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1,422贴子:192,096
  • 30回复贴,共1

[探讨 / 咬文嚼字] 内经中 “精”“神” 二者异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IP属地:云南1楼2017-07-02 04:08回复
    灵枢 本神 记载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决气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IP属地:云南2楼2017-07-02 04:10
    回复
      2025-10-04 01:3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精相搏谓之神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相互矛盾 还是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IP属地:云南3楼2017-07-02 04:20
      收起回复
        我的个人思考:
        后事常将“两神”理解为 男女交媾。 这个我大体认同,即使肉体也是精神的结合,产下了后代(形)
        “两精” 依照前文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可能是指天地之气? 人也是天地一部分,精气在人谓神?
        但精又在其他地方多次出现 似乎又有其他意思。比如肾藏精,这个 精 又是气聚成精的人体精华。当然精也被解释为男子生殖的精液。
        感觉乱乱的,不知群里有没有大神提点一下。
        如有同样的疑问 不妨众说纷纭 一起探讨


        IP属地:云南4楼2017-07-02 04:20
        收起回复
          神为阳,精为阴。阴阳互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02 08:30
          收起回复
            个人观点从部分精神病患者的表现更能看出阴阳的失衡来;有些犯病变得极为狂躁,有些则变得比死人多出口气。这不就是阴阳在个体的失衡么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02 13:18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02 17:47
              回复
                俗话说:人有三宝精气神。
                浓缩一下,就是精神啦。
                精和神是关系密切,而又不能相互替代的。
                《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其实是不矛盾的,两精和两神分别来自父母,过去又称父精母血,就是这个意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02 23:45
                收起回复
                  2025-10-04 01:3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引用五楼 @本来如此1
                  神(先身生)为阳,精(生之来)为阴。阴阳互化。
                  如果精与神同源而异名 那为什么是两精 两神相搏
                  而不是精神相搏 合而成形


                  IP属地:云南9楼2017-07-03 01:02
                  收起回复
                    肺➼ 气
                    ❤➽神
                    肾➼ 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03 10:23
                    回复
                      解“精”集注:
                      ⑴生殖之精,男精及女卵。《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2)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
                      ⑶构成万物的灵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有精,地有形。”
                      (4)专一;单纯。《素问·汤液醪醴论》:“夫病之始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
                      ⑸通“晴”。爽朗、清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⑹水谷之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⑺新生之谓。《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杨上善注:“精者,谓月初血气随月新生,故曰精。”
                      ⑻脏腑之精。《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
                      ⑼指物质之纯净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营气》:“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注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
                      ⑽振作、寤兴,精力充沛。《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暝。”
                      ⑾通“情”。情状。《灵枢·五音五味》:“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
                      ⑿精审,审度。《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精以时服”,即审时而服。)
                      ⒀阴血、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⒁指心神。《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⒂通“清”。清楚、明白。《灵枢·本神》:“魂伤则狂妄不精。”
                      ⒃指日月五星。《素问·五运行大论》:“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⒄深入,用功深。《伤寒论·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引用于兹,以备参习。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03 11:20
                      收起回复
                        和精相关的词: 精华,精英,精髓,精干……
                        和神相关的词: 神气,神情,神志,神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7-03 23:57
                        回复
                          谢谢大家的回复和 激烈的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 这是我得出的新见解,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灵枢本神 (两精相搏谓之神)中两精 结合上文 乃天地日月之精华 精
                          而本神 如@游子归来 所说 源于先天所生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此神
                          灵枢.决气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中的精是人之精
                          人之精 有两神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不论是天地之精 还是人之精 都是天地之气,虽亦名 但同源


                          IP属地:云南13楼2017-07-04 01:21
                          回复
                            引用《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中一句经典语录: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尽可能从更深更广更博大处认知精与神,认知“人体就是个小宇宙”之生命之神奇玄妙,认知法无定法不一不异之道。
                            由此可见,精与神,既可合二为“一”复归于“无”,又可两精、两神相搏“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可处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又可相搏而化生万万物之“形而下”者谓之器。既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居安于内,又能“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象比类,人天合一”无为而为。既可特指心神人神元神识神眼神,又可泛指一切神通功能效能演化演绎神态状态。
                            一己之见,与君共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04 0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