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太合麦田,我曾经这样讲过,经纪人就有一个人,就是我宋柯。因为一个经纪人真正要做好了,负责任的去做,他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要规划一个艺人的成长道路,这是很这个专业的领域(或者说是策划)。不是说你接一场演出你就是在为他经纪了。我从来不替艺人接任何演出,这些事情由演艺部门去做,在这方面他们要做更多的、更专业的事情。但是我会去对每个艺人(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公司整个这个团队,这是整个经纪公司的功能),我们这个经纪公司的团队会对每个艺人做一个详尽的发展计划或者规划。什么叫好的经纪人呢?我觉得好的经纪人至少应该有这样的能力,今年让你演十场,五万元一场报酬;明年可能还会演十场,你不用多受很多累,但是三十万元一场报酬,这彩是好的经纪公司好的经纪人应该给艺人达到的效果。
简单的说,好的经纪人不是过渡开发艺人的剩余价值,而是在合理运用艺人的,合理的增加艺人的商业价值。在这个概念上,国内有很多所谓的经纪人,更像艺人助理,他们使用经纪人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你能决定一个艺人的长远的计划吗?你能决定他的艺术生命吗?你能处理好他的危机攻关么?我觉得有的经纪公司、经纪人,实际上不是在替艺人考虑长远的计划。从表面上看,让艺人多几场演出,多拍点戏,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从经纪人的私利上讲他也可以多得到一些分成。这样一个目的,无可厚非,但是要懂得适可而止。现在我们看到了太多过渡开采艺人价值的现象了。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你这个艺人每年接几个广告合适,其实如果作为通常经营思路,接的越多越合适,因为接的越多,钱挣的越多吗。艺人也高兴,我也多赚佣金。但是你不要忘了你今年接了广告接的多,明年大量的广告客户会认为你的广告价值被摊薄了,你的品牌形象不明晰。所以与其这样呢你接十个广告你不如接两个最代表艺人的特点和价值,而且酬劳也不低的这样的广告。大家注意一下海外的大牌的经纪公司经纪人在对待艺人的广告代言,在对待接哪个戏上是非常讲究的。绝不是有戏就接。更不是几个人在攀比说,我今年给艺人接一个300集的电视剧、4个电影角色和若干演出。你把艺人累死了!真正好的经纪人是什么,我只接30集这一部戏,让这艺人一步登天,然后让他在未来的三年内可以有选择,有计划的包装、完善和发展自己。所以在这点上,我们这个行业在和国际上同行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经纪人实际上需要非常多的涉猎很多专业的知识,而不简单在法律上、在媒体传播上;还要有艺人涉及的电影、电视剧的相关知识;还要有音乐领域的相关知识;甚至包括更专业的包括发行、电影发行、唱片发行;然后歌迷的、影迷的互动,甚至危机攻关。我觉得这都是些相当专业的问题,决不是说大家一琢磨来个脑际风暴就成了。这些内容应该是策划成果。比如我们公司的演艺部门,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部门,决不是打着接一个电话弄一个演出就完了。他们每月有工作,对于每个艺人他的表现都有详细的计划和总结,非常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