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2日漏签0天
纪敏佳吧 关注:35,137贴子:1,969,87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纪敏佳吧
>0< 加载中...

【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又听了一遍几首两人或两人以上和声的曲,如《彩云追月》《希望》等。
发现一有周笔畅张嘴的地方,纪敏佳的中音就听不大见了,确实比较古怪。

凉粉们提出了这个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的问题,说是据此可以推论张靓颖的中音比纪敏佳的中音好。这个我是不同意的,因为《真心英雄》里两人合唱,张靓颖的中音辨识度没比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好半点。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

但是一有周笔畅的中音,事情就比较奇怪了,《彩云追月》里面,纪敏佳的中音没了,而张靓颖的中音不受影响。
我就搞不明白了,难道周笔畅的声带比纪敏佳的声带正好低了一个八度?周笔畅发的声音成了纪敏佳发的声音的基音,把后者当泛音淹没了?奇哉怪也。
哪位比较懂和声的讲讲?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样发声功率,频率低的音传得远。
所以和声时如果正好差八度,高的那个就被淹没了。

这是我能找到的解释,不知道对不对


2025-09-12 17:3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个合唱里林爽是高音,不会淹没中音(而是相反)。

周笔畅的声音一直很低,一到高一点就要变假声。

和声音比较低的人和声时,希望纪敏佳能注意一下自己声音的辨识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讲个容易记的关于声音的故事吧。

农业社会之前,男的打猎,女的采果。

打猎时需要多人远距离协调,声音一定要传得远。
所以男子到了青春期有了打猎资格的这段时期左右,就会变声从童高音变成成年男声。
打猎时期持续了百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这样变声的男人,打猎打不好,没女人要,都死绝了,嘿嘿。

声音这个问题,是生死攸关地,不可小看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希望》里绝大多数是独唱和二重唱,JMJ基本上是独唱。
最后一点点才是合唱,但是听不到JMJ的声音。

《彩云》是个很明显的问题。
不能归因于声音强度(嗓门)大小,因为合唱不管是压了别人,或者被别人压了,都是失职破坏了整体。要靠调节音频,而不是音强去唱合唱。

zly与jmj和声,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zbc与jmj和声,问题太大。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要扣字眼,我是说明显被ZBC的声音盖得快没有了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这个不奇怪,一是音频,男的低音压女的高音;二是音强,男的肺活量压女的肺活量。

ZBC的声音强度也不算太大,但是辨识度高,也许是因为音频偏低的原因。

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彩云追月》混入男声,ZBC的声音辨识度下降,
那么事情就比较清楚了


2025-09-12 17:2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要归因于声音强度(嗓门)大小,因为合唱不管是压了别人,或者被别人压了,都是失职破坏了整体。要靠调节音频,而不是音强去唱合唱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者: flhenn 2005-9-25 20:45   回复此发言 
 
42 
回复:【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哦!又看了一遍!我41楼的贴里的“一般情况下某个音发出的泛音 或者叫倍音......”这句话中,在律学里严格来说,不应该在这时候使用泛音这个词!!最正确的说法就应该单称为“倍音”!抱歉! 

呵呵 工夫不到家,才会出错啊! 
 
 
  作者: flhenn 2005-9-25 20:49   回复此发言 

46 
回复:【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哦!我发41楼这个长贴的目的,首先为使在凉粉中的高手没有出来之前.吧里对律学有点兴趣的凉粉们能多了解点律学知识!其次才是为了和楼主交流下! 

其实我觉得听歌根本到不了这份上!虽然知道一点律学知识,但我本人一向是不大喜欢分析到这个地步的!这样根本不是欣赏音乐!拿刀子把一只孔雀杀死,并砍得只剩骨头,这堆孔雀骨头肯定不好看哈! 
 
 
  作者: flhenn 2005-9-25 21:32   回复此发言 
 
47 
回复:【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看了45楼朋友的讲话,我来简化一下41楼的那些话吧! 

一、同等条件下,某个基音的倍音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在强度上超过高它 

 八度的另一个基音! 

二、因为音色的区别,使得这种不可能变得更加突出! 

三、如果非要有超过的情况,发出这样的基音,需要极为巨大的能量!那 

 样的话,也不是凭倍音超过的。而是这个音靠自己的强度完全盖掉 

 的!类似一个人站在波音飞机发动机轰响的时候说话!别人根本听不 

 见(这个例子有一小点不妥的地方,因为波音飞机发动机轰响发的是 

 噪音 不是乐音,但基本情况类似!) 
 
