学问家,做事有其父的风格,自然也是得罪了皇帝,这位嘉靖皇帝可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心眼最多的皇帝,统治时间长达四十余年。杨慎的学问排解缙、徐文长之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杨慎写的,也是他的晚年悟透的人生哲理。


                            50楼2014-12-19 10:57
                            收起回复
                              2025-09-18 07:46: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纵观嘉靖帝统治四十余年的历史,国家基本太平,也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他做出了三件比较有名的事,其一,在他统治期间,朝堂上几乎天天在打口水战,大臣之间互相攻击,这位皇帝绝大多数都是静坐观看。其二,喜靖三年七月,某日。有140余大臣,脱光裤子,当众庭杖,有16位当场被打死,死亡率高达12%,怎一个惨字了得。其三,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某夜,如常就寝,睡在宠妃曹端妃处,被两宫女差点活活勒死,后在皇后娘娘救下,皇后趁机除去情敌,当然,两个宫女也被 光荣啦。自此之后,二十余年。嘉靖皇帝再也没有上朝过了。大权被 严嵩所握。


                              51楼2014-12-20 17: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