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2019)。
这部电影能取得北印宝莱坞2019年度票房季军(第3名),是不是有一个原因是“主旋律”电影啊?极大激发了印度国民的爱国热血和情怀。
看之前我没心理准备,看的时候我也没想到是“唱红歌”和“主旋律”的。所以对这部制作上只有开头剿灭印度和缅甸边境武装分子的枪战,和结尾消灭在巴控克什米尔的“7个”武装分子基地(其实就描写了2个)的枪战,都以男主的个人肉搏结束战役激发热血。
我无可避免地要和《红海行动》比较,这样一看这类题材电影制作上,印度要落后中国一万年。我觉得还远远不如基努男神低成本系列《疾速追杀》有水准。
所以,看着电影配乐一路激昂,在酝酿气势、情绪,集中热血和爆发,我觉得有点难耐并想快进!
我喜欢煽情但不刻意不过分的电影,最喜欢隐忍克制、收敛的情绪表演,因为煽情过度,会表现的像是在玩弄观众的浅层感官和情绪;煽情刻意,会表现得像不尊重观众的智商和情商,只要你眉头微蹙,或者眼神悲伤,或者握紧拳头手背青筋暴起,观众就能完全收到角色的情绪,无须哭得稀里哗啦和用好几分钟的配乐和画面来恶心观众。
这部电影,展示了军人的责任“国之大家”和“兼顾家人的小家”的描写,对武装分子实施“以牙还牙”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的爱国主义热血,以及全程在线上配乐的渲染,我觉得都有点过度。
虽然不管哪个国家的电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开挂”,但这个程度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我觉得南印和大部分北印电影男主都开挂,《疾速追杀》基努也开挂,但是《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这部电影是整个突击队80人都在开挂。不说闯入敌方营地展开地毯式灭绝武装分子也即是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就说男主维汉的团队在平原上跑路,被直升机追赶机关枪扫射,居然也没打中一个。
优点:男主维汉少校的军人气质很不错,战前口号喊得很振奋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