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吧 关注:399,538贴子:43,577,621

【失踪人口回归】长评斩魔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声明:不黑,不吹,不专业,纯属个人观点,接受点评,拒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22 13:45回复
    2017·3·31至2017·10·20,七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部百味杂陈的斩魔录终于落下帷幕,至此应该刷一发完结撒花?!然而除了松了一口气之外,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不得不说,斩魔录实在是霹雳史上混乱到极点的剧集之一。不是很明白仙魔第一部好好的底子,怎么会被糟蹋成这样。拖拖拉拉的主线进度,高开低走的剧情走向,过犹不及的主线人物,全面崩盘的整体剧集。这是一部可以从开头吐槽到结尾的神奇剧集,这是一部名为斩魔实则斩了一众粉丝的奇葩剧集,这是一部可以作为出坑口的无奈剧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22 13:46
    回复
      2025-10-15 22:32: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主线拖沓
      斩魔录总共60集。主角团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处理个人恩怨。什么朋友之间黑暗与救赎的相爱相杀【天地】,什么师兄弟之间的相亲相爱【天法】,什么我尊敬父亲和我最好的朋友我应该选择谁【地冥】。如果这些作为主线剧情的调剂,那么完全无可厚非,然而剧集表现出来的却是,这就是前期故事的主体。本来我以为,一页书复生之后剧情就会回到正轨,收拾血闇之力,打败八部众,对付邪神。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地冥转头复活,依然占据整个的主导权。主角团一边秀着恩爱,一边跟反派交易布局。但可悲的是,交易也好布局也罢到头来完全是白费功夫,前前后后,赔上了冷缥缈,赔上了大漠苍鹰,赔上了地冥自己。
      而另一方面,在主线上拿不到主导权的一页书开始四处奔波,西煌佛界线——精灵天下——道武王谷,我本以为起码可以串联起几条支线,然而查探的结果却仍然为地冥作嫁,成为他所谓布局的砝码。最终不得已,一页书被流放到了精灵天下参观考察帮个忙。
      斩魔录中后期的剧情,靠着精灵、道门、儒门,一系列的支线剧情吊着,主线进程缓慢到天怒人怨。示流岛超低的存在感,办事效率急速下降的八部众,体现不出什么压迫感的邪神。以至于进行到了最后二十集,剧情如同开了火箭一样奋起直追。然而追到六十集结尾,本档主角,不论正道反派,全都收起来了的时候,作为前锋的八部众,一点点耗损都没有,而作为终极大boss的邪神,更是连个头都没露,这简直,太滑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22 13:46
      收起回复
        高开低走
        必须说,仙魔第一部留下的底子是好的。紧张的收尾,大量的悬念,出彩的反派,暗藏的危机。这本来应该是一部高潮迭起悬念丛生格局广阔的大戏。却在6 0集的拖沓之下,被稀释的如同白开水一般。为什么一些道友会觉得这部剧里主角团除了秀恩爱什么实事也没做,因为主角挑大梁的剧情比起他们相爱相杀相亲相爱的剧情来真是太少太少了。他们可以前脚讨论战术后脚就去喝酒吃饭,闲的厉害了还会互坑对方付钱洗碗。怕不是八部众太没有存在感,整个苦境的危机感还没有地冥的血闇灾祸来的鲜明。
        整个中原氛围优哉游哉,道武王谷一条线斗智斗勇,精灵天下一条线危机四伏,在同行的衬托下,支线的精彩程度大大超过了主线,不可不称之为奇葩。划水超过四十集,挤掉水分需要二十集,以至于要单独开一部战祸邪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所以编剧们前期都在干什么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22 13:47
        收起回复
          人物变调
          用这个来形容本档戏的主角团塑造,个人觉得还蛮合适的。
