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印象吧 关注:3,924贴子:536,000

回复:成语小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后,召见杜诗,赐以戟,表示赞赏。后又派杜诗出使河东(今山西省西部沿黄河地区),诛降叛逆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河东后,焚烧贼船,斩了杨异,除了叛贼,做了成皋(今河南汜水县)县令。杜诗为官3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为南阳太守,他广拓农田,铸造农具,修治陂池;同时除暴安民,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老百姓都无不感激这位太守。可是杜诗却自认为是无功受禄,向光武帝上书要求到小郡任职。书中说:“我自己思量,我不过是小官之材,没有大才,现在是正赶上陛下开创大业,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职无功,治理少方,这么长时间占据高位,实在是诚惶诚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坚持让他继续做太守。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小心谨慎。


来自iPhone客户端125楼2017-04-03 06:48
回复
    城狐社鼠: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城狐社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辊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来自iPhone客户端126楼2017-04-04 09:40
    回复
      2025-09-15 13:33: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这个成语来源于《全北齐文.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援,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横使江、淮士子,荆、杨人物,死亡矢石之下,夭折雾露之中。
        南北朝时,北方的东魏有一员大将,叫侯景,坐镇河南,拥有十万军队。因为与大丞相高欢之子高澄不和,在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背叛东魏,投降西魏。高澄派韩轨讨伐侯景,侯景担心与西魏的联系被切断,又投降南方的梁朝。
        梁朝许多大臣认为侯景反复无常,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损害和东魏的友好关系;但是八十四岁的梁武帝却相信这是统一国家的预兆,接受侯景投降,封他为河南王。
        这年八月,梁武帝派萧渊明率领军队讨伐东魏。九月,萧渊明的军队逼近彭城(今江苏徐州)。十一月,高澄派高岳和慕容绍宗率军救援彭城,派杜弼担任救援大军的军司。慕容绍宗用诱敌之计,引诱萧渊明深入追击,然后以伏兵夹击,活捉萧渊明,梁军伤亡逃走的有几万人。
        大胜之后,军司杜弼写了一篇给梁朝的檄文。文中说:“东魏皇帝和大丞相有心平息战争,所以多年和南朝通和。现在侯景生了背逆之心,先投靠西魏,后来又说尽好话投靠梁朝,企图容身。而梁朝君臣竟然幸灾乐祸,忘了道义,连结奸人,断绝了与邻邦的友好关系。侯景这样的卑鄙小人,一有机会还会兴风作浪。怕只怕楚国的猴子逃亡,灾祸延及林中树木,宋国城门失火,连累池中鱼儿遭殃,将来会无辜地使长江淮河流域、荆州扬州一带的官员百姓遭受战争之苦。......”
        正如杜弼文中所说的一样,第二年八月,侯景发动叛乱,造成梁朝多年政局动荡,使人民遭受战乱的苦难。


