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 关注:230,496贴子:13,213,795

讲一个事故,你能否听成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21 21:08回复
    本来快升级了,想开个直播贴赚经验
    结果没市场
    果断放弃了沉没成本
    重新开坛施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21 21:10
    回复
      2025-10-14 12:03: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待我去复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21 21:11
      回复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6-21 22:26
        回复
          又是一个关于童年的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6-21 22:28
          回复
            时值寒冬。已然春节。
            冷月如钩,寒风刺骨。
            街上昏暗的路灯似乎也在惧怕寒冷,不敢太亮。但每到此时,就会有一群孩子聚集在路灯下。他们穿着很旧但很干净的褂子,里面是自己地里的棉花弹絮的棉袄,袖子很长以防冻手,裤子也是很旧却不干净的,这群小朋友一看就比较调皮,否则他们裤子的膝盖处和屁股上怎么都有土渍和泥渍,想必一定是扳跟头了,里面穿的自然是纯棉花弹絮的棉裤,看着既笨重又邋遢却非常抗寒保温。所以,他们不把寒冬放在眼里,所以,即便这样的夜里,不但没人喊冷,而且犹如“火人儿”一般,个个头上都冒着热气。这里面当然也有我,我们当然在玩游戏。
            打四角。这是童年冬天最流行的一款游戏,比起弹珠和木头人、丢手绢、捉迷藏、撞拐、跑城来说,它显得既适合冬天,又适合晚上。我们手里拿着的四角,全是自己业余时间亲自叠好,然后拿到“战场”去赢别人的“筹码”。规则是,地上有对方的四角,你用你手里的四角打在它的旁边,用气流把它吹起来,翻一个个儿,不能用手指或人体其他部位触碰对方的四角,算赢。
            小超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们不仅仅是发小,还是一个家族的。他的四角几乎都是赢来的。现在他就在赢,而且赢得大汗淋漓,所以他是最厉害的火人。他的头发很密,圆脸因为不停的甩手打四角而变得红扑扑,他的眼睛很大,眉毛很浓,鼻子像山一样挺拔,嘴角始终带着一丝笑意,头顶冒着滚滚热气。
            此时,我们其他的孩子都不自觉的结束了战斗,跑去围观他与小京的决斗。
            “你快点!”小京气急败坏的催促着,还不忘用黑黝的发亮的袄袖子擦擦鼻涕。看得出来,他已经输急眼了。
            “你急什么?”小超一边擦着汗,一边慢悠悠的说。他的脸上瞬时扬起了自信的微笑。
            只见他右手轻轻扬起,身体呈半蹲状,忽然,大喝一声“反过来”!右手里的四角随着甩手动作打在地上,如同耳光打在脸上,“啪”的一声,实在很响。小京的四角立刻被落下的四角吹了起来,在半空翻了三次后落地。可惜,没赢!“吁!”我们发出一片嘘声。
            小京忽然乐开了花,大笑着捡起自己的四角,慢慢的走到小超的四角旁。他像猎人一样走来走去的找角度,又像老虎一样摆好狩猎姿势,憋气,进攻!同样的响声,却打在了地上的四角上,两个四角重叠在了一起……嘘声更大了。
            “不玩了,没劲儿了。”小京拿起自己的四角,故作气喘吁吁的说道。
            “好吧,明天再玩吧。”小超微笑着说。
            大家又玩了会,不知谁的母亲喊了一嗓子:XX,滚回来睡觉!玩疯啦你,不知道几点啦?!
            顿时,一哄而散。
            我俩回去的路上,他跟我说:今天他赢了二十个,小京输了二十个,那是他的最后一个,他不想赢光他的,所以……然后又问我赢了几个?