          不知道编剧抱着什么心态塑造了一个九天玄尊,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头都加在他头上。什么点化峨眉昆仑,什么赐名伏羲神天响,什么三界之主,什么点化三大仙统,眼看地位就要直追开天辟地的上古大神。另一方面,地冥心中的信仰,逍遥回忆的慈师,奉天尊崇的严父,人觉深恨的仇人,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玄尊,倒是没人知道了。到底是心系苍生的超级先天,还是灭世救世的极端分子;到底是严父慈师,还是自大到以为可掌控所有人的命运,玄尊,一个飘在云端看不清面目的人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22 13:48
          收起回复
            地冥初出场,睥睨众生掌控生死,是反派,也是有其魅力格调的反派。我曾经以为他可以成为经典的反派代表人物,然而后来,当越来越多的人设加诸在他的身上,这个角色慢慢的变调了。原来那个邪魅强势玩弄人心的永夜剧作家,只是一个卑微到极点的小白花末日十七的精分人格,而这个小白花不仅精分,甚至精分出了七个同样高傲强势的人格。每个人格都布局深远,算计人心,枉顾生灵,满手鲜血。而他本尊,不过是一个在黑暗中挣扎轮回,只有玉逍遥一点光明的可怜人。不是很了解编剧的构想,地冥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化身不同身份游走在不同势力只为了达成目的的高智商反派么,就算他和天迹之间斩不断理还乱,也不妨碍他做一个优秀的反派啊。这角色是很丰满,丰满到一个身体放不下,需要七个来分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22 13:48
            收起回复
              神毓逍遥,一个跳脱刻板印象的先天人。刚出现的时候,我以为他是一个表面嘻哈内心通透喜欢扮猪吃老虎的角色。诚然我对这种一言不合讲笑话,举手投足欢脱无比的人有点接受无能,但是这应该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合格的正道领袖,但是后来的发展告诉我我又想多了。天迹一开始,除了查探一部戏的时间都没弄明白的玄尊之死,他对其他的事情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包藏祸心的人愚弄百姓,导致弄琵琶与楚天行无辜身死,把人之最与儒门的奉献成果归自己所有,而身在正道的人,却连最基本的江湖舆论都掌控不住。血闇灾图开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收尾的工作全部都交给人之最去忙。入世江湖,一边继续查探玄尊之死,一边与地冥你来我往,一边和奉天兄弟情深,江湖上的事,都交给儒门去忙。一直到一页书复活,地冥身死,君奉天离开儒门,邪神之祸显露出来,天迹的活动才变得越来越频繁。然而他仍然被圈在奉天与地冥中间,全程围绕这两个人打转,几乎没有单独行动的时候,这对于一个领袖人物来说,未免太不合理。这个角色越到后来,越成为了其他角色的附庸。关心这个,关心那个,不惜与地冥同坠,弄得自己身心俱疲,最终被非常君算计,而且是屡试不爽的人头计策。玉逍遥本该是一个逍遥仙人,谈笑间弭平灾祸,广济世人。而实际上他却被套上无数人情枷锁,不得自由。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2 13:49
              收起回复
                人觉非常君,一个经历了先立后破,破后再立的角色。这个角色先后转换过多种人设,位列玄黄三乘的正道先天人——引导人之最的关键——游走剧情边缘到处刷存在感的吃瓜群众——真真假假越骄子——灰色地带的投机者——年度影帝——被玄尊玩坏的悲剧人——最终泯灭人性堕落成魔。角色转变落差之大,若说是没有经过改线,那我是决不信的。那么既然台面上的非常君是个黑的,那么真正引导人之最回归的“人觉”在哪里呢,答案只有一个——楚天行。倘若不是楚天行身死,整个剧集的走向,绝对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然而编剧到底是编剧,大笔一挥剧情改写。在剧集收线的关键几集里,非常君既是牺牲者,也是成就者。说他牺牲,是因为所有无辜受害的锅都交给他来背,再以迅雷之势扫除奉天逍遥彻底清出主线,曾经“醒亦在人间,梦亦在人间”的先天人,被拉下神坛,变成了一个极端、堕落、卑微的也要如同挑梁小丑一样的存在。而说他成就,就在最后收尾的一集。再偏执恶劣的人,也有内心温存的所在,当人欲战胜了人性,就算不惜一切也要做最后一搏,至死不休。可怜也可恨,可恨更可怜。难怪道友皆言非常君不愧是编剧的“亲儿子”,他花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心思,实在是很多很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22 13:50
