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廖有梁吧 关注:369贴子:104,22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62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廖有梁吧
>0< 加载中...

回复:班務會【廖有樑吧2017年】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雪映白梅69 你雨,他打伞;你刮风,他临风。任由风雨他不言。
二十七年,你说,他听,你举手,他投降。你瞠目,他顺从。
日有食,玉有瑕;纵有微醺小赌也无妨。
有大丈夫相伴,有大儿子相拥,还有不满的事,不满的人吗?
以你端着水碗就是不喝的矫情,包括你的儿子在内两个男人对你是一让再让,他们包容你,纵容你。你是发端于12岁的小资情调一直到今,你也不易,他们更不易。
他们乐了,你就高兴地喝下去。
以你的才智,该天天唱着跑调的歌,跳着不合拍的舞,以你的不和谐,让他们感觉到和谐才是啊。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社会与人
人物:1男,18岁;2女,16岁;3,44岁男人,4,40岁男人,5,2的妈妈。
关系:3和4是兄弟,外地来京,4是智障。3与5同居数年,住村外空旷地。3迫2无伦,5忍。1与2通过网聊相识。
事件:5月,1给奶奶庆生日后,坐公交车外出,说到A地,实际到B地,A与B间隔城区,有百公里之距。失联数日,报案。无果。11月,在B地枯井发现1遗体。
还原:当天下午,1坐公交车见2,2力邀至家。3见1,怒。3和4动手。夜,入袋抛尸。
结果:1母失常,自杀未遂;1父大悲;1奶不久去世,1爷年内辞世。
1父说:打伤打残都可以,为啥杀死?!
相信:1父言语发自肺腑。
1的亲属的悲切可想而知,观者无不动容。但事已至此,言语无力。
问题有二,
第一,人有魂否?1的灵魂为啥不告亲属。
第二,若1被打伤致残,结果会如何?1及1的亲属会宽恕3、4、2、5吗?
或许有,我未见。
(网络有两处案件细节,私信可告搜寻指令)


2025-07-31 02:1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九九艳阳天》歌曲创作于1955年,早于《柳堡的故事》上映。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7年03月03日11版,作者:顾育豹,原题为:“放羊娃”谱就经典歌曲《九九艳阳天》
195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黄宗江写就电影剧本《柳堡的故事》,觉得剧中应该有一段插曲,而且一定要是民歌体的,于是就把想法告诉作曲家高如星。
“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细听我小英莲,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只要你胸佩红花回家转……”谁家的姑娘在快乐地唱着歌?歌声中,小船后舱板上并肩坐着李进和二妹子,那竹拖在后面起着舵的作用。小船顺水流着,流过倾斜的老柳树河湾里,鸭群在游着,小船越走越远,隐没在歌声里……
剧本里这段清新的文字,化作让高如星回味无穷的画面。在这部当年不多见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中,不知道是爱情让二妹子的浅酒窝显得格外甜,还是那一湾垂柳渲染了战争岁月中爱情的曼妙。尽管是剧本文字,高如星心里留下的却是如同春天抒情诗般的阳光灿烂,绿意盎然。
高如星出生在晋西北的兴县,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民歌资源。高如星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他不仅记得民歌的歌词,还记得同一首歌词几种不同的音调,几种不同的唱法。他是个放羊娃,当他放开羊群躺在半山中,望着蓝天上飞旋的雄鹰,听着树丛中小鸟的鸣唱,往往情不自禁的哼唱起自己编的民歌来。1944年,14岁的高如星参加了八路军一二○师“战斗剧社”。
