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反相吧 关注:11,849贴子:1,808,55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反相吧
>0< 加载中...

【转载】王贻芳:只关注严肃科学家的讨论与批评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王贻芳:只关注严肃科学家的讨论与批评
正文
财经网微评论(0人评论)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6-09-08 17:00:47我要评论(0)快成为第一个分享的人吧!打印|字号:
预计总投资上千亿元的中国大型对撞机,未能在“十三五”期间获得发改委的支持;来自反对方的声音,对未来项目立项与审批影响很大。
《财经》记者 孙爱民
近日,针对中国目前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国内学术界开启了激辩模式,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等均参与其中。
辩论的主角CEPC-SPPC,全称是“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和超级质子对撞机”,由中国科学家于2012年首次提出设想。这一设想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 Gross称为“中国的伟大加速器”,“和万里长城一样引人瞩目”。该项目计划建设周长50公里-100公里、能量250GeV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作为希格斯粒子工厂,然后在同一隧道中建造50TeV-70 TeV的质子对撞机,能量比欧洲核子中心正在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高7倍。
这一大科学装置,工程建设与后期的运行费用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级别,引发学术界与公众的广泛讨论。9月7日晚,王贻芳接受了《财经》杂志的专访。以下是专访全文。
《财经》: CEPC-SPPC项目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王贻芳:现在CEPC还处于预研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SPPC的预研阶段,将持续到2040年。我们要通过预研把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解决,才能进入工程建设。
2016年6月16日,科技部初步批准3600万人民币用于CEPC的探测器和加速器部分关键技术的设计预研究,我们期待科技部未来能够继续给予支持。
2016年6月2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委员会扩大会议,集中讨论了“十三五”发改委“先进加速器验证装置”项目申请。决定以“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关键技术验证装置”名称,来申请“十三五”发改委项目。
发改委的专家委员会特别邀请了CEPC参加了项目预研经费需求的汇报和讨论。但是在投票中,CEPC仅因一票之差未能进入下一轮的评审,因此CEPC无法在“十三五”期间,获得来自发改委的支持。
《财经》:如何看待反对声音?是否会对王孟源的文章进行回应?
王贻芳:国内有很多专家支持这个项目,但我也听到了反对的意见。许多支持的人不吭声、在心里支持,反对的人有些比较积极、愿意表达。反对的声音自然对未来项目立项与审批有影响。
王孟源的文章没有细看。对于不同的声音,我没有时间与精力一一去看、去回应,我只关注严肃的科学家对这件事的讨论与批评。网上各种各样的说法,太多了,我没有能力与精力去顾及。
《财经》:CEPC-SPPC项目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很多反对声音都是针对这一点的。
王贻芳:CEPC-SPPC项目涉及的经费总额量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值,有的人觉得可以用于民生。实际上,大家没有在一个基础上讨论,这就很难理性讨论。从国家的角度讲,科学的钱与民生的钱,完全是两码事,任何国家永远不可能拿科学的钱做民生。一个国家就算经济水平很低,也不可能不做科学,将钱全部用于扶贫。
事实上,近些年,中国高能物理学科总体的经费,增长并不比其他领域高。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者太少,在高校里,有时都很难“活”下去,年轻人也很少愿意往这个领域走;现在对于科学研究的评价标准,比如文章、奖励等等,都跟高能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有较大的冲突。我们发文章署名几百个人,文章数量也比较少,但从事其他领域,可能文章发的多,署名人数少。
相比之下,美国对于高能物理的投入,在各个学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中国,绝对数也远高于中国。
《财经》:如何看待杨振宁先生对该项目的反对?
王贻芳:具体的意见,我已经一一回应了。杨振宁先生现在反对的理由,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对的理由没有差别,完全是同样的说法。当时他说,对撞机对国家经济、国防没有意义,还不如多造一些武器,多做一些跟工农业生产更直接的事。30多年来,他的观点没变、理由没变,认识也没变。
《财经》:杨振宁发文建议,中国高能物理学界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寻找新加速器原理,与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目前国内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是否已经布局?
王贻芳:新加速原理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但实事求是讲,离真正的实用差得还很远;几何理论,跟我们的高能物理实验,也差得很远。
杨先生的说法没有太多道理,这两方面都谈不上是高能物理的主要方向,不是主流。少量的人做些研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高能物理的发展如果依赖于非主流的研究,那就风险太大了。
《财经》:有人质疑你很少提SPPC的具体科学目标?
王贻芳:如果CEPC能够看到新物理的迹象的话,SPPC能量比较高,可以直接把造成新物理迹象的高能粒子撞出来,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它的性质,解答相关的问题。
《财经》:2013年,香山科学会议第464次会议上,你多次提到ILC(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建议中国高能物理学界积极参与该项目。目前参与情况如何?积极推动CEPC-SPPC,是否有与ILC竞争的意图?
王贻芳:ILC现在主要是日本科学家在推动,日本政府也还没有正式批准。中国科学家参与这一项目的前景,目前还不清楚。
在一部分物理目标上,CEPC与ILC是重合的,所以是有竞争的。但是低能的情况下,我们有更大的优势。在希格斯粒子的亮度,与测量z粒子的精确测量方面,我们更有优势。超过希格斯粒子的质量,把能量从240GeV提高到370GeV,经费会增长很多,但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科学产出,我们还在论证。
《财经》:LHC虽然在寻找希格斯粒子上成功了,但是在寻找超对称粒子方面是否是失败的?LHC的结果是否暗示了超对称理论的错误?
王贻芳:超过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到底是什么形式,现在有很多理论,我们也不清楚哪种理论是正确的。LHC到目前为止,哪一种都没找到,但是不能说所有模型都是失败的,因为还没到做结论的那一步。没找到之前,都不能简单、武断地说哪种模型不对,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就像引力波,大家找了几十年。中间如果放弃了寻找,就不会有今天。
到目前为止,LHC只获得了计划获取数据的2%,还有98%的数据还没取到。远远不到下结论的时候。
(编辑:daisongyang)关键字: 科学家 批评 王贻芳
责任编辑:代松阳 WF004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王院士的身上 —— 我真正看到并理解了什么叫做牛逼!!什么叫权威!!
有道德的、懂科学的、有创造能力的科学家是王贻芳这个样子吗?肯定不是!!


