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他的手在抖。
他想起山涧冷冽的风,身下彻骨的泉。他闻见墓道里腐朽、死旧的灰尘味。一个人的足音,一个人的喘息,一个人的惶恐。天地间一只蚂蚁,噗,没了。又惹谁一动眉头?那些湿腻的,带着腥味的记忆随一声清响汹涌而来。
叮当。
“佛爷,大报恩寺琉璃塔基,发现了六角铜铃。”
张启山血都凉了。
——————————
南京城,早些年他也是去过的。
那时他还只能算个少年,高堂尚在。他随父亲去南京小住,父亲便考过他。“这金陵山水,汝看,如何啊?”
他答:“山原是好山,水原也是好水,只是有人自作聪明,毁了这一出虎踞龙盘。”
父亲笑,“学艺不精,算不算得自作聪明?”
年轻气盛,他自觉受了轻视,不由得有些恼。“多少先人也是这般看法,父亲却说他们都是错的么?”
父亲却只是笑,再不曾出声。他尚沾沾自喜,只道是那老头子被堵没了话。
年岁不是白过的。前些天他上南京述职,再看山水,竟真给他看出了端倪。究竟年轻时目光短浅,眼里只装得下表,却看不见里。此乃高人手笔。面为毁,实则改之,格局竟是他未曾见过的。他心中一时好奇,也曾去探过一二,确确实实大有玄机。只是这地下建筑规模过大,机关奇诡,心中又觉得无甚必要,探了一角就搁置了。
那日会后,蒋公留谈,令他着手战败计划。他心中一凛,复又想起了城下的地宫。
金陵一国之都,城若破,必破得惨烈。
人,军械,粮,与托身之所,此四样乃反击之根本。若是寻常,解决这些并非难事。只是日军控城必不会松懈。宵禁,戒严,巡逻,物资管制,光是这些夺城之后的基本措施就能使反击难如登天。
地上不行,唯有地下。然而城中特务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整个计划只要动作稍大,便如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进行,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在城中重头部署地下工事,一来时间不够,二来做不到密不透风,只得作罢。如此一算,只有现成的地宫可以加以利用。
张启山不敢托大,早早联络了八爷,两人前后下洞探了几次,心中也算有些底。
这地宫是纵式的结构。到底有多深,尚不可知。按照之前探洞的成果来看,最接近地表的这一层次,主要是由寻常宫殿庙宇的地宫,各朝各代战略密道和大量祭祀用的地下建筑组成。机关奇巧,互通互联。此一层有大量的空间和暗道,正是囤积物资,转移兵力的绝佳所在。
表层地宫呈圆形。张启山把它分作内外两宫。外地宫环绕在外,对内呈拱卫之势。这一部分在他离开南京之前便已整理妥当。唯一麻烦的就是内宫。外地宫原是有通道通往内宫的。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全都被封死了。整块巨大的封石,从上到下用铁水浇筑,填满每一道缝隙。封石就在城下,地道又狭窄,他们不敢进行大的爆破。用少量的炸药试了一下,可惜收效甚微。好在找到了一石碑,碑文提到了内宫地上入口的事,他们才重新有了方向。
然而金陵古迹多糟破坏,宫城遗迹残破不全,许多建筑之所在完全无从考证。要想推演内宫入口难上加难。
齐铁嘴平日性子软,大事当头确也毫不含糊。两人一拍即合,张启山披着龚长祁的身份,即刻北上,前往北平考证明清宫制。又借商人之便,一路暗中练习那些信得过的风水大家相助。八爷独自带队,坐镇金陵。翻查各种野史县志,梵刹志记。以考古为名,考察现存的诸多古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一举确实成果斐然。
他送去的地图与八爷查到的文献一合,立即锁定了目标:大报恩寺影地宫。
许多大型的庙宇,尤其是皇家背景的,在寺庙建制里都会规划地宫这一项。大报恩寺的地宫甚至算得上有名。
而影地宫与地宫并不是一码事。影地宫是只存在于倒斗手艺人的传说里的,地宫的地宫。传闻里是一种类似镜儿宫的建筑,性质却完全不同。老一辈说,带着宗教式玄异的地狱,走深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张家曾经有个厉害的前辈,找到过影地宫并且带队走了一遭。进的时候是19个人,出来的时候就他一个。张家的族人是在乞丐堆里找到他的,那时他已经疯了。他两眼全瞎,像是自己戳烂的。他被带回张家后,发了五日的颠,第五日,在一块砖上留下一篇血书就死了。当时那砖只有族高层的人看过,看了之后立刻就毁掉了。没有入档,也再没有过后续的行动。这些片段还是很小的时候从父亲的嘴里听来的,再往深里,父亲也缄口不言了。
国难当头,影地宫三字横陈眼前,实不知是福是祸。
——————————
久违的更新

开始搞事


严肃的

正经的

剧

情

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