读了黄宗江的剧本,高如星日夜埋头为电影《柳堡的故事》谱曲。没有大喜大悲式的冲突,全剧以一种淡淡的笔触依次展开爱情与部队纪律的矛盾、爱情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和爱情与革命事业的矛盾,高如星的插曲《九九艳阳天》采用带扩充的乐段结构、分节歌的形式,旋律俏丽、流畅、情趣盎然,成功地叙述了小哥哥和英莲这一对未婚青年忠贞的爱情故事,也刻画了这对情人依依惜别、相互鼓励,忠于革命和忠于爱情的细腻而含蓄的感情,较好表现了革命战士和未婚妻的美好心灵。《九九艳阳天》这首歌的特点是切分节奏运用得非常贴切,前三句开始,都用切分节奏,为第四句改变节奏作为收束句,这样使全曲协调自然,旋律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令人产生欲言又止的期待感,再加上一些衬词,给人以婉转和俏丽的印象,妩媚动人,可谓情在曲中,意在言外。
《九九艳阳天》成为纯朴、真挚、缠绵爱情的象征。而且歌曲结构简单,通俗上口,观众看完电影差不多就可以背唱下来。《九九艳阳天》是“放羊娃”作曲家高如星24岁写的电影插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谈心
1,遇一人,幼年失教,明显的毛病是话多。多到什么地步呢?家人、同事生厌,避之唯恐不及。这个人不偷不抢,聪明能干。我经历的人也不算少了,但这样的,因为一张嘴让自己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没有见过第二个。客观地说,人,无坏人之心,也无害人之意。但只有张嘴,其周围矛盾丛生,不得安宁。我在上学的时候看过古典短篇小说《快嘴李翠莲》,当时对她很是厌恶,没有想到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
我私下说,死了,要把嘴缝上,不然鬼也做不成。
闭嘴是生存技巧。张嘴吃东西多美!咧嘴笑好看!
2,最近看了一本个人出资印刷的《追梦人生》,作者虽为邻居,因其1944年生人,1965年当兵,84年转业,年龄、行业与我无交集,见面次数有限,故很不熟悉。他的妹妹与我妈关系好,所以看了这本书(字不多)。
看后,对作者增加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与别人嘴里的他有了不小的冲突。
我分析的结果是,他写的书里有实情,别人的嘴里也有实情。矛盾的地方,我也有了自己的解释。结论是,书不可全信,言语也不可全信。怎么办?以人之常情,社会常识对一个人的言行,对他的品行做基本的判断,大抵是不会错的。
我厌恶完美的人,因为一定是虚假的。人生的平凡,平凡的人生。只有圣人会是例外。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六十年前寻觅,十八年前安息。春暖花开,廖公不死。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独自观看,纪念廖公。清新无比。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雪映白梅69 @九州共明月 最近看《沧海之后》。书里对艺术家的描写可以用惊心动魄触目惊心来形容。有评论家评论作者简繁先生的写作风格是:一流的构架,超一流的内涵,没有经过雕琢的原生状态。


2025-07-31 02:1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雪映白梅69 一直存心作文批判梅老师。批判她贪婪的求全责备,批判她守着金镶玉还求高大全的不健康心态。却总是失于手软。
今天谈谈梅老师与二妹子的关系。
谈话的前提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梅老师在廖吧用情最深,呕心最久。少有人像她一样,见到新人,欢欣雀跃;看到电影,欣喜若狂;提起廖公,哀叹流泪。
