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白山吧 关注:479,875贴子:5,372,641
  • 看贴

  • 团购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01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白山吧
>0< 加载中...

回复:请喜欢古诗词的吧友不吝赐教!谢谢!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硬凑一首绝句,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在杏园看练太极拳》(七绝)
蚕月杏园花木新,韶光淑气满清晨。
平心静气掤拳练,水浮舟行长在身。
(”新、晨、身“押韵,”真“韵)
【注释】
1)“蚕月”,夏历三月,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语出《诗经 七月》第三章开头(讲养蚕):“蚕月条桑(采取桑枝),取彼斧戕。以伐远扬, 猗彼女桑(用手拉住桑枝,采摘嫩的桑叶)。”
2) “韶光”:多指美好的春光,比喻美丽的青春时光。最早出自南朝梁 简文帝《与慧琰法师书》:“五翳消空,韶光表节。 ” 淑气:温和之气,如晋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又如唐柳道伦 《赋得春风扇微和》:“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
3) "掤(bing)拳” 即太极拳,因掤劲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4)“水浮舟行长在身”:是拳谱对掤劲的解释。掤劲要练到像水浮起大船前行那么深厚,这样掤劲就长在身上了。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区府旁边有个杏园,那天清晨,阳光灿烂,空气新鲜,走近杏园,就听到缓慢柔和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再往前走走,就看到一大批穿着宽大松散太极服的太极健儿,一个个神情自若,轻松自如,随着音乐节奏练拳,那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双手运转如轮,时而右手轮如钟针顺时转,时而左手轮如钟针逆时转;两轮上下交替、翻飞旋转,周而复始,循环往返,连绵不断,恰似云雾盘旋回绕、滔滔无间,令人难以捉摸。
看着看着,令我感慨万千,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太极拳,如今已是一种老少喜爱的良好的健身运动, 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美的追求,一种文化现象。 难怪西方人称太极拳为“东方芭蕾”!
请看下面我随意照的相片,你不羡慕他们吗?


我确实非常羡慕这些太极健儿,很想学。于是,托人买来一套练太极拳的视频教材——《李德印32式太极拳教材》。
32式太极券是广受欢迎的太极拳典范套路。它是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四段太极拳技术考核的规定教材,属于中段位太极拳。它吸取不同流派太极拳的精华,动作难度、风格变化较大,更能充分体现武术的健身性和表演性。
这套教程由太极名师李德印老师亲自策划、讲解、示范。由全国太极拳、剑、推手冠军宗维洁女士示范演练。对套路中的每个动作进行详细的分解教学。直观性强,可以对照示范动作反复写,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练三十二式太极拳的最佳教材!
共四段,每段都有动作连贯演示、分解教学、要领讲解、背向演示等几部分。有了这套教材,在家随时都能边看边练,随时都可以纠正错误。
由于我年纪大,记忆力衰退,学起来比较慢。已经练了一个多月,才学到第二段分解教学。因为一个人自学,动作肯定不标准、生硬,而且动作错了,也无法得到及时纠正。看来什么事都要有老师直接教,才能学到真章!


招商网络
白山园区概况优越,园区产业规划明晰,针对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高端生产企业,拿地即开工,欢迎回乡投资。
2025-05-13 22:19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3 22:19:53
广告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导引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
太极拳的特点,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融为贯通。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是人们优秀的健身运动,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
打太极拳的好处,首先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锻炼心肺活力。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增大肺活量,并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根据某大学生理教育研室在太极拳递增负荷运动的实验中,发现男女太极拳运动员大摄氧量绝对值﹑相对值和大摄氧利用率,均比长拳和南拳运动员高,这提示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其次,打太极拳还可对运动系统功能产生很好的影响。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四肢“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下肢虚实分明,并将重心缓慢而连续不断地转换。
  各种步法的单腿支撑动作以及青少年进行架势套路练习和功力训练,均能提高腿部的支撑重点和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对肩﹑腰﹑关节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对于年级稍微大一些的朋友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还可以有效的强筋壮骨,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
