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笑,因为我觉得来吐槽这两句歌词的人,你们大概都没有好好听过周杰伦的歌吧?
周杰伦自己写的歌词从来就是这个风格,让我们把时间跳回2000年。

在一首“非常严肃”的情歌里,周杰伦的歌词这样写道:
“拜托,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
《黑色幽默》这首歌比《不爱我就拉倒》正经多了。
当然,独一门例子不足以说明周杰伦的风格,让我再多展示几个周杰伦在作词这件事上的一贯思维。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 拜拜” ——《晴天》
这个“拜拜”的出戏程度可以高达 9.9 分(满分 10 ),但是那时候有很多人给了很多“周杰伦为什么要这么写”的解释,什么终于到了最后,男主角放弃了,表达一种彻底释然的感情巴拉巴拉。
不!!!!这他妈就是周杰伦懒得想其他的措辞了写的好不好!!!!
好,继续,他写的很口水的作词方式:
“有没有口罩一个给我”——《彩虹》
你要是看过周杰伦的访谈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周杰伦说话方式,也就是说,你觉得这个是歌词。别天真了孩子,我赌十块钱这就是周杰伦咿咿呀呀的DEMO,捋了一下,差不多通顺了放在歌里的。

当然,周杰伦也是有跟身边的人学习的,还记不记得徐若瑄在《简单爱》里面的金句:我想带你去我的外婆家,一起,看着日落,一直到我们的睡着。
在《分裂》这首歌里:“经过老伯的家,篮筐变得好高”。
这首歌里还有标准周氏歌词:“基于两种立场我会罩着你”……我跟你讲,当年看到这个歌词的时候,我的惊讶程度不比现在的你们看到“哥练的胸肌给你靠”。

周杰伦的“浪漫逻辑”从歌词上来说,还有一些例子:
在《黑色毛衣》这首歌里,有一句为人诟病的比喻:“还能不能重新编织,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
是啊,脑海里起毛球……=_,=
周杰伦写作的比喻方式就是这么玄奇。
我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的重点是,周杰伦从来没变过。
我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的重点是,周杰伦从来没变过。

我特别看不爽的就是那些现在没事儿就说,周董已经变了,已经不是我的青春了。
你有个鸡儿青春?
周杰伦自己写的歌词都没有仔细的放脑子里过,人生过得这么马虎,对周杰伦一点都不了解。就是听听口水歌嘻嘻哈哈混混日子活到今天的人有什么资格一脸正经的说周杰伦是你的青春,青春你个鬼啊?
现在来惊讶这一句“哥练的胸肌给你靠”,我一看到有人吐槽这句歌词(整个微博都在刷),竟然还有人觉得周杰伦退步了,我真是太不能理解了。因为你们不细致,没有看到过周杰伦自己的作品的全部,就说周杰伦退步了,这可真是非常“理性客观公正”。
你把周杰伦当作青春的 BGM,就不要说得跟自己很了解他一样,我靴靴您。
那么周杰伦在自己 INS 上说的“有教育寓意的”是什么呢?

《蜗牛》、《梯田》、《懦夫》、《借口》、《最长的电影》、《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综上所述,周杰伦的歌词(假设他用心写),超越当代歌坛不少所谓作词人八百条街(我就不说在微博上朋友圈里起哄的文盲了,心里有点B数真的)。你还真别以为人家是江郎才尽了,我从周杰伦《我很忙》这张专辑开始,就觉得周杰伦已经在放飞自我的路上一去不返(实际上可能更早的专辑就开始了),当然这里的“放飞自我”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他已经没有“做音乐”而是在“玩音乐”,所以看到的画面真的跟我们不一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你们就见过音乐做到疯魔的窦唯,却看不到做音乐做的那么开心的周杰伦?
当年嘲笑调侃窦唯的那群人,如今也是嘲笑调侃周杰伦的那群人,真的别用自己的无知去评价别人。
我们之间很多年轻人还停留在“我要在歌声里寻找认同、共鸣”,你想跟周杰伦找共鸣,可以,去把他12345张专辑那来听就行,周杰伦现在才不需要给你写有共鸣的歌呢,如今功成名就连结婚都包了一个城堡还有了可爱女儿以及一辈子花不完的钱的他做音乐只要“爽”就好了。
懂伐?
周杰伦自己写的歌词从来就是这个风格,让我们把时间跳回2000年。

