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
韩韩拿出一份东西交给孟佳:“孟警官,这个,你拿好。”
“什么啊?”
“规避风险的方法。你们的行动方案太直了,要挑刺儿,随便扫几行你们都通不过。”
孟佳把它当烫手山芋似的推开:“给我这个?韩组长,违反纪律吧?”
“还是不信我。我就是吃这碗饭的,比你清楚。拿着吧。”
“韩组长,”孟佳不敢相信地笑了,“您……这么帮我们,是不是因为你们局长?”
韩韩揉揉鼻子,想了想:“孟警官,我看咱们年纪差不多,跟你直说吧。是。局长是从你们组上来的,我上班接的头件案子是你们老上司的事。这线牵来引去,就把我和你们重案六组拴一起了。还有,就是我看中你这个人。你让我觉得,六组有能耐,不会让我们处的人吃瘪。”
孟佳对着韩韩,打量几巡:“年纪不大,说话倒像老油条。在你面前我还有资格称一声姐。情我领了,东西我收了,也送你句话:刚工作、刚当官,最好脚踏实地。”
韩韩没说话,笑着深深点了一下头。孟佳要走,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个文件夹:“留步孟警官!单页路上不好拿,装里边儿吧。”
支队长办公室。
杨震佩服地:“这是高人出的主意。哎,这人谁啊?”
孟佳无奈一笑:“泥鳅。那您要是觉得没问题我们就执行了啊。”孟佳说罢起身便走。杨震把东西放回文件夹递给她,袋口一歪,里面摇晃着掉出一张名片。
“这什么啊?”杨震弯腰捡起,见正面写着韩韩的名字、职位工作、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背面是韩韩绽放着灿烂笑脸的彩色照片。他拍去灰土,不可思议地把玩着:“这是……名片?名片写生辰八字干嘛?”
孟佳哈哈笑了几声,把奇怪的名片接过来,塞回文件夹。
回到六组,忙完手头工作,头昏脑胀的孟佳想起那张名片。一抬眼,她正好看见名片背面的彩色照片,一个没忍住,噗哧笑出来。趁周围人少,她拿起座机,按上面的手机号码拨过去。
“喂?我是韩韩。”那边传来特别成熟的声音,若不是自报家门,孟佳根本没听出来。
“我知道。韩组长,我是孟佳。”
“孟佳警官呀,我可等到你的电话了。”
孟佳讨厌他的油嘴滑舌,懒得和他废话:“方案我们支队长通过了,他让我谢谢你。我在文件夹里看见一个名片,需要给您送回去吗?”
“呵呵,名片是自己留着用的东西吗?那就是给你的,收着吧。”
孟佳要撂电话,韩韩突然补上一句:“哎,孟佳警官,谢谢你的电话号码,我记下了。我还会给你打电话的。”
听着对面嘟嘟的忙音,孟佳错愕地看着座机上的来电显示。
半个月后的一天。
刑侦支队气氛紧张得都快炸了。杨震气得双眼冒火,指着孟佳破口大骂:“跟你们说了多少遍、多少遍!翻供几遍了,第五遍了!”
孟佳紧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杨支队,再给我个机会。我一定把凶器落实。”
“拿着你的案卷,赶紧去!”
这个让法制处和刑侦支队都头疼的案子是这样的:凶器是一根电线,发现的时候死者正紧攥着它,连人带线被烧得漆黑。在现场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先开始都说自己是目击者,等被传唤之后,又都抢着当凶手。孟佳是探长,哄骗蒙吓都用上,两个人都死不改口。祸不单行,技术科又送来消息说凶器上除了炭灰什么都没剩下。孟佳实在没办法,干脆把自己和那女的一起关在特讯室里两天两夜。两天后,女人说明实情,人不是她杀的。等带她签字画押完毕,孟佳却在特讯室急晕过去。
见孟佳哭着回来,陶非也只能安慰:“孟儿啊,别急,再来。”
“我也是真缺心眼儿,空口白话的,又没证据,怎么翻不都成嘛!我还真信那女的……”孟佳声声哭腔。
陶非一肚子气咽回去:“算了,我去检察院把案子要回来。”
孟佳耸耸鼻子,从桌子上蹦下来:“让你去我成什么人了?还是我去吧。”
“你没去过检察院。”
“我先去法制处找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