2025-07-31 20:5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务之急是让根本就不懂物理学的王贻芳建立自己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务之急是让根本就不懂物理学的王贻芳的头脑冷静下来,算计一下自己的学术水平到底几斤几两!?
当务之急是让根本就不懂物理学的王贻芳的头脑冷静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道德水准是在道德底线之下还是之上!?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王贻芳:
你想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自己!
你连自己都不尊重,把自己置于神的位置,视一切如粪土,你这种自以为是、藐视一切、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有什么资格掌握科学和国家的命运!?
你是谁?你知道吗?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王贻芳忠心为国,不是为了一己私利,那你就跟学术界讨论一下大巨撞的问题吧!
学术界有成千上万个比你王贻芳强的,不信你试试!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王贻芳:
建不建超级对撞机的核心问题不是钱的问题,如果非常有必要建,国家没钱,百姓勒紧裤带给你捐钱!
建不建超级对撞机的核心问题是学术问题,如果你王贻芳在学术上什么都不是,你的学术观点根本不成立,你还建什么呢?别说几千亿!一块钱都不行!
如果你王贻芳故意隐瞒真相,……呵呵!
王贻芳:你为什么害怕和学术界辩论呢? 难道学术界为国家建设提供准确决策信息是坏事? 你王贻芳到底想干什么?


  • 艾阴撕毯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场围绕大型对撞机该不该上马的“对撞”中,讨论双方都以理服人、就事论事,既没有以势压人,更没有辱骂约架。希望科技界这样的“对撞”更多些,不管是重大科技决策,还是“有的能重复、有的不能重复”的实验结果。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9日 05 版)
(责编:白宇、文松辉)
=====================================================
呵呵!不知道王贻芳院士看了这些脸发烧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反相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