在一首“非常严肃”的情歌里,周杰伦的歌词这样写道:
“拜托,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
《黑色幽默》这首歌比《不爱我就拉倒》正经多了。
当然,独一门例子不足以说明周杰伦的风格,让我再多展示几个周杰伦在作词这件事上的一贯思维。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 拜拜” ——《晴天》
这个“拜拜”的出戏程度可以高达 9.9 分(满分 10 ),但是那时候有很多人给了很多“周杰伦为什么要这么写”的解释,什么终于到了最后,男主角放弃了,表达一种彻底释然的感情巴拉巴拉。
不!!!!这他妈就是周杰伦懒得想其他的措辞了写的好不好!!!!
好,继续,他写的很口水的作词方式:
“有没有口罩一个给我”——《彩虹》
你要是看过周杰伦的访谈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周杰伦说话方式,也就是说,你觉得这个是歌词。别天真了孩子,我赌十块钱这就是周杰伦咿咿呀呀的DEMO,捋了一下,差不多通顺了放在歌里的。

当然,周杰伦也是有跟身边的人学习的,还记不记得徐若瑄在《简单爱》里面的金句:我想带你去我的外婆家,一起,看着日落,一直到我们的睡着。
在《分裂》这首歌里:“经过老伯的家,篮筐变得好高”。
这首歌里还有标准周氏歌词:“基于两种立场我会罩着你”……我跟你讲,当年看到这个歌词的时候,我的惊讶程度不比现在的你们看到“哥练的胸肌给你靠”。

周杰伦的“浪漫逻辑”从歌词上来说,还有一些例子:
在《黑色毛衣》这首歌里,有一句为人诟病的比喻:“还能不能重新编织,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
是啊,脑海里起毛球……=_,=
周杰伦写作的比喻方式就是这么玄奇。
我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的重点是,周杰伦从来没变过。
我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的重点是,周杰伦从来没变过。

我特别看不爽的就是那些现在没事儿就说,周董已经变了,已经不是我的青春了。
你有个鸡儿青春?
周杰伦自己写的歌词都没有仔细的放脑子里过,人生过得这么马虎,对周杰伦一点都不了解。就是听听口水歌嘻嘻哈哈混混日子活到今天的人有什么资格一脸正经的说周杰伦是你的青春,青春你个鬼啊?
现在来惊讶这一句“哥练的胸肌给你靠”,我一看到有人吐槽这句歌词(整个微博都在刷),竟然还有人觉得周杰伦退步了,我真是太不能理解了。因为你们不细致,没有看到过周杰伦自己的作品的全部,就说周杰伦退步了,这可真是非常“理性客观公正”。
你把周杰伦当作青春的 BGM,就不要说得跟自己很了解他一样,我靴靴您。
那么周杰伦在自己 INS 上说的“有教育寓意的”是什么呢?

《蜗牛》、《梯田》、《懦夫》、《借口》、《最长的电影》、《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综上所述,周杰伦的歌词(假设他用心写),超越当代歌坛不少所谓作词人八百条街(我就不说在微博上朋友圈里起哄的文盲了,心里有点B数真的)。你还真别以为人家是江郎才尽了,我从周杰伦《我很忙》这张专辑开始,就觉得周杰伦已经在放飞自我的路上一去不返(实际上可能更早的专辑就开始了),当然这里的“放飞自我”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他已经没有“做音乐”而是在“玩音乐”,所以看到的画面真的跟我们不一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你们就见过音乐做到疯魔的窦唯,却看不到做音乐做的那么开心的周杰伦?
当年嘲笑调侃窦唯的那群人,如今也是嘲笑调侃周杰伦的那群人,真的别用自己的无知去评价别人。
我们之间很多年轻人还停留在“我要在歌声里寻找认同、共鸣”,你想跟周杰伦找共鸣,可以,去把他12345张专辑那来听就行,周杰伦现在才不需要给你写有共鸣的歌呢,如今功成名就连结婚都包了一个城堡还有了可爱女儿以及一辈子花不完的钱的他做音乐只要“爽”就好了。
懂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