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生机再现
屋里的场面,算不上混乱,允浩尚自理着思绪,希澈将半截残刀一丢,缚手而立。倒是李在元,走到了床边,开始推拿钟云的穴位,然后给他喂下了解药。两柱香之后,钟云悠悠转醒,一干人等移师前厅落座。
李在元伸手,在脸上揉捏了几下,竟然取下一张薄如蝉翼的假皮。易容一事,允浩自然听过,但是自己身边待了多年的人,竟然也不知道他的真面目,让允浩还是一身的冷汗。钟云亦然,李在元那张假皮之精巧可能是自己见过之最,但最令钟云诧异的,是其实那张假皮,不过是将李在元本来的面目老了十数岁,却完完全全成了另一副的模样。如此的奇思妙想,也难怪几乎是不留任何的痕迹。若不是小时候师傅时常易容戏耍几个徒弟,只怕自己也难分辨。到了如今,钟云倒是真心的感谢起师傅的童心不改。
李在元细长的手指按在了自己太阳穴上。当初自己一时不慎,打赌输给了熙俊哥答应帮他照应师妹,所以混进了郑府,几年下来,倒也清闲。偶尔同允浩出征,指点一下,那孩子也是精明,一点就透无需费心。忽然间,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在元生来淡漠,更是视礼法为无物。谁人坐的上位,也从来未曾上心。只是他深知,若是由得金钟国来掌权,怕将来少不了战事。自己进将军府,本就途一个国泰民安,少有战事。若真是连年征战,只怕麻烦还是一大串。不如现在解决。
不过,看着允浩希澈几个人个怀心思,相互算计,也是乐趣。反正无论谁胜谁负,英云或者希澈都能是个好皇帝,保得一方的平安,自己也不算对熙俊哥食言。只看这几个孩子自己的本事。哪里想到,希澈却非要把自己拖下这滩混水。总不能真的在自己眼前看着熙俊哥的爱徒受伤。那样可就真的无颜见家乡父老了。
“你们两个,也忒是大胆了。若是其间,一步算计不到……”
希澈抱拳施礼。“若不是如此,只怕前辈还是坐山观虎斗呢吧。希澈钟云也是情非得已。”
“你们就断定我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钟云笑曰:“当年学艺,师傅时常提起前辈,很是怀念你们一起畅游江湖的日子。每次提起前辈执意要去东洋开阔眼界,总是觉得惋惜,不能再如从前一般切磋。所以钟云冒昧,出此下策,恳求前辈出手相助。”
“若是郑允浩真的如希澈所说,杀了你和基范该如何是好?”
“那也只能怪钟云有眼无珠,识人不清了。况且,当年前辈远游东洋,如今却出现在将军府,说是归隐,也很难让人相信啊。”
“郑允浩,始终是郑允浩。”字字铿锵。言罢,希澈柳眉微扬,一双美目,看向允浩。威仪自现,傲而不骄。举手投足流露出的气势,绝非常人能有。
倒是允浩看了希澈眼中的信任,心里少不了又是一翻的愧疚。算不上后悔,倒是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能为在中所做,自己已经都做了,剩下不过是天意。自己的千般盘算终是棋差一招,大不了,陪他一起共赴黄泉,来世再还这一身情债。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在元将允浩事先收藏好的虎符交给希澈,一切由他做主,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也让希澈尽管开口。
允浩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事情落幕,也就静静的听候希澈的发落。
希澈手握虎符,感慨良多。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允浩也是难得的奇才,虽然说行事有了偏差,也情有可原。倒是他对在中的这番苦心,让希澈不由的在心里挑起拇指。在中也是自己亲近疼爱的弟弟,他能得到如此的归宿,希澈自然欣慰。从小两人外比容貌,内比才学,从来都是不分伯仲,今次,倒是希澈第一次觉得自己输了。心里又难免多了几分嫉妒的酸涩。
将虎符还给允浩,希澈坐定,带兵的事情还是他最为精通,用人不疑。允浩接过,单膝点地。一场风波算是告一段落。
次日,允浩点齐五千精兵,跟着希澈钟云回京勤王。李在元带了虎符诏书,赶回边关。之前虽然有了希澈的手谕,突厥已经开始撤军,但是昌珉一届文官,又是大病初愈,行军扎营之类,难以得心应手,有了人照应一下,也能尽快赶回支援。
此时已经二月,春暖花开。允浩打着希澈和基范旗帜,一路长驱直入,直抵京城。
兵临城下。城内,却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人手。若是严防死守,一定固若金汤。
一时,两军僵持不下。局势陷入困顿。
扎营当天,希澈牵着基范,在营前眺望。
京城,我们回来了。
三日之后,城中来使。点名要见允浩。没什么多余的辞令,只是转交了一个盒子。
允浩打开,一把黑金所制的软剑,静静的卧在盒中。允浩手一抖,盒子落在地上。
希澈走过,捡起了软件。腕子一抖,剑身展开。剑穗上一块不大的玉佩,“赠吾爱在中,允浩字。”
希澈忽然想起,年少的时候,和在中过招,他珍惜的神情。
