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3日
漏签
0
天
新版红楼梦吧
关注:
10,684
贴子:
1,415,756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109
回复贴,共
8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新版红楼梦吧
>0< 加载中...
回复:批新版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及其园中园!!!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不知道这水到了这里,是不是就断了,希望不是,毕竟潇湘馆的水是穿院子而出的,而不是一个池塘。
但是在这样的水上,压着如此巨大(相对水面尺度而言)的建筑,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大体量建筑,配大水面,溪水,则配小体量的亭或轩。若小体量的水边有大体量的建筑,则穿插山石、植物,弱化他们之间的强烈对比,当然,这里建筑是主体了。但新版的这个,建筑与水,各不相让。
另外,这水与园路、石、建筑,是几个孤立的东西,它们之间的呼应关系太弱了。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至于这怡红院,这一道水也是莫名其妙了,从这乱草丛中自顾自地穿过去了。看上去就像为了灌溉,或者必要的排水而设的这么一条渠道。既然要做水,就要营造出景观效果,否则不如不做。至于这水中的植物,太乱了,没准还违反了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这荷花三三两两的配着那个禾本科的看着像花叶芦荻竹的东西,不像是个为省亲而造的园子,倒像是杜丽娘所游的那个久无人至的荒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025-09-13 05:2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下期预告——建筑篇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20楼
我个人比较欣赏岭南园林的小巧精致,不知楼主去过顺德清晖园没有,就得出上面这翻高论。
-------------------------------------------------
我没去过顺德的清晖园,但是看过很多图片和平面图。我这叫什么高论。我又不曾攻击过岭南园林。就像你说的你个人比较欣赏岭南园林,那么我个人不太喜欢岭南园林。再比如这吧里有人的确认为这新版的场景很漂亮,这也无可厚非啊。这只是个人的喜好和审美而以。
不过,岭南园林的艺术成就的确不如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这是公认的。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28楼
"石桥三港" 应该指三孔的石桥吧。
粉墙一般都是指白墙,中国园林里面墙哪里有粉色的,江南多白墙(通常用粉墙称呼),北方多青砖墙,宫廷多用红墙,寺庙黄墙
“一明两暗”是中国古代住宅的基本格局,明间作堂屋或者起居、会客空间,两侧用隔扇隔出两个里间,因采光相对较弱,称为暗间,通常作卧室,也有作书房的。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偶认为此为港洞。叠石成洞,但下面水是相通的。若尺度适宜,还可行船(元妃省亲一段似乎有描述)这张图片应该是北京大观园的(发现北京大观园的叠石有点乱、丑)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31楼
另外,楼上某层好像问说红配绿是不是北方园林的特色~其实不是~红配绿是明代建筑的特色~尤其是宫廷建筑,比方说南京故宫啊,还有明代著名建筑设计师的画作~8过这方面偶也8是专家,只是在别处看到了贴而已。希望辋川竹就此多说明一下~~
---------------------------------------------------------
我对古建了解甚少,所以也无法给你明确答案。
可以说,红配绿一直是中国古建筑彩绘的基本色调,一般还有蓝色。自汉还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宫殿建筑就有彩绘了。
红配绿是北方园林特色这个说法其实不严谨。其实是北方建筑多用彩绘,而南方建筑喜欢白墙黑瓦的朴素色调,因而北方园林也多彩绘。
宫殿建筑,因为端庄华丽,用彩绘就更正常了。南京故宫的确也是雕梁画栋、红绿色彩鲜艳的。
不过说明代建筑红配绿这一说法,我一直没有听说过。希望能看看你说的相关帖子,学习学习。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32楼
那就是说“一明两暗”三间就是那种外形一栋长方形的房子…………………………后者,明明是说的因为无船,所以大家才从山上盘道进去的额~~~~~~~~~~难道这港洞有什么奇特之出么?
