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真相。
终于到了完结篇《真相》了,这也可能(可能而已)会是篇幅最长的一章,准备继续看的人要准备好眼药水了。
一些真相,如果你觉得无聊,那么你完全可以不必知道。但,也就是在你认为不必知道时,真相背后燃起了巨大的悬念火焰,你对那光芒视而不见,从而,在某年某月某日焚于此火中……
一、关于这篇文章的真相:随手写的,之前那么久为什么不“随”?因为情绪(情绪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情绪决定了你几时“随”,情绪有时甚至决定了你的生死,你信么?然而不管你信否,真相并不因此而存在半点动摇。
二、关于真相:“人类最希望知道的是真相”,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会,真相可以解决你的许多困惑,也可以帮助你做出看似“正确”的选择,真相在人类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真相本身,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一个真相可以毁了你的信念(如果你曾体会,这很可怕),那么,一个虚假的真相呢?看似错误的人生其实是正确的,正确的选择却是错误的根源,人,会因真相而苦恼,继续苦恼,苦恼一辈子,人为什么有时候会不希望知道真相,因为,他真的不保证自己的眼睛在与真相对视时不被刺瞎,谁愿意做一个盲人呢?可是若不与真相对视,你又跟盲人有什么区别呢?
真相,究竟是引导人类走向光明的指路牌,还是引导人类走向地狱的谎言针?问号看多了,是更加迷茫,还是思路更加清晰了?我们需要简简单单的真相,但我们却一边欺骗自己真相是简单的,一边担心着真相本身的复杂之处……
人类真是狡猾的动物,因为狡猾而脱颖而出,走在这个世界的最前端,又因为狡猾而饱受真相之苦,彻夜难眠……一只小动物,不会因为岛上再无生物而放弃织网(这个故事听过么?),哪怕最终迎接它的仍然是灭亡,而一个人,却会因为岛上再无生物而放弃求生(当理智与真相战胜了人本身的求生欲望后),等死,为什么要等死呢?这岛上已无半点生物,剩下的只有尘土和空气,不等死,还能做什么呢?也许安静地躺下来,能令我死得晚一些,回忆此生往事,也比徒劳耗费体力要实际。
这时候,悬念出现了,其实这座岛虽然是座孤岛,但其与邻岛的间隔是浅海域区,虽然两岛相距颇远,只要你肯依赖动物本身的求生能量最后一搏,还是有希望到达并谋生的。
问题是,这个悬念,对于这个已经知道了真相并且理智正常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你会说,这人真傻,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进行冲刺,去求得生机的(说不准就发现了这个浅海域的真相)。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悬念不存在呢?没有邻岛,没有浅海域,上面的设想什么都不存在,那么即使他耗尽生命的最后一点能量了,也只会徒劳无功,从而死得更早、更累、更难看、更让人觉得“没有意义”。起码,比起这个人当初选择的安静躺下来仰视天空,回忆此生往事,要没有意义多了,并且也毫不潇洒,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我想,他会在死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能躺下来完美地依靠自己的选择,而去潇洒地走完一生,结果,这个人因为观众(就是你)的谴责和讥笑,而饱怀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什么?你认为我在耍你,不合理?是在编故事,所以可以乱来?
请你仔细地用一种代入感去看待我所说的事实,而不是总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事情,因为那样,你便会因为无法切身体会真相的意义而觉得本文很无聊,不适合自己观看,而离开这里,那么,关于“真相本身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真相,也许你这辈子也不会知道了。(很夸张?真相就是无尽的大门,在打开下一道门之前,没有什么事情有资格算得上“夸张”,对,就是这样。)
如果你顺利地看到了这里(你耐心真好,不像看到上面那段就笑着离开的人),那么好,回到刚才的那个故事里,如果“我”是那个人,并且“我”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即邻岛的有和无),那么我该怎么选择呢?这个问题恐怕摆到任何人身上都无法找到所谓“正确”的答案,这让我们觉得,“正确”这个词在真相的真相背后,真的很贫乏无力,很可笑,在真相面前,从来就没有“正确”一说,甚至在很多时候,你要认为你是对的,那么你就是对的,你要认为别人是错的,那么你尽管把他当作是错的。关于这个故事主人公的选择,会依照人的性格不同、和当时的情绪不同(没错,这就是第3段所说的),而产生不同的路线,至于你是怎么选择的,我无法为你解说,这在《逻辑与反逻辑》一文中说过,人的逻辑都是不同的,这世上除了你自己,没人有资格为你的选择作出解说(说不定那个人很了解我呢?那也不行,等你真正了解了为什么上帝要创造一个你再创造一个他之后,再来跟我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