原来还有此一说。
屋里的场面,算不上混乱,允浩尚自理着思绪,希澈将半截残刀一丢,缚手而立。倒是李在元,走到了床边,开始推拿钟云的穴位,然后给他喂下了解药。两柱香之后,钟云悠悠转醒,一干人等移师前厅落座。
李在元伸手,在脸上揉捏了几下,竟然取下一张薄如蝉翼的假皮。易容一事,允浩自然听过,但是自己身边待了多年的人,竟然也不知道他的真面目,让允浩还是一身的冷汗。钟云亦然,李在元那张假皮之精巧可能是自己见过之最,但最令钟云诧异的,是其实那张假皮,不过是将李在元本来的面目老了十数岁,却完完全全成了另一副的模样。如此的奇思妙想,也难怪几乎是不留任何的痕迹。若不是小时候师傅时常易容戏耍几个徒弟,只怕自己也难分辨。到了如今,钟云倒是真心的感谢起师傅的童心不改。
李在元细长的手指按在了自己太阳穴上。当初自己一时不慎,打赌输给了熙俊哥答应帮他照应师妹,所以混进了郑府,几年下来,倒也清闲。偶尔同允浩出征,指点一下,那孩子也是精明,一点就透无需费心。忽然间,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在元生来淡漠,更是视礼法为无物。谁人坐的上位,也从来未曾上心。只是他深知,若是由得金钟国来掌权,怕将来少不了战事。自己进将军府,本就途一个国泰民安,少有战事。若真是连年征战,只怕麻烦还是一大串。不如现在解决。
不过,看着允浩希澈几个人个怀心思,相互算计,也是乐趣。反正无论谁胜谁负,英云或者希澈都能是个好皇帝,保得一方的平安,自己也不算对熙俊哥食言。只看这几个孩子自己的本事。哪里想到,希澈却非要把自己拖下这滩混水。总不能真的在自己眼前看着熙俊哥的爱徒受伤。那样可就真的无颜见家乡父老了。
“你们两个,也忒是大胆了。若是其间,一步算计不到……”
希澈抱拳施礼。“若不是如此,只怕前辈还是坐山观虎斗呢吧。希澈钟云也是情非得已。”
“你们就断定我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钟云笑曰:“当年学艺,师傅时常提起前辈,很是怀念你们一起畅游江湖的日子。每次提起前辈执意要去东洋开阔眼界,总是觉得惋惜,不能再如从前一般切磋。所以钟云冒昧,出此下策,恳求前辈出手相助。”
“若是郑允浩真的如希澈所说,杀了你和基范该如何是好?”
“那也只能怪钟云有眼无珠,识人不清了。况且,当年前辈远游东洋,如今却出现在将军府,说是归隐,也很难让人相信啊。”
“郑允浩,始终是郑允浩。”字字铿锵。言罢,希澈柳眉微扬,一双美目,看向允浩。威仪自现,傲而不骄。举手投足流露出的气势,绝非常人能有。
倒是允浩看了希澈眼中的信任,心里少不了又是一翻的愧疚。算不上后悔,倒是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能为在中所做,自己已经都做了,剩下不过是天意。自己的千般盘算终是棋差一招,大不了,陪他一起共赴黄泉,来世再还这一身情债。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在元将允浩事先收藏好的虎符交给希澈,一切由他做主,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也让希澈尽管开口。
允浩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事情落幕,也就静静的听候希澈的发落。
希澈手握虎符,感慨良多。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允浩也是难得的奇才,虽然说行事有了偏差,也情有可原。倒是他对在中的这番苦心,让希澈不由的在心里挑起拇指。在中也是自己亲近疼爱的弟弟,他能得到如此的归宿,希澈自然欣慰。从小两人外比容貌,内比才学,从来都是不分伯仲,今次,倒是希澈第一次觉得自己输了。心里又难免多了几分嫉妒的酸涩。
将虎符还给允浩,希澈坐定,带兵的事情还是他最为精通,用人不疑。允浩接过,单膝点地。一场风波算是告一段落。
次日,允浩点齐五千精兵,跟着希澈钟云回京勤王。李在元带了虎符诏书,赶回边关。之前虽然有了希澈的手谕,突厥已经开始撤军,但是昌珉一届文官,又是大病初愈,行军扎营之类,难以得心应手,有了人照应一下,也能尽快赶回支援。
此时已经二月,春暖花开。允浩打着希澈和基范旗帜,一路长驱直入,直抵京城。
兵临城下。城内,却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人手。若是严防死守,一定固若金汤。
一时,两军僵持不下。局势陷入困顿。
扎营当天,希澈牵着基范,在营前眺望。
京城,我们回来了。
三日之后,城中来使。点名要见允浩。没什么多余的辞令,只是转交了一个盒子。
允浩打开,一把黑金所制的软剑,静静的卧在盒中。允浩手一抖,盒子落在地上。
希澈走过,捡起了软件。腕子一抖,剑身展开。剑穗上一块不大的玉佩,“赠吾爱在中,允浩字。”
希澈忽然想起,年少的时候,和在中过招,他珍惜的神情。
原来还有此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