                收起回复
                  2025-10-15 22:2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后来说一说一页书。斩魔录当中的一页书,可谓存在感极弱。复生之后,在中原掌握不到事件的主导权,只好各个支线奔走;又因拿不到主导,智力就无从表现;武力被刻意压低,与八部众有来有回,还被迫承认非常君根基在他之上。除了到处酱油帮个忙打个怪,自复出到结局暂退,让一页书发挥的空间,仅仅只有结局这么两三集的时间而已。虽然编剧让他布局反杀了非常君,虽然他以信念战胜了邪恶,虽然他又一次的要以自身为盾,护住中原。但我们从早就清楚,如今的一页书,不是曾经那个计杀鬼梁,独对弃天,尘埋双身的梵天。一页书早被边缘化的太久,也被拉下神坛太久了。一页书更像是一种符号,一种表征,有他在,正道就在,有他在,希望就在。因为台面上的一页书不论被如何定位,最终救赎世间的人,也一定是他。然而,没有前期的烘托,没有剧情的铺陈,没有角色的塑造,仅仅在需要的时候,就让他出面为苍生奉献,收拾一次又一次的烂摊子,未免,有工具人的嫌疑。不是所有看剧的人,都认识曾经的一页书。看剧的新人,会在看斩魔录的时候问“这个人是谁,怎么什么都不做,武功那么菜”,被安利进来的人会在看新剧的时候问“这就是你们说的百世经纶一页书,中原第一人,梵天,他怎么和你们说的不一样”。提问的人满心失望,被问的人无语凝噎,那么请问编剧,我们要如何回答。但,我又不得不说,刨去前面一系列的尴尬境地,一页书古微生莲的暂退,已经算的上是不错的结尾,是标准的官方式结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22 13:51
                  收起回复
                    几乎全面崩盘的剧情
                    斩魔录,本应该是一个正道怼完地冥怼邪王,怼完邪王杀八岐的故事。这个故事按照霹雳的手法,根本用不到六十集这样的篇幅。定集六十,注水三十,水分太多,冲淡角色冲淡剧情冲淡好感。不论是天地cp,还是奉天逍遥,剧情中用了太多的篇幅去展现他们的恩怨纠葛,表现手法也嫌过火,从而造成了一种这三个人没做什么实事,反而全程都在【恋爱】的观感。诚然朋友情义是霹雳江湖中固有的桥段,然这样大篇幅占据主线,近乎狗血的表现手法,颇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
                    斩魔录一开始有仙门,儒门,幽界,示流岛,天地人法几条线。后来幽界退出,仙门边缘化和示流岛弱化,道武王谷和精灵线加入,在台面上的变成了儒门,天地人法,王谷线,精灵线,四条线拉住整个框架。然而不管是正道还是反派,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用了整整一部戏的时间,却没有串联起这些线索,仍然散乱的各自为政,交集少得可怜。而在同行的衬托下,以剑子为主导的王谷线和平稳推进的精灵线,成了本剧后期让人看得最舒心的剧情。
                    到头来临近收尾,不得不强行用非常君砍掉了大主线上的主角团,纠结在主角团身上的线索得以重新规划,再迎回青阳子、谈无欲、慈郎、配合剑子与一页书,组成了多年未见的老角色主体阵容,来收这个凌乱的摊子。剧集结尾放出所有八部众信息,才瞬间串联起所有的线索,回到了齐头并进的状态。
                    写到这里还是要说,只要不放飞自我,斩魔录本该是一部经典的仙魔大戏。道友都在说,一部斩魔录,斩了心魔,斩了主角,斩了粉丝,偏偏就是没有斩【魔】。由衷的希望编剧认真对待剧本,这样如同车祸一般的事故,真的不要在出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22 13:52
                    收起回复
                      斩魔录,问人心
                      一问角色之心境。斩魔录整个主角团,都经历了一次蜕变。初始人设也好,终局人设也罢,如今已成定局,或爱或怨,或喜或悲,或黑或白,都不再重要了。若有朝一日江湖再见,也希望他们一如初现。