      来自iPhone客户端127楼2017-04-05 18:32
      回复
        城下之盟: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当时强大的楚国就是它的近邻。据《左传·桓公十二年》载,有一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力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绞国人坚决保卫,严守不出。楚军一时倒也攻它不下。“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人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护,他们见了一定会出来抓的。”带兵的将领,依计而行。绞国人果然出来,一下就抓去了30个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这时就一面堵住北门,一面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大败。于是强迫绞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指战败国在敌人兵临城下(或大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订立的屈辱性条约。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故事中,也有“城下之盟”这样的话。那时,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城里的宋国人,既没有吃的粮,也没有烧的柴了,很是恐慌。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非常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明白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逼迫我们订立‘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来自iPhone客户端128楼2017-04-06 06:59
        回复
          乘风破浪: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史.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
            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来自iPhone客户端129楼2017-04-07 06:27
          回复
            乘人之危: 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要挟或打击。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史。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干尽了坏事,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鹄的属官苏正和却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梁鸽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不安。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打算去找好友盖勋商量究竟该怎么办。
              也正巧,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将要和他商量如何处置苏正和,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劝刺史杀了苏正和,来个公报私仇。盖勋听了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
              之后,梁鹄果然来与他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打比方规劝梁鹄说:“喂养鹰鸢,要使它凶猛,这样才能为您捕获猎物。如今它已经很凶猛了,您却想把它杀掉。既然如此养它又有什么用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30楼2017-04-08 06:22
            回复
              乘兴而来: 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徽之传》,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象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
                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
                “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31楼2017-04-09 06:37
              回复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两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程门立雪由此而来。
                  程门立雪比喻尊师重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32楼2017-04-10 09:29
                回复
                  2025-09-15 13:2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尺短寸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向楚王提忠告。但昏庸的楚王不仅不接受,反而听信谗言,把他流放到外地。屈原心烦意乱,请人卜卦。他对占卜人说:对君王应该是真诚直言呢,还是虚假应酬?应为真理正义牺牲一切呢,还是奴颜婢膝、苟且偷生?应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和鸡鸭去争食吃?……占卜人被屈原的问题难住了,拱拱手说:对不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会有短的时候,寸会有长的时候),神也有不灵的时候。你的问题我没法卜。尺短寸长由此简化而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33楼2017-04-11 06:07
                  回复
                    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作战毫无掩护或不讲策略。
                      《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却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双方在渭口一带对阵。第二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大战。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因为战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出阵前战了一百多回合,胜负仍然不分。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肉,赤着膊,提刀上马,来与马超决战。双方官兵大为震惊。两人又斗了三十余回合,许褚奋力举刀向马超砍去,马超闪过,挥枪向许褚心窝刺来。许褚扔下手中刀,用力夹住马超的枪,于是两人在马身上夺抢,许褚力大,咔嚓一声,扭断枪杆,两人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接着两军混战,曹军损伤大半,退回寨中坚守不出。马超退回渭口,对韩遂说:我看在恶战当中,再也没有比许褚不要命的了。他真是个‘虎痴'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34楼2017-04-12 10:44
                    回复
                      踌躇满志: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战国时候,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他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见他宰得又快又好,惊奇地问道:“你的技术怎么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呢?”
                        厨师回答:“我开始学宰牛时,眼里只看到整个牛,不知道从哪里下刀才好。以后经过摸索,我才逐渐掌握了牛的身体结构,哪里有肌肉,哪里有筋脉,哪里是骨头,哪里是骨节间的缝隙,心里都弄得清清楚楚了。这样,我再宰牛就顺骨缝进刀,慢慢转动那薄薄的刀刃,宰起来就觉得不费什么力气,里面还挺宽余呢(原文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以我的刀子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还好像是新磨出来的一样。”
                        厨师又说:“即使这样,遇到那些筋骨交错,非常难办的地方,我还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当我宰完一头牛之后,我提起刀来,向四周看看,那时候我真是感到痛快,感到心满意足啊(原文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梁惠王听了,连连称赞说:“我听了你的话,也受到很大启发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35楼2017-04-13 10:49
                      回复
                        出尔反尔: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


                        来自iPhone客户端136楼2017-04-14 09:35
                        回复
                          出类拔萃: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为孟子:孔子、伯夷和伊尹都是圣人,那么他们三个人有相同的地方吗?孟子说:有,要是让他们做君王,他们都能够让大家信服,使天下统一。但是要让他们去做一件不合道理的事情,或者去杀一个无辜的人,那他们就是死也不会干的。公孙丑又问:那么可不可以说,伯夷、伊尹和孔子一样,都是最伟大的圣人呢?孟子回答:不能这样说。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像孔子那样伟大的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孔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137楼2017-04-15 08:27
                          回复
                            出奇制胜: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齐泯王是个骄傲、喜欢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的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齐国。齐国百姓恨透了齐泯王,因此都无心抗敌,士气也非常低落。后来,他们看到燕兵奸淫掳掠,想到国仇家恨无法棒成,心里非常难过,于是逃往莒城和即墨誓死抵抗。
                              燕军攻了几年,一直都没有攻下莒城,于是只好转攻即墨城。即墨城中的守军知道大将田单是位足智多谋的勇士,也很擅于攻略,于是就推举他为守城的大将军。聪明的田单想出了一个新的计谋,叫火牛阵。他先叫城内的商人,拿着金银珠宝偷偷送到燕军将领手中,并且要他们假装投降,并且说:即墨城的守军兵力不够快要投降了,这些珠宝献给你们,请求大人您入城之后千万别杀我们!燕军一听,以为即墨城里已经准备投降,一高兴就放松了警戒。
                              没想到田单从城里收集来一千多头牛,并且将这些牛都披上五彩龙纹衣,双角上绑着尖刀,尾巴上绑着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一声令下,部署们将火把点上牛尾巴上的草,牛被火烫到之后,就拼命往前跑。燕军从睡梦中惊醒,看到这一大群五彩怪兽,吓得惊惶失措,四处乱逃。被牛撞死的、踼死的、被齐兵砍死的。田单又乘胜追击,最后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个城邑。


                            来自iPhone客户端138楼2017-04-16 14:35
                            回复
                              2025-09-15 13:2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垂头丧气: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唐朝末年,割据河南的朱温为了操纵朝政大权,率军袭击京城长安。宦官韩全海慌忙带着唐昭宗逃到陕西凤翔李茂贞处。朱温又攻打李茂贞,连连胜利,将李茂贞围在风翔城中。眼看城中粮草已尽,李茂贞被迫同意讲和。这时,韩全海等人见大势已去垂头丧气(低着头,非常颓丧)。最后李茂贞只得交出昭宗,把韩全海等人全部斩首。朱温带着昭宗回到长安。


                              来自iPhone客户端139楼2017-04-17 1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