二妹子有这样几个版本:1926年后的原型二妹子,不知所终的二妹子;1957年电影里的二妹子,完美虚幻的二妹子;1934年生人的陶玉玲,生活中的二妹子不是二妹子;1946年生人的廖公夫人谢理玢,廖公的夫人与二妹子无关;1963年生人的白梅二妹子,实实在在的二妹子。
梅老师是现实版的(吧友版的)二妹子。理由是:
1,聪慧,活跃,是同时代同一环境中的佼佼者,性格与二妹子相同。
2,妹夫的身高,性格,烟酒等生活习惯与廖公相同。
3,婚后几年与妹夫小吵小闹,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与真实的二妹子无异。
4,去年因病住院,对生命的感悟就是二妹子的结论。
5,生于1963年的梅老师,其背景、环境,自身体征、性格综合起来,就是现实与虚幻的二妹子的合体。她是二妹子的化身,是真正的潜伏者。
6,不要舍近求远,真正的二妹子就在我们身边。要珍惜她,不断的认识她。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自己说自己未必准确。我出生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决定了我不会是健康的人。
大环境是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极度扭曲的时代,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东西是不堪的;
小环境是,我出生那天是我上面一个哥哥(四岁)去世的一周年,我妈是在丧子之痛中孕育的我。不优生也谈不上优育。
1,爱想象,动手能力差。已经在心里给每位吧友画了相。高矮胖瘦脾气秉性都清清楚楚,甚至捎带这你们的亲属。遗憾的是,很霸道。如与真人不符,与我的为准。
2,我的形象是这样的:171厘米,64千克。发稀顶秃,背着手走路牙,风吹身斜。
3,不知吧友注意没有,我几乎不称兄道弟。称“廖公”不称“小哥哥”。比如直呼明月,称新来的九九艳阳天992为“小九”。一般也不称姐妹,宁可直呼其名,比如梅老师,石头。这是我的习惯,因为我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关系是最肮脏最可耻的关系”。原因必告。需要说明的,我接受、认可吧友的兄弟称呼。
由兄弟关系起,也不看好父子关系,也不看好大多数的配偶关系,并由此导致厌恶“孝”,进而否认亲情。但承认有感情。
4,性格特点,懦弱,孤僻,浮躁,无趣。
5,不看央视新闻,不看国产影视剧。不酒不烟,喝茶。
6,从来不认为生活中的廖公晚年伤悲,一直认为廖公拥有完美人生。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不称兄道弟的原因
存在决定意识。我对“兄弟”的看法应该源自我的环境。
注意,我没有用“家庭”,没有用“家族”,用的是“环境”。
我的祖辈有哥们四个(他们是一爷之孙),我都见过。哥四个中我的爷爷是老大,1905年生人,我的奶奶1914年生人(老话说蛇虎如刀错)。凭感觉(家无一物),同时听父亲说家里很穷,不是一般的穷。古语说穷怕亲戚富怕贼,哥四个彼此来往有限,婚丧嫁娶有来往。其中最小的四爷跟我爸同岁。
祖辈没有读书的人。到了我的父辈,受49年影响都读了书。但是“内讧,内斗”的品行不是一般的烈。烈到什么程度呢?出于忌讳,我不说琐碎的实例。
我举两个例子。一是,初中学历史,老师解释联合抗日问题打一个比喻,说亲兄弟有矛盾,外人欺负其中一个,两个兄弟会团结起来对外。我那时候十几岁,我不是狐疑,而是绝对不信老实讲的话。事实证明实际上也没有联合抗X。
再一个例子,我的父辈二女三男,关系也是相当的疏远。三男之间,每年春节的团聚都做不到,最后三男彼此不相往来(最小的三叔已经在2012年去世),婚丧嫁娶都不参与。
他们的矛盾也蔓延到我们这辈。三男共有子女七人(二女三男共有子女13人)。不说绝对,可以说几乎无来往。我们十三人还算认识,我的下辈人几乎彼此不相识,好像可以说是绝对不相识。
就我的下辈人来说,他们是四服之内的人,彼此不识。
“此一切,究竟谁为为之?孰令致之?”