  同时,在练拳时肢体放松,有意识的将肌肉﹑关节和韧带伸展拉长,使肌肉﹑关节﹑韧带的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打太极拳对改善神经系统、增强心脏功能、防止骨质疏松 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影响。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凑了几句《七绝 松花砚》,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
《松花砚》《七绝 》 ( 平起平收)
松花御砚比洮端,海底沉凝石质坚。
情系紫荆嘉礼献,濡毫泼墨画尧年。
(平水韵 “寒”“先”通韵)
【注】
1)“松花御砚“:用松花石雕制而成的砚台叫松花砚。到了满清朝,由于皇帝专宠,成了国宝御用,叫'松花御砚"。现剩皇宫御砚八十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2)“洮端”:甘肃洮河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端:端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端州)文物鉴赏家傅大卤称颂松花砚:"洮河无此润,端溪无此坚。"
3) “沉凝”:沉积不流通。
4)“紫荆”:香港市花。香港区旗、区徽的主要图案,指代香港。
5)“嘉礼”:一种礼仪。其中庆贺之礼,“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此处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吉林省赠送唯一的礼物——松花砚(”松花紫荆情系根砚“)
6)“濡毫”:濡笔,沾墨于笔。
7)“泼墨”: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
8)“尧年”:喻盛世。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图是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吉林省贈予香港珍贵的礼品:砚台《松花紫荊情繫根》,是松花硯之上品。
《松花紫荆情系根》巨型松花砚由三部分组成:上方为吉林省长白山麓特产松花石雕刻而成的巨砚,下方为长白山中百年古木的巨大树根,中间衔接木雕紫荆花饰带,三者有机衔接、融为一体,寓意吉林省人民庆祝香港百年回归、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美好心愿。砚台寓意深刻美好:美丽的长白山天池景物是吉林省全体人民欢庆香港回归的心态,繁茂的紫荆花是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的心声。两地人民共同系根祖国,共步美好的前程。
如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禮品館內珍藏著的這方石硯,它通身墨綠,文雅大氣,長148厘米,寬88厘米,高28厘米,重逾2噸,硯中紫荊花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墨池略高似如長白山天池,硯堂寬廣似松遼大地,硯堂之下,碧波粼粼如浩淼的松花江,江邊刻著東北虎、梅花鹿、人參、丹頂鶴、美人松等展示了吉林豐富的物產。整方硯台雕刻得活靈活現,再配以盤根錯節的根雕座,此硯名曰「松花紫荊情繫根」,是吉林省人民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美好心意,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清代乾隆松花石砚台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却被康熙制成了御砚》(节选)
松花石在古时,人们是用来磨剃头刀的,满清八旗起事,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这么一块绿了吧唧的石头能走入宫廷,乃至于成为大清国宝,实在是有一段历史可谈。
康熙平定三藩后,便从以武定天下转向了以文治天下,也因为其深厚的汉族文化修养赢得了汉族的拥戴,就是在此背景下,松花石砚被康熙帝“发现”了。毫不夸张的说,在他老人家心里,松花石砚甚至比绿端砚这样的名砚还好,就因为皇帝老儿一句话,就把这么一块原本被埋没于荒山野岭的磨刀石给抬到了“御砚”的地位,从泥里到天上,绝对的逆袭啊。
关于康熙帝制松花石砚,最详细的资料出自康熙帝本人的《制砚说》,其全文如下:
“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爰装以锦匣,胪之棐几,俾日亲文墨,寒山磊石,洵厚幸矣。顾天地之生材甚伙,未必尽见收于世,若此石终埋没于荒烟蔓草而不一遇,岂不大可惜哉。朕御极以来,恒念山林薮泽必有隐伏沉沦之士,屡诏征求,多方甄录,用期野无遗佚,庶惬爱育人材之意,于制砚成而适有会也。故濡笔为之说。”
清康熙帝十分喜爱松花砚,封松花砚为“御砚”,并称赞其为“寿古而色润,色绿而声清,起墨溢毫,故其宝也”。雍正即位后,增设了一个松花砚作坊,专门从事松花御砚的制作,使得松花砚成为内务府的大宗御品。雍正对松花砚的御题是“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乾隆将松花砚作为“天赐圣物”,将其祖父、父亲以及自己钟爱的六方松花砚载入《西清砚谱》之首。这时期的宫廷内,松花砚的制作达到空前的规模。在乾隆在位后期(约1776-1778)为了达到稀奇珍贵目的,对长白山实行封禁,封闭采矿,合并砚作,查封库内材料,没有旨谕不得动用。从此,松花石矿在约200年间断绝开产,甚至连松花石的具体产地人们也茫然不知了,几乎也无人知晓老坑遗址。
直到20世纪末到80年代初,吉林省组织打量勘探调查,发现江源境内“古峡塘”旧矿为松花石御制砚老坑。从此,松花砚的生产才得以恢复。而且,由于地壳的运动,太平洋板块插入亚洲板块之下,使交汇边缘抬升,海底变成陆地,或山峦,松花石的矿床也就显露出来。从已知的松花石分布带看,唯江源的松花石储量最多、质量最好、色彩最丰富。江源区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松花砚文化产业基地特色区域”等称号。目前,仅江源境内“奇石馆”就有200余家,从业近万人。可谓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松花砚”重振雄风!