 
  作者: flhenn 2005-9-25 21:42   回复此发言 

52 
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和郭惠敏的那个《栀子花开》大概是临时安排的讨好评委何某的口水歌(我怀疑是郭选的曲,否则纪选的曲郭大概唱不了。纪几乎是矢志一贯地选传统曲目和洋文的口水歌,《栀子花开》这种流行歌曲和她不太搭,倒像是周笔畅的口味),纪对歌词明显不熟,唱得远没有郭起劲,一直都是郭带着纪唱,纪的声音没了可能是投入有限音强不够。 

《彩云追月》比较奇怪,5个人和声只听到3个人的和声,而且我感觉周纪二人的声音有共鸣。张何二人发声明显各自不同,李大概发的是背景节拍声。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2:35   回复此发言 
 
53 
回复 40:【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辩识度不说明什么问题,只是影响今后的合作趋向。 
纪和周以后大概是不能合唱的。 
这大概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传统民歌和现代R&B矛盾的地方,两者唱法不协调。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2:39   回复此发言 

54 
回复 41:【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回41楼。 
基音,泛音,八度,五度相生,第二分音,第三分音。。。。这些我都明白。 

你说的是乐器,一台乐器是无名的,被泛音(谐波)变化了产生新的音,这是演奏者要达到的效果,和乐器发声的辨识度无关(演奏者并不关心乐器发声的辨识度)。 也许我得改正一点,不是无关,而是降低了辨识度。只不过这就是配器要达到的混音效果,和辨识度是成反比的。 

即便如此,配器时也避免[同时]发差八度,十六度,.....的音,因为这很古怪。 
还拿前面的例子,有一串音C1,C2,C3,....,Cn, 后一个比前一个高八度(倍频)。 
C2,C3,....,Cn都分别和C1的第2分音,第4分音,。。。。同频率。 
C3,C4,.....Cn还都分别和C2的第2分音,第4分音,。。。。同频率。 
越往高的就越没辨识度。 

为什么?由傅里叶变换,任何一个波(此处为声音),都是一堆同频正弦波的组合。 
反之,一堆同频正弦波就组合出一个声音,(不同的同频正弦波就组合出不同的声音!)。 

这种组合决定了(谐波)音色。要注意的是,不需要一条正弦波的强度要多大,只要一条正弦波的强度不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就会影响最终的组合变成另外的一个音色。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只要是基音的音强最大,声源那里音强最大的正弦波就一定是听受方那里最大的。但是如果是某个泛音的音强最大,就说不清楚了,要进行实地考察了。 
听受方接受到的音强最大的那个频率决定听到的那个音(所在的那一个八度,不一定是基音)。 

不同的相差八度的声源,相互之间干扰就很明显了。最低的那个声源一定扰乱高的那些声源的音色!而对频率的干扰见上段,具体不好说。而反过来讲,最低的那个声源一定不受干扰,辨识度最高。 

以上是物理,只是我猜测的一个能解释一楼里的现象的原因,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错。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4:38   回复此发言 
 
66 
回复 65:【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好像写的很不直观。 
只要想象一条正弦波,音高对应正弦波正负切换的频率,音强对应正弦波的高度, 
音色对应一堆正弦波的傅里叶变换组合结果。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4:46   回复此发言 
 
67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要注意的是,这里不需要这条(干扰)正弦波的强度有多大,只要强度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就有效果。 
--------------------------------------------------------------- 
看了一下,还是有点似懂非懂的,假定纪敏佳唱歌时声音强度为100,周比畅合拍强度多少了?20吧,按F氏变化,2次谐波音强应该为1/2,所以周比畅泛音的强度顶多10%,影响很大么?我觉得至少不会给人一种“张三的声音被变成一个李四的声音”的感觉吧??? 
 
