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120贴子:10,062,634

回复:闲话贾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母经历四大家族最荣华富贵时期,王夫人经历次荣华富贵,王熙凤经历的是末世,凭什么和王夫人的嫁妆、财产不相上下??!!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21-02-12 07:13
收起回复
    王熙凤说,你们家土豪,把我们家的地缝子扫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的,铁证如山的是,她王夫人的嫁妆,比比你们的,哪样配不上你们??王熙凤王夫人的嫁妆配得上贾府,不是比贾府有钱。。。王熙凤骂她家地缝子够贾府过一辈子的前因是,贾琏怀疑凤姐XJB挣钱,王熙凤确实瞎胡挣钱,弄权铁槛寺的黑心钱,她也不怕隐私报应,也敢挣,问题是打着贾琏的旗号挣的,没少给贾琏按罪名。。贾琏本身没有犯罪,抄家时坐牢,都是被凤姐害的,所以凤姐生前心已死,苦向金陵事更哀。。。。。。贾琏应该隐隐约约风闻凤姐捞钱,说凤姐一句,做贼心虚的凤姐,精神敏感,上纲上线骂贾琏一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把贾琏说得低头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21-02-12 11:23
    收起回复
      2025-08-01 21:5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两银子,是红楼梦常用数字:一是刘姥姥家一年的生活费,二是王夫人给凤姐丫头做衣服的费用,三贾母出资给宝钗过生日,四是贾母给宝玉去看秦钟的费用,五是宝钗资助史湘云请客的费用,………还出现过好几次,一时想不起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21-02-13 07:55
      回复
        贾母似乎是红楼梦女一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1-02-14 09:44
        回复
          原来贾母说今日不比往日,定要叫凤姐痛乐一日。
          贾母不时吩咐尤氏等:“让凤丫头坐在上面,你们好生替我待东,难为他一年到头辛苦。”——第44回
          对看第22回凤姐对贾母的抱怨,
          此时的贾母变了,变得体恤下属(凤姐)。
          贾母的变化值得特别关注,为何?
          贾母是贾府的权威人物(大家长),贾母的变化关系到贾府内部的管理结构。
          而贾府内部的管理结构也关系着贾府的生死存亡。
          结论:贾母的变化将影响贾府的发展趋势。


          IP属地:安徽40楼2021-03-23 16:01
          收起回复
            (张道士)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的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第29回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性儿闹。”
            贾母道:“他逼着你杀人,你也杀去?”——第47回
            1、第29回贾母为何流泪?对看第22回凤姐“五台山”一席话,就知道原因了。
            贾母老了,把宝玉当做可以依靠的人。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贾母失去了丈夫,无依无靠让贾母“潸然泪下”。
            2、贾母怎么理解“三从四德”?“从”真的是顺从的意思吗?
            第47回贾母与邢夫人的对话能看出贾母并没有把“从”一味理解为“顺从”。
            那么“三从四德”的“从”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从”是“负责”的意思。
            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让男人必须要为女人负责。
            父亲有抚养女儿的责任;丈夫有负担妻子、家庭开销的责任;儿子有赡养母亲的责任。


            IP属地:安徽41楼2021-03-23 17:15
            收起回复
              嫁妆和荣华富贵有关系。比如王夫人说如今贾府小姐的吃穿用度,既不如昔日荣华富贵时期的贾府小姐贾敏,也不如别人家的小姐。显然嫁妆和荣华富贵有关,即便贾府旧例小姐嫁妆是一万两,在荣华富贵时期,小姐的父母私房愿意多陪嫁几分,别人谁管。而现在显然探春嫁妆一万两,贾府也是勉强拿得出来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21-03-23 18:25
              回复
                f凤姐生日,是她生前心已死的一个警告⚠️:她关心贾母,贾母表彰她给她过生日,却让上下凑钱,给她拉仇恨……凤姐这天捉奸在床,贾母还对说男人偷**狗无所谓……凤姐关爱宝玉,宝玉这天感天动地跑外面祭奠金钏。………凤姐关爱姐妹们,姐妹们这天力挺平儿…………凤姐出名的容不下贾琏的小妾通房,这天贾琏把相好领到了家里,打脸凤姐威名啪啪啪……平儿是凤姐的臂膀,忠心耿耿,贾琏凤姐有矛盾,都拿她出气,她差点自杀……坐实她在贾琏凤姐夹缝里求生存…………凤姐将来是要众叛亲离啊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46楼2021-03-23 18:44
                收起回复
                  2025-08-01 21:5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47回有一大段贾母教育邢夫人的原文。
                  这段原文很能体现贾母的洞察力与管理水平。
                  1、贾母与邢夫人单独谈话,考虑到邢夫人做主人、长辈(相对凤姐)的颜面。
                  2、谈话中并没有直接斥责邢夫人,而是理解邢夫人(原文“你还怕他”),
                  告诉邢夫人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
                  弄得邢夫人“满面通红”,邢夫人羞愧啊,可见贾母成功教育了邢夫人。
                  3、帮助邢夫人解决问题,看透贾赦要鸳鸯的实质,同时明白说出原则底线。
                  (贾母)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第47回
                  4、贾母耐心告诉邢夫人为什么需要鸳鸯(主要从情感角度分析)。
                  5、贾赦是贾母的儿子,应该孝敬母亲(主要从伦理角度分析)。
                  (贾母)留下他(鸳鸯)伏侍我几年,就比他(贾赦)日夜伏侍我尽了孝一般。——第47回
                  总之,贾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下属转变思想。


