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尝试诠释一下:
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观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而化。神,故知周万物而无方;化,故范围天地而无迹。无方,则象辞基焉;无迹,则变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也。盖昔者夫子尝韦编三绝焉。呜呼!假我数十年以学《易》,其亦可以无大过已夫!
《易》,涵盖了天道,地道,人道,谓三才之道。
《易》有道具和一套理论体系。道具就是八卦,包括卦象和爻位结构。理论体系就是解释卦象的卦辞和爻辞,理论体系分经,纬两套,其中的纬为儒家作品,包括《系辞》等。
可以说《易》是象征中华文明最高抽象智慧的作品,被儒道两家都奉为宝典。
《易》是象牙塔里的魔法世界,是形而上学的最佳游戏道具。在这里思想可以天马行空,是极具创造力的逻辑演练场。
古代的君子们,居敬则用它观象玩辞,用它占卜分析其变化来指导行动。观象玩辞,实际上是用它构建天道地道人道之天理模型;观变玩占,实际上是对三才之道的运用。
通达天理,就能长存人心,明了天道,地道,人道之玄妙神用;
用它去指导行动,言行就顺化,以适应万物改变之道理。
神之玄妙,在于周知万物之理而不能用方、体来丈量;
顺化于万物,因此存于天地宇宙之中却找不到其痕迹。
没有方体,却可以用《易》的象辞来表达;没有痕迹,却可以用《易》的占变来推演;
所以君子修炼心性通达天理,却把这些知识武器收敛起来,敬畏天理,戒慎恐惧地修行,运用天理的玄妙来积累修炼自己的德行。
难怪孔圣人对易是爱不释手,书都翻破了几遍。
哎,再给我几十年学易,言行也可以达到无大过的境界啊。(这话夫子也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