 
  作者: 222.212.50.* 2005-9-26 04:58   回复此发言 
 
68 
回复:【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新浪祝福: 
http://eladies.sina.com.cn/misc/2005/0921/1293.html 
新浪投票: 
http://eladies.sina.com.cn/z/supergirl/2005/0606/4255.html 
http://eladies.sina.com.cn/z/supergirllyb/index.html 
央视投票: 
http://www.cctv.com/program/hlzgx/07/index.shtml 
 
 
gsagag 
 
 
  作者: love_ly_mc 2005-9-26 05:01   回复此发言 
 
69 
回复 67:【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音色是那个波的奇形怪状(所谓的声带的signature),加一个10%的同频干扰上去,就变成了另一个奇形怪状。 

是不是还能听出是原来的那个signature?这个不太好说,模式识别的问题。 
不过音色改变这个效果肯定是有的。所以我说张三的声音可以因为这个原因被变成一个李四的声音,甚至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声音了。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5:06   回复此发言 
 
70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lz所说的问题,正好反映出jmj在唱歌上的缺陷。 
jmj的强项在高音部分,而她的高音是靠气流强行让声带震动发出的。 
在慢歌和轻柔旋律下,她的声带震动是不完全的,所以,她的音量和音符 

转换都只能弱化。黑楠不是建议她应选有霸气的歌吗? 
 
 
  作者: 221.5.227.* 2005-9-26 05:08   回复此发言 
 
71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我想音质问题最后应该用均方误差来表征(???),这样叠加以后应该比10%还要小,忘记怎么算了,佳迷可以算算,我觉得这个误差不会让人的声音失去基本的被辨认能力 
 
 
  作者: 222.212.50.* 2005-9-26 05:11   回复此发言 
 
72 
回复 70:【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不像是这个缺陷,JMJ的嗓门大,气息足,存心想让声带完全震动是没有问题的。 

探讨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不要用音强解决问题。因为合唱时大家应该用差不多的音强唱歌,不管是压了别人,或者被别人压了,都是失职破坏了整体。要靠调节音频,而不是音强去唱合唱。 

估计还是她的耳感当时没有完全听出这个问题。这大概也是录音棚里歌手要带耳机的原因,一旦听出来不对劲,可以自己实时调整。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5:16   回复此发言 
 
73 
回复 71:【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那你还在67楼假设周比畅合拍强度是相对20%。 
这个假设也未必对啊,我看也许有70% 80%,那样的话,干扰强度就是相对35% 40%了。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5:19   回复此发言 
 
74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周比畅合拍强度70-80%???? 

你要知道其她4个人也在合拍阿,如果按照你的几人和唱(音)强度相仿原则,那这四个人音量加起来可就是敏佳的接近三倍了,这怎么可能呢? 
 
 
  作者: 222.212.50.* 2005-9-26 05:27   回复此发言 
 
75 
回复 74:【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不同人在不同声部,有分布效果。 
如果都在一个声部,那当然是接近三倍了;但是do re mi fa so la ti上一撒,“压强”就小了。同时的声部从来没有超过7个的,就是这个原因,否则就和你说的一样,音强开始翻倍了。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5:57   回复此发言 
 
76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嗯,我已经比较满意现在的讨论结果了,感谢 flhenn, 222.212.50.* 等几位的合作。 
多谢。 
 
 
  作者: Bob_Dylan 2005-9-26 07:43   回复此发言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继续转.

78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呵呵,看到楼主这个帖子,已经比较晚了。Flhenn在40楼的回答非常精确,凉粉里面的大牛真的是非常多。不过我还是有兴趣画蛇添足说几句。希望为这个帖子加美。 

实际上,如果是发出一个八度和弦音的话,低音的泛音是不可能掩盖高音的基音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把一根橡皮筋绷紧在手里(像一根弦),然后用手指把橡皮筋往外一啦,发出的“嘣”一声,这是整根弦的基音,同时余音袅袅的“嗡嗡”声,就是这根弦的1/2,1/3在跟随整根弦一起振动的泛音。有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振幅最大的弦还是整根橡皮筋,而不是它的1/2,1/3。频率决定音高,振幅决定音强这个基本规律大家都明白。所以音强最大的还是基音,所有的泛音都不会突破这个范围。那么对于一根正好比第一根短一半的橡皮筋,你把它绷得一样紧,往外拉到一样的幅度,它发出的基音正好是刚才的倍频,而且由于这个基音音强大过刚才的1/2弦,所以它的声音不仅不会被刚才的泛音所掩盖,而且发生了同频叠加,就是所谓的“共鸣”。 