--------------------------------------------------
中国民居建筑一直都是中间堂屋,两侧卧室(内室),从外面进入屋子,就首先要经过堂屋,而堂屋作为主要起居空间,就是要采光好。而中国人的一向有这个习惯,就是卧室采光暗。我想你可能对建筑的开窗及形式不是很了解,参看下图,你大概就会明白(此图为别人对潇湘馆正房的构想,是典型北方住宅风格,一侧为显示室内而把墙和窗去掉了,看的时候想象一下那被截去的墙和窗)
2025-09-13 05:2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32楼
那个港洞在红楼梦里是能行船的,山上盘道亦可进去。不过我不明白的是这就是一个洞,为什么要称“港”?而且书上说的是“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偶不明白这个应该是大家攀藤抚树的进洞里去呢,还是从这边攀上洞顶,再从另一边下来。要是前者到洞里去,那大家怎么可能看见“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要是后者,明明是说的因为无船,所以大家才从山上盘道进去的额~~~~~~~~~~难道这港洞有什么奇特之出么?
------------------------------------------------------
书上对大观园集中的描写有两处,一处是贾政一行人从旱路游,另一处是元春的水路游。这港洞无非是凌驾于水上堆山叠石而已,贾政他们从假山上过去未尝不可。
原文是写着他们从上面的假山上穿过的啊。
于是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说毕,在前导引, 大家攀藤抚树过去.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35楼
非常喜欢看楼主的帖子 神游还有收获
希望再发些巧搭景的实例
-----------------------------------
谢谢。
不过搭景的实例恐怕就不能满足你了。这方面的实例本来就不是特别多,优秀的就更少了。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说LS那位,我发表什么高论了。我只说我不太喜欢岭南园林的风格而已,怎么就成高论了!我尊重你对岭南园林的喜好,也请你尊重我的个人喜好!你非强求别人喜欢岭南园林作什么?
岭南园林建筑密度偏大,略显拥堵,而且,按你说的精巧,岭南园林也不及江南园林。别说照片了,就是不看照片,单看平面图,这也很明了的。
我从不做人云亦云的事,我有一套自己的审美观。
PS:再次强调,我一直说的是我“个人”不太喜欢岭南园林,毫无半点诋毁之意。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40楼
专家,请问从那儿可以看到你所说的“公认”结论呢?
---------------------------------------
我不是什么专家。
在园林界,一提中国古典园林,大家都是先想到江南私家园林,还有北方皇家园林,您觉得这够“公认”了不?
而且,岭南园林的话,发展历史本来就是比上述两个园林体系的发展短,艺术成就不及他们两个。
我说的“公认”,是指的一个普遍性,指的是整个中国。但是,我相信,在岭南地区,人们偏好岭南园林是很正常的。华南农大的园林主要研究的还不是岭南园林!毕竟,一个地域,或者一个时代,都有它特有的审美,但其他地域,或者其他时代,对这个审美是否认同,这就有待商榷了。譬如说“小脚”,在中国古代是美,是时尚,但在现代就是一种“病态”。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44楼
粉墙一般就是指“白墙”,87那个水仙庵那个墙按正常来讲是不会称之为粉墙的,就是一般的红墙,寺庙除了黄色外,也常用到红色。LS的可以对比下紫禁城的宫墙,一个颜色的,即便有深浅问题,那也是长期处在户外,褪色了。
而且,真正的粉色在中国的建筑园林中极少出现(当然,我也不能把话说死了,没准还真有个例)
至于蘅芜院的水磨砖墙,是北方建筑常用的墙,本来就无甚新奇的。曹雪芹是写的特别巧妙,每一处的建筑都特别配它后来的主人。
至于你说省亲之用,潇湘馆不该太素净。可是整个大观园都是雪白粉墙了,还怕小小一潇湘馆乎?
另外,配竹子,白墙应当是最妙的了。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44L的图片调一下对比度,也可以跟246L的那样鲜艳。
2025-09-13 05:1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辋川竹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复:250楼
谢谢楼主的纠正
我才看了那个敞厅,以前也曾经想过很久,一直觉得是不是一种和亭子似的建筑,就是大一些。
原来是三围一敞的厅堂,想必是有屋顶的吧?我在新红中看到的应该算露台了吧
-----------------------------------------
言重了,探讨而已。
其实我倒觉得新版中的那个露台是对的,而且作为布置也挺符合原著的。就是这个尺度太惊人了,让我很无语。老版没有露台,我觉得不妥,赏月,隔着屋顶,毕竟不方便。
敞厅一般是有屋顶的,不然也不能称之为建筑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