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吧 关注:371,194贴子:8,369,924
  • 8回复贴,共1

运用风水催动婚姻 生育 秘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5-05 18:53回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两口夫妻恩爱,性生活也正常,但结婚多年也不怀孕,四处求医仍是毫无效果。如果是某一方或两方生理功能缺欠需要医疗手段来解决。如果确准不是生理缺欠,实践过程中,也搜集、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化解秘法。


    3楼2016-05-05 19:10
    回复
      2025-05-14 21:34:25
      广告
      ●八字子女星受克的化解方法:
      补通关五行,比如子女星是金受克,需要用土来通关;子女星是水受克的需要用金来通关。不一一细说,命理师都知道。怎样补呢?
      1、须土通关的:可以在家南面或厅内放黄色麒麟(材质铜、陶器、水晶、玉器等,不可用木质麒麟)。或放狗、牛、龙、羊这四种化解物。
      2、需金通关的:在家厅内放黄色或银色或白色麒麟,最好是铜质、水晶、玉器,不能用陶器。或放猴与鸡的化解物。
      3、需水通关的:在家西面或厅内放水晶、水晶球、放鱼缸。或放猪与鼠的化解物。
      4、需木通关的:在家北面或厅内放木质麒麟。或放兔与虎的化解物。
      5、需火通关的:在家东面或厅内放红色麒麟木质最好。或放马与蛇的化解物。
      受克的化解方法:


      5楼2016-05-05 19:13
      回复
        ●八字子女星弱或空亡或不现化解方法:
        这主要直接补子女星的五行。用十二属相最为有用,比如金是子女星,用申、酉摆申酉两个属相物与床头或亭中,另外也可以带这两个属相的配饰。其它五行道理一样。
        化解久不生育化解方法主要是以上几种方法,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和秘法,如果能做到上面几种方法就足够了,因为这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其它方法也很有效,但实施起来有些难度,故不在此披露。以上几种方法最好同时做,效果比较好。


        6楼2016-05-05 19:14
        回复
          子、午、卯、酉为桃花位,即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皆为桃花位 凡家宅大门向寅、午、戌方位,即向东北偏东、向南、向西北偏西的,桃花位在东方,大门向申、子、辰方位,即向东南偏南、向西、向东北偏北的,桃花位在南方,大门向亥、卯、未方位,即向西北偏北的、向东、向西南偏南的桃花位在北方。


          7楼2016-05-05 19:19
          回复
            根据一个人所属的生肖,也可以找出其独有的桃花位,此桃花位只适用于家宅内属同一生肖的成员 每一生肖都分别属某一地支,鼠属子、牛属丑、虎属寅、兔属卯、龙属辰、蛇属巳、马属午、羊属未、猴属申、鸡属酉,狗属戌、猪属亥。凡生肖属鼠、属龙、属猴桃花位在西方;凡生肖属马、属狗、属虎桃花位在东方 ;凡生肖属鸡、属牛、属蛇桃花位在南方 ;凡生肖属兔、属羊、属猪桃花位在北方


            8楼2016-05-05 19:19
            回复
              面对四类桃花位,读者毕竟应如何取舍呢?笔者的意见是,先按自己的命卦找出八宅风水的桃花延年位,若此位还不便用作催动桃花,则次选生肖所属的桃花位,此位置也不便,则依门向地支找出的桃花位,此位置也不行,则最后才考虑青龙白虎方,找出桃花位后,然后便得催动桃花了 催动桃花的工具主要有四种:睡床、花瓶、鱼缸、灶。


              9楼2016-05-05 19:20
              回复
                一、睡床:此方法十分简单,只要将睡床压在桃花位上,自己每晚在这里睡觉便可以了,唯有睡在该床上的人才会受桃花影响,不能让桃花位的睡床空着,自己却睡另一张,也不能找其他人代睡 例如,属猴的人,其桃花位在家宅西方,便可以在此设床安睡,催起桃花运 不过,大多数人的家居空间有限,移动床位并不是那样称心如意的。


                10楼2016-05-05 19:20
                收起回复
                  2025-05-14 21:28:25
                  广告
                  二、炉灶:此法乃按照八宅风水学所定,我们只要让灶口向着自己延年方,便能够催动延年的桃花 例如,巽命的人,延年在东方,故炉灶最好放在西方,灶口向东 此法特别针对那些经常遇失恋挫折及异性朋友虽多,却不获垂青的人。


                  11楼2016-05-06 1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