在钢琴上的表现就是,两根手指同样力度同时敲下八度键,反而是高八度的音更明亮,更余音袅袅(高八度的音的泛音没有叠加作用)。共鸣在弦乐的表现上是一大特色,但是在管乐上就没有那么精彩。为什么?因为靠空气段振动发音的管乐,它的泛音比弦乐少很多,所以声音听上去“纯”但是音色却不那么美,纯管乐听上去有时候会给人“扎闹”的感觉。 

刚才的话题是从律制基础上说的。现在回到人声上面来。人声既不同于弦乐也不同于管乐,人声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一些国外的顶级无伴奏合唱音乐团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声部的20个人发出纯正和谐的共鸣,在这样的声音中,没有一个个体的声音是有辨识度的,但是组合起来却是出奇的优美。那种情况下,就是群体把发声状态都调适到了一个精密吻合的状态中。 

BiBi和敏佳的和声为何听起来偏“笔音”,也有可能就是敏佳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处理方式发音过程就接近BB的模式,而不是我们平时感觉到的那种“民歌”模式。当然还有可能有更多的客观原因,录音的质量等其它原因。 

总之,唱歌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有我们常听到的二重唱,两个人的声音都清楚,音色对比的表现;也有无伴奏合唱,没有个人声音辨识度的唱法。关键看歌曲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处理。 
 
 
  作者: 绚舞冰飞 2005-9-26 12:43   回复此发言 

80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呵呵!前两天光顾看歌友会!今天回头再看此贴!深觉自己前面的贴解释得不够完美!绚舞的贴!完美地说明了了为什么某个基音的第一倍音不但不会盖掉高八度音,反而会增强。确实是补我之漏! 
 
  作者: flhenn 2005-9-27 21:40   回复此发言 

82 
回复:回复 36:【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其实这个音几度的问题,相当于是振动的频率啦。振动的频率不相同打出的因自然就不相同拉,这个音高是和振动的振幅有关了。即使振幅再大,他也不改变这个音的本质瑟。因为振动的频率才是决定音的本色嘛。 
 
 
  作者: 风雨同路的中北 2005-9-28 00:22   回复此发言 

89 
回复78 80:【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我还是再说两句。 

最初我用“盖了”“听不见了”这些用语是不对的。 
准确地说,这些只能用来描述音强(音量),而不是音色的。 

而合唱里的某个人的人声的辨识度,我现在认为是音色问题。 

什么是音高(这个'高'是指频率值,而不是音量值)?声波传播正负切换的频率。 
什么是音强?声波传播到达听众耳朵时的振幅。 
什么是音色?在频率仪器上,这就是声波的那个奇形怪状。 


0 |-------|a/2|-------|a|-------|3/2a|-------| 2a 

没法用ASCII画出正弦波。 
自己想象一下吧。 
有一个周期为a的正弦波在[0..a/2]之间为正,在[a/2..a]之间为负,后面依此类推。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一个周期为2a的正弦波在[0..a]之间为正,在[a..2a]之间为负,后面依此类推。 
这个周期,就对应_音高_, 周期为a的正弦波 比 周期为2a的正弦波 在记谱里高一个8度。 

另外,在这个例子里,周期为2a的正弦波是基音,周期为a的正弦波是泛音,精确地说是第二分音。 

至于音强,既然是定义在听众耳朵上,就和声波传播有关系--高频衰竭得快,低频传得远。 
所以,在声源那里发出的音强最大的正弦波不见得是听受方那里最大的。很明显,如果是在声源那里基音的音强最大,则在听众耳朵上基音的音强还是最大。反之不一定。 
(其实这里我假设听众和声源相对静止,否则由于多普勒效应,连音高频率都变了。 
换句话说,音高频率也和听众耳朵有关,但这里不讨论这个)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音色,还得自己想象一下(或找本傅里叶变换的书看几张图便可), 
有一个奇形怪状的波,周期是2a(假设是JMJ的声带发出来的),还有一个奇形怪状的波,周期是a(假设是ZBC的声带发出来的)。在记谱里,前者仍然比后者高一个8度。换句话说,不管谁发出的什么奇形怪状的波,只要频率是什么,就是那个对应的音高。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色,却都能发各个频率的音。这个声波的奇形怪状,就是对应声源(这里是人的声带)的音色 (有时称作acoustic signature)。 

按傅里叶变换,任何一个频率为a的奇形怪状的波 都可分解为 一堆频率为a的整数倍的正弦波 的组合。而反过来讲,一堆频率为a的整数倍的正弦波的组合 都可合成 一个频率为a的奇形怪状的波。 

这样一来,就清楚了。频率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 被 频率为a的奇形怪状的波 的第二分音叠加,变形了,听起来不再是原来那个acoustic signature的那个声源的声音了。 
Yes,频率为2a的波的整体音强因为共鸣而加强了,但是发频率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辨识度下降了。频率为a的奇形怪状的波 的第二分音的振幅越大,则那个倒霉的发频率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辨识度就越低。(TMD,这里好多形容词定语哦!) 