                  IP属地:安徽47楼2021-03-23 21:02
                  收起回复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了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第29回
                    贾母清虚观打醮听戏,第1本讲刘邦斩白蛇,第2本讲郭子仪满床笏。
                    贾母说,郭子仪的满床笏竟然是第2本?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贾府年长主人的心态。
                    1、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文化水平不高,有点流氓无赖作风;
                    不过刘邦实在是个天才,悟性极好。
                    2、郭子仪是正儿八经的“武状元”,为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郭子仪打败安禄山,迎接唐明皇还都)。
                    值得注意的是,郭子仪的儿子娶了唐代宗的女儿;
                    3、南柯梦:到头来功名富贵,乃至人生如同大梦一场,即便梦醒依然留恋梦中的情感。
                    梦是假的,可是情感是真的,现实与梦幻因为情感而交织在一起。
                    贾母听到这3部戏的反应耐人寻味啊。


                    IP属地:安徽48楼2021-03-23 22:04
                    收起回复
                      贾母说邢夫人“听说你给你老爷说媒来了,年纪那么大了还不能劝劝?”还不够讽刺批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49楼2021-03-24 06:27
                      回复
                        关于见与不见,情与无情,讲个弘一法师的故事给大家听。
                        弘一法师刚开始出家时候,年轻的太太放不下,
                        跑到庙里要求见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坚决闭门不见。
                        此时的弘一法师对太太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
                        最后年轻的太太执意要求见弘一法师一面,只见一面。
                        弘一法师答应与太太在湖上相见,两条船隔水相望。
                        此时的弘一法师对太太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
                        如果见面就是有情,不见就是无情,
                        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简单啊。


                        IP属地:安徽56楼2021-03-24 12:55
                        收起回复
                          仓央嘉措的“十诫诗”讲的是婚恋的痛苦与甜蜜,
                          全部以“最好不”为开头,为何?因为诗人太了解“冤家的聚会”。
                          诗人追求的是:“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冤孽偿清好散场”)。
                          或许有人问,有甜蜜必然有痛苦,这不是对等的吗?
                          不然!相比甜蜜,人们对痛苦更加敏感(人心都是偏的)。
                          甜蜜总是太容易流逝,而痛苦又太过煎熬。
                          罢!罢!无论甜蜜还是痛苦统统不要!


                          IP属地:安徽61楼2021-03-25 14:05
                          回复
                            到了第四日早晨,贾母等正围着宝玉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说道:“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发我走罢。”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第25回
                            第25回宝玉、凤姐中邪,
                            把贾母、王夫人等人折腾地够呛。
                            “摘心去肝一般”,贾母太疼爱宝玉了,为宝玉没少操心。
                            从这段原文也能看出贾母对宝黛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明显更在乎宝玉。


                            IP属地:安徽63楼2021-03-26 21:46
                            收起回复
                              2025-08-01 21:4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33回贾母有一大段训斥贾政的话,
                              对看第22回“五台山”一段原文,
                              可知贾母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贾母的确“算是会说的”人。
                              (贾母)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第33回
                              贾母一个类比推进,让这段教训“偏是有理”(批注:偏是有理)。
                              (贾母)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第33回
                              从这段原文,可知贾政挨过教训,但是没有被父亲打过。
                              (贾母)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第33回
                              贾母很了解贾政人到中年的心理,中年人好赌气(中年戒之在斗);
                              贾母有分寸、有理智(“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
                              贾母洞察力极强(“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知道贾政对自己不满。
                              (贾母)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第33回
                              贾母“一语双关”,这是在骂谁?也能知道贾母对