            我苦笑,看着因为打四角用力不慎而震破的冻的像馒头一样手背,道:“你见过我赢过?”我确实没赢过,一次也没有。
            小超同情地拍拍我的肩头,递给我一沓子四角,说:“给你十个,明天输给小京吧。”
            我点点头,我们每次都这么玩。
            看着他回家的背影,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总是输,这不是运气问题。但是,我输给谁,小超就会赢谁。这是命中注定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不懂,但我在输的久了以后,也就绝不玩和押宝有关的游戏,我知道,我赢不了。
            但愿时间皆化梦,只恨此时非当年。
            同样的夜,同样的月。
            只是街上没有了小孩子,往后的日子里,我也没赢过。我总是拿着小超给我四角或弹珠四处去输,然后他再赢回来。慢慢的长大了,许多游戏已不再触碰,但我还是怀念那段逢“赌”必输的童年游戏时光。因为,我输的是“回忆”,赢得却是“乐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21 22:29
            回复
              关于别人的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6-21 22:34
              回复
                明天接着复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6-21 22:35
                回复
                  2025-10-14 11:57: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故事,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从另一个作者的角度来看是那样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6-21 23:19
                  回复
                    金庸先生的作品如同正统西游记,而古龙先生的作品则是今人的悟空传。要说那个能令人更加向往,我想应该是悟空传。谁都想做个天地大英雄,但是失去自我的英雄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悲剧?郭靖不敢,乔峰犹豫……但李寻欢,傅红雪,楚留香……敢做。。都说要有自我,可谁也知道,能做到的人那是多么勇气,多么坚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6-21 23:27
                    回复
                      书接上传。
                      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属规矩的,所以改编成影视剧就很容易,只要掌握好节奏,掌握好人物特质,场景控制,做好后期,再找一个好的武指,基本没什么问题。像张纪中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虽然口碑刚开始不咋地,但慢慢的也都发现,李亚鹏还是挺上道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6-22 09:36
                      回复
                        话锋一转
                        古龙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可塑造性。说白了,就是想象空间更大,情节模式更具有重塑性。不信你可以想一下,三年前你读七种武器,三年后重读,不仅整体感觉不同,貌似就连一些细节也好像被人修改了。当然,你觉得是自己忘了,也没关系,对比金先生的作品试试,即便隔了十年去再读,也不会有那种感觉,为什么?因为随着你的理解力和阅历的增长,有些东西不会变,有些东西一直在变,就是想象空间了,它一直在变。金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固有的套路,你要想改一个环节,就得捎带脚的修改其他与这个环节有逻辑关系的一系列环节,这才能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改多了就容易蛋疼的找不到北,于是也就没人动关键环节了,费力不讨好。相反,古先生的作品本来就硬逼着你去改动,甚至是重新塑造,不然你怎么拍?“你来啦?”“我来了!”这种对话就很蛋疼……还有偏向意境的武打描写怎么拍?其实太多人总是向往去改变原著的章节去迎合影视的长板,很少有人想到修改影视的短板去迎合原著的长坂。徐克老爷在做,也做得很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6-22 10:01
                        回复
                          古龙作品与影视确实是个不容易均衡的天平。正是这种不均衡才能令影视突破固有的模式,去寻找更高的诠释境界。说到底,古龙作品之所以难拍成叫好的影视,是因为作品本身有太多的变化,里面充满了各种可能。长生剑,白玉京是谁?我估计有很多人都猜到了,他可能是比红旗老幺更高级别的人,那么严密的青龙会组织,旁人怎么会知道袁紫霞的身份。但古先生不说,你怎么办?那就只能去想象,这种想象是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可是,拍出来的话,就需要一种场景烘托了,各种手段要用的炉火纯青才行。比如,《罪恶之城》整部电影气氛就是黑白,非常压抑,但是结尾呢,完全突破了这种压抑。虽然它不太卖座,但至少尝试了这种手法。要想古龙作品与影视逐渐均衡,就必须抛开现在影视的固有模式,去尝试新的模式,相信,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x刘伶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06-22 10:17
                          回复
                            早在十几年前,杜琪峰在《大事件》中运用了“长镜头”的手法,令人感觉新奇。这种手法难在必须一气呵成,长达五分钟左右的镜头,不能切换,不能剪接,你可以想象,道具师在摄影师后面是有多忙活。为什么说“长镜头”呢?最近《三人行》里面也运用了,并且配合电脑特技和背景音乐更加令人震撼。武侠来说呢,这种长镜头基本看不到,因为一旦镜头长了,就没有打斗激烈的效果了,要不停的切换,不停的推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06-22 21:20
                            收起回复
                              2025-10-14 11:51: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是常规拍摄手法,所以武侠的打斗场面越来越缺乏拍摄新意,也导致许多导演只能破罐子破摔,看谁摔的响,看谁罐子破。古龙作品更加需要布局和拍摄手法,因为先前说过,他的小说本来就不是按照套路去阐述的,而是一直在打乱,最后才整体并拢。常规的导演组基本无解,除了摔罐子,改罐子,没什么新意。所以,要想拍好古龙作品,一定是要运用另类的拍摄手法,否则就是败品。。。我去吃饭,明天接着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6-22 21: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