直观地说,那个倒霉的发频率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声音还在,而且振幅因为共鸣而加强了。但是,听众不认为是她发出来的,她的辨识度没了。 
 
 
  作者: Bob_Dylan 2005-9-28 04:59   回复此发言 
 
90 
回复 82:【闲聊】纪敏佳的中音辨识度 
 
82楼。 

振动的频率决定音高。并不决定声源的acoustic signature。 
否则我们大家一张嘴发同一频率的音,就听不出是张三的声音,还是李四的声音了。 
 
 
  作者: Bob_Dylan 2005-9-28 05:04   回复此发言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麻烦吧主加一个精,要求不过分


2025-09-12 17:23: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8t6R馃惥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初我用“盖了”“听不见了”这些用语是不对的。 
准确地说,这些只能用来描述音强(音量),而不是音色的。 

而合唱里的某个人的人声的辨识度,我现在认为是音色问题。 

什么是音高(这个'高'是指频率值,而不是音量值)?声波传播正负切换的频率。 
什么是音强?声波传播到达听众耳朵时的振幅。 
什么是音色?在频率仪器上,这就是声波的那个奇形怪状。 


0 |-------|a/2|-------|a|-------|3/2a|-------| 2a 

没法用ASCII画出正弦波。 
自己想象一下吧。 
有一个周期为a的正弦波在[0..a/2]之间为正,在[a/2..a]之间为负,后面依此类推。 
有一个周期为2a的正弦波在[0..a]之间为正,在[a..2a]之间为负,后面依此类推。 
这个周期,就对应_音高_, 周期为a的正弦波 比 周期为2a的正弦波 在记谱里高一个8度。 

另外,在这个例子里,周期为2a的正弦波是基音,周期为a的正弦波是泛音,精确地说是第二分音。 

至于音强,既然是定义在听众耳朵上,就和声波传播有关系--高频衰竭得快,低频传得远。 
所以,在声源那里发出的音强最大的正弦波不见得是听受方那里最大的。很明显,如果是在声源那里基音的音强最大,则在听众耳朵上基音的音强还是最大。反之不一定。 
(其实这里我假设听众和声源相对静止,否则由于多普勒效应,连音高频率都变了。 
换句话说,音高频率也和听众耳朵有关,但这里不讨论这个)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音色,还得自己想象一下(或找本傅里叶变换的书看几张图便可), 
有一个奇形怪状的波,周期是2a(假设是JMJ的声带发出来的),还有一个奇形怪状的波,周期是a(假设是ZBC的声带发出来的)。在记谱里,前者仍然比后者高一个8度。换句话说,不管谁发出的什么奇形怪状的波,只要频率是什么,就是那个对应的音高。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色,却都能发各个频率的音。这个声波的奇形怪状,就是对应声源(这里是人的声带)的音色 (有时称作acoustic signature)。 

按傅里叶变换,任何一个周期是a(频率为1/a)的奇形怪状的波 都可分解为 一堆频率为1/a的整数倍的正弦波 的组合。而反过来讲,一堆频率为1/a的整数倍的正弦波的组合 都可合成 一个频率为1/a的奇形怪状的波。 

这样一来,就清楚了。周期是2a(频率为1/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 被 周期是a(频率为1/a)的奇形怪状的波 的第二分音叠加,变形了,听起来不再是原来那个acoustic signature的那个声源的声音了。 
Yes,周期为2a(频率为1/2a)的波的整体音强因为共鸣而加强了,但是发周期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辨识度下降了。周期为a的奇形怪状的波 的第二分音的振幅越大,则那个倒霉的发周期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辨识度就越低。(TMD,这里好多形容词定语哦!) 

直观地说,那个倒霉的发周期为2a的那个奇形怪状的波的声源的声音还在,而且振幅因为共鸣而加强了。但是,听众不认为是她发出来的,她的辨识度没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纪敏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