到底是什么问题?没有财产可以争抢,也没有刀枪相伤。结果就如此了,彼此没有一点的信任。
不来往,不说话,我不以为是坏事,无法理解的是,还有人对外言语贬损。
为方便家庭感情和睦的人理解我上一句话,我举一例,比如我和明月有矛盾,我可以对他不理,但不会说坏话。这是我的底线。
我可以做到不来往,同时不褒不贬不说任何话。
祸起萧墙,燃萁煎豆。与贫穷关系不大,人性使然。
这样的环境,好像是直接影响到我的性格,我从来不认为兄弟是亲近的,也从不曾想寻求安慰。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没有寄希望于兄弟。兄弟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仇恨。兄弟在我的字典里是负面的。所以,我说出了“兄弟关系是最可耻最肮脏的关系”。
现实情况是,对我上面这句话,几乎没有人认同我的说法,没有人不说我偏激的。
但咋办呢,我就长成这个模样了。好像也改不了了。
说好听的,我是我爷爷的嫡门长孙。
有一次,我老叔的儿子跟我说,你是老大,咱们哥几个聚一聚,我没有应。
看了明月和石头的文字,改变了我南方人没有家族概念的想法。
有人说廖公晚年孤单,我始终不以为然。我不是矫情,也不是故意标新立异。我是发自内心。
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
下次再说亲情与孤单的感受。大概吧友更难以接受。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学上周买带电梯的二手房,需要卖房付款。昨天陪同学参加中介主持的三方商谈。四个小时未谈妥房价。对北京房价的调控政策和百姓的居之不易,深感不安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数易其稿,总未成。终归是怜子,不想伤害。
尽量冷静言简意赅。
孩子给予我六年的快乐。
自上学起,不学习。至今不能顺数26个字母。
我为此嚎叫,顿足,下跪,磕头唤爷,依旧。
玩游戏,不舍昼夜。舍此不活! 谁拦着杀谁!
你说东,必往西。其所为,无不走向你的反面。
下班回家除了游戏就是睡,不分昼夜。为了游戏,可以不吃不喝。再无其他。
未料如此,竟至如此。
从失望到绝望,历十年;
从无望到无语又十年。
偶得“报恩、报怨,还债、讨债”之说,不信亦信。
我自知,生孩子没有与他商量,没有资格挑剔,也没有资格选择。遇到什么只好由命。
输不起,是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输赢在自己,任了就不是输。
他改变我的三观,让我认知这个世界,人可以这样活,可以这样过。
宽广我心,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烟、酒、毒品都有理由存在。
由此,我不信教育,不信家传。从前不信兄弟,现在不信父子。
由此,我确信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事情自己了。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天发现吧的页面有大变化,无所适从


2025-07-31 02:05: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parkerf6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近期思行录
班里来了新生----宝儿小九。温润、能歌、清新。于他是找到了组织,于我们是又见新鲜。首创真人发声,爽美。家人不奖,词穷不表,天长地久,来日方长。
我很早就注意到电影里布谷鸟的叫声,“间或传来的布谷声声等音响映衬”,由不得回味儿时,1957年到2017年,一个甲子,仿佛时空穿越。时有肠胃之患,匆匆写就。获梅老师、明月褒奖,多是溢美。梅老师说自己是悲观者,我除了悲观,还多了一个自卑。很清楚自己窝囊至今,由是不得不自卑。当我知道九弟、小九、妹夫的身高后,我得意并窃喜。由此可见我的心胸与德行。
知道自己的文字水平、想法的层次。60年代的人没有接受正规的健康的教育是事实。即便是80年代学的专业法律,现在许多也落后了,许多东西已经废除了。虽然上学的作文被老师当过范文,也说明不了什么。我除了可以长距离游泳(可以持续三个小时)外没有值得赞的东西,就这个爱好,也因为鼻子过敏不得不放弃两年了。
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念及人的生老病死,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我咋就是病树与沉舟?心有不甘。精神空虚,浮躁萎靡,得过且过,无所寄托。知道是自己失道之故导致困闷,只能自纠,不敢怪与他人。
习惯争执,习惯存疑、存异。难得的是可以保持真诚,单纯的傻傻的真诚。即使被困顿也顽强地真诚。就是小九说的外柔内刚。我们不难发现,失败落魄被打倒在地的刚强者更有审美价值。不近人情的倔强无所顾忌的顽强。过去有一个台词是“打不死的吴琼花”。自以为可以揣摩廖公五十岁以后的心理历程。这份自信源于我确信“他与我有关”。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62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廖有梁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