                      再问编剧之心境。容我说一句,这一档斩魔录实在是一部前期放飞自我后期紧急救火的神奇剧集。编剧到底抱持着何种心态来写这部剧本,只有他们自己内心清楚。霹雳是多线并进多人创作的剧本,主次之间必有纷争权衡,那么我们只能希望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逻辑通顺线路明白的剧情线。再者【亲妈】也好【后妈】也罢,我仍然希望编剧可以善待每一个角色。原创角色用心塑造的同时,也希望给老角色一点尊严,一点空间。虽然新老角色的相辅相成表现起来很难,但起码拉抬之间,也留存一些余地吧。老角色塑造不易,若不能把控,就干脆不要再出;老角色重出不易,若再入红尘,总是要留存风骨;老角色退隐,更加不易。。。
                      三问官方之心境。
                      一部斩魔录,不知道斩掉了多少人继续追剧的心。已有不少人对这部剧表现出了失望,甚至对官方的不信任。而我只能说,霹雳的官方向来懂得与时俱进与创新自省,我仍然可以劝服自己,相信瓶颈与失误的是他们探索的必然。但观众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开启付费之后,也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一部看了糟心的剧集,如今是继续下跌还是触底反弹,但看后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22 13:53
                      回复
                        终问笔者之心境。
                        我追霹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霹雳充实了我的大学四年,也充实了一切业余的时间。我可以为剧情为角色彻夜不眠,可以为编剧为官方心急如焚,可以为一点冲动长篇大论,可以为一时失意无声落泪。我喜欢的本命已经出场超过十年,而我真正陪他们走过的,不过三四年。霹雳连载三十来年,我来到这里的时间,不过七年。没有什么长处的我,可以做的,不过是多卖一份安利,多写一篇长评,多补一些老剧,多交一些道友。而我希望做的,也不过是,多陪本命走一部戏,多陪霹雳行一段路。我自认不是长情的人,但我在霹雳中沉溺若久。然所谓“情到浓处情转薄”,度过了前些年的疯狂沉醉之后,如今对待霹雳,反倒十分的冷静理智。所以当我看到斩魔录之后,我所想的不仅仅是为何剧情如此,角色如此,而是我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他们当时幕后出了什么问题,高层在忙些什么,为何放任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霹雳也总算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斩魔录终是给了观众一个差强人意的结尾,海底捞,总算是捞起来了。同时被打捞起来的,还有我这颗逐渐沉下去的心。对黄董黄大和幕后,我永远抱持着最大的善意去揣测他们,我也相信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这个局面。
                        一页书在60集结尾说了一段话,“历经多少劫难,方知唯有坚持,才能力挽狂澜”“天命非是荣宠,乃是百死不悔的责任”。这些话,是一页书的写照,是中原正道的写照,是屹立多年经典角色的写照,更是霹雳走在路上的写照。我愿意在看到斩魔录收尾之后,坚信一页书始终是一页书,坚信经典仍旧是经典,坚信霹雳永远是霹雳,不计后续。
                        斩魔录,问人心,更问,初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22 13:54
                        回复
                          ——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22 13:54
                          回复
                            发完贴就跑,素还真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10-22 14:06
                            回复
                              2025-10-15 22:20: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己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7-10-23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