下图就是在第二届长春民博会上展出的造型精美的松花石砚新产品——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涂鸦一首(三韵小律)《松花砚》,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松花砚》(三韵小律)
松花石砚沐皇恩,获此殊荣世代尊。
怎奈高宗封宝矿,老坑历久现江源。
落户民间多创意,千帆竞发小康奔。
(平水韵 “恩、尊、源、奔” 押韵,元韵)
【注】
1)”沐皇恩“:康熙皇帝曾封松花砚为”御砚“。
2)”高宗封宝矿“:乾隆在位后期(约1776-1778)为了达到松花砚稀奇珍贵目的,封闭采场,合并砚作查封库内材料,没有旨谕不得动用。
3)”老坑现江源“: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吉林省组织大量人员量勘探调查,发现江源境内“古峡塘”旧矿为松花石御制砚老坑,且质量最好。


湖南去玩吧国际旅行社
本女子与闺蜜去云南长白山景区攻略,总结了景点/住宿/游玩/导游/门票/费用等,昆明/大理/丽江/玉龙雪山/洱海/西双版纳等必去景点的游玩攻略。
2025-05-13 22:19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3 22:13:53
广告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曾学写的一首《早春》(五绝),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那是去年五月上旬,正当滨江公园里的杏花含苞待放时,我们这儿的柳叶也正催芽长叶。于是,就到江坝怕了张春柳细叶照片回来,与刚才拍的那张杏花含苞待放照一起制作了拼图,临时凑了一首五绝《早春》。现发在吧里,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早春》(五绝)
柳叶是谁裁?杏花刚想开。
冬枯春草发,世事亦轮回。
(平水韵:“裁,开,回” ,灰韵)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年学写五绝,主要是听了诗词吧吧主希望初学者从写绝句开始的指教。于是学习了五绝的有关常识。让我了解到,由于受字数限制,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达手法就要求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较大。有人曾用八个字来概括五言绝句:“短而味长,入妙尤雅”。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成为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其中,李白、王维更把五绝创作推向极致,使五绝发展到了繁盛的顶峰。
随即就学了几首五绝: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静夜思》、《秋浦歌》等,王维的《竹里馆》、《山中送别》、《相思》等。尤其是王维的《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人短短20个字就写出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但在沉默中反抗的妇女形象。而且在艺术上更有其深沉动人之处。从此让我体会到五绝“短而味长,入妙尤雅”的特点。
于是学写了几首五绝,《早春》发出后不久,就有一位小吧主看出了 “第二句格律有问题,"杏花正想开"对应平仄是:仄平仄仄平。格律里规定,仄平脚,五言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字,也就是平平仄仄平。这是一个定式。“ 又说:” 因为如果第一个字用的是仄声字,就会造成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也就是孤平了。“ 他的具体指点,让我知道了”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又教我怎么用”拗救“来改:”可以拗救的,把仄平仄仄平,改为仄平平仄平。只要保证句子中有两个平声是相连的就不算孤平了。也就是可以把“正”字换掉。“ 这就改成现在的”杏花刚想开“,也就合律了。
我说这段往事,就是希望我们贴吧的吧友多有几位像这位小吧主那样对初学者循循善诱,初学者就会知道”所以然“、”怎么改“了。我们吧也有这样的吧友,我也很敬重!
当然,拙诗在立意、布局、用词、格律等方面还有许多毛病的,真心希望吧友们不吝指教!谢谢!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涂鸦一首五绝《将军李》,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龙湾边有一片李树,是当年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联”以李子充饥时埋下李核生长而成的,人们称之为“将军李”。
《将军李》 (五绝 仄起仄收)
淑气催花白,
韶光赏叶蕤。
金秋黄李子,
常念抗联饥。
(平水韵:“蕤,饥”,支韵)
【注】
1)“淑气”:温和之气。晋·陆机 《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2)“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 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每至韶光照野,爽霭晴遥。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涂鸦一首《知了》(五绝)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知了》(五绝)
多年地下藏,好歹见天光。
整日高声唱,欢呼熟夏粮。
(平水韵 “藏、光、粮 ”押韵,阳韵 )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涂鸦一首《咏蝉》(三韵小律)请诸位吧友批评指正!谢谢!
《咏蝉》(三韵小律)
绝伦蝉蜕获重生,饮露居高性自清。
地下多年修炼苦,林中两月唱歌诚。
终身着意他人乐,一夏虔心万众鸣。
(平水韵 “生、清、诚、鸣” 押韵, 庚韵 )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转载】《蝉亦禅,,,,,,》
破茧成蝶是一种痛苦
如果没有这种阵痛
也许就没有这个季节引项高歌的绚烂
这就是蝉在漫漫黑暗里孜孜以求的唯美尘世间
蝉有可能在自由飞翔中误撞蜘蛛网
蝉有可能成为鸟儿腹中的美餐
但蝉在这个夏天已经羽化了
羽化不能成仙,但能直面所有的凶险
越是炎炎夏日,越是鸣声震天
蝉鸣林逾静,是蝉写在这个世间的唯美诗篇......
蝉亦如禅
短短的一百天,蝉是否已经参透了这短暂生命的真谛
蝉虽然每天清晨吸啜着琼浆玉露
是否已经找到了让生命熠熠闪光的切入点?
(作者 宋军1963)


2025-05-13 22:07:53
广告
  • shsh珠溪清泉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转载】新浪博客:剑梅楼主《话说蝉与禅
盛夏来临,绿荫满目,蝉声悠悠。当蝉的悠长刺耳的声音唱起来,让人觉得火辣辣的时候,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不折不扣地来了。
在很多人关于故乡的回忆中,总有蝉儿悠长的鸣声破空而来,牵绊着一缕又一缕的乡愁。蝉的聒噪常常让有的人心生烦躁,但夏天如果没有蝉鸣,那一定会像春天没有花开,秋天没有月明,冬天没有雪飘一样,失去最具动感的标志性意象。
蝉的生活方式颇为奇特,要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过程。夏天,雌蝉产卵后一周内即死去,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幼虫掉落到地面,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潜伏。在深土中,幼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幼虫期,短则三四年,长则十多年。幼虫多年后重见天日,爬出地面蜕变为成虫,随后飞向丛林树冠,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树木枝干吸食汁液。成虫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繁殖,雄蝉以鸣声吸引雌蝉交配。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完卵后也相继死亡,从而完成其传种接代的使命。
蝉,在黑暗中等待了多年,与黑夜相伴和泥土相拥,不停的祈祷,在黑夜中期盼,在冰凉土地中等待,在漫长的几年或十几年……终于破土而出,冲破束缚看见天日。飞天的蝉,歌唱的蝉,在短暂的生命中不停地在赞美生命。它在幽暗的地下蛰伏数年,不为尘世浮华,只为在最后的时光,蜕化出最美的自我。
古代人们对蝉的生态并不很了解,一直以为蝉是以吮吸露水为生,因此在文人骚客的笔下,蝉又是纯洁的意象,诗人们以吟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虞世南赞赏它“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现自己对贤君重用的喜悦之情;骆宾王感叹“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现自己有才难施的悲哀;李商隐则抱憾“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表现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在炎热的夏天,蝉在树上发出很嘈杂的叫声。南朝梁的诗人王籍在他的《入若邪溪》一诗中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意思是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一个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
蝉在一些地方,还被称为“知了”。这是因为“蝉”与“禅”同音,佛家认为此物已经参禅悟道,所以“知了知了”啦。多少年暗无天日的蛰伏,换来短短数天在太阳下欢唱、恋爱、结合、死亡。一生在尘土里安详,一声在夏风中飞扬,这就是自然界中神奇的蝉。炎热的季节里,蝉总是一刻不停地鸣叫,让人的心随着蝉鸣烦躁不安。而禅,却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寂静的环境,澄净的内心和纯净的灵魂。
“蝉”是一只虫,“禅”则是宗教性沉思默想的修炼方式,精神超越的文化语境。“蝉”是具象的,“禅”是抽象的,虽仅一偏旁之差,境界却大相径庭。深山古寺,光线幽暗的佛堂里,青灯荧荧,炉香冉冉,一位身披黑袈裟的高僧端坐蒲团之上,闭目凝神,排除尘世干扰,完全沉浸到安宁圣洁的静思中去了,这便是“入定”,进入“禅境”了。这时,如果恰在酷暑盛夏,高僧却镇定自若,身无汗渍。“心静自然凉”,胸中了无一尘,便如怀抱琼冰般清幽了。
禅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它与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联系是很明显的。禅在中国,早已越出佛学宗教的范围,在哲学文学艺术和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以至社会生活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禅是一种修炼方式,属于思想活动的范围。《庄子•达生》中就讲了一个孔子遭遇捕蝉高手的故事。孔子到楚国去,走进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灵巧啊!有什么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说明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人生一世,而蝉不过一秋,一世百年也罢,一秋百日也罢,都是红尘过客,浑浊与清高,都将同归于尘土,又何叹何伤?人生如蝉,无论生命的长短,时间的流逝,最后都化做泥尘,滋润万物。蝉与禅,都是人生的状态。从蝉到禅,是一种修行,是要经过岁月的洗涤才能转变。我们要学习蝉破蛹时的拼劲,一鸣惊人;学习禅淡然豁达的心境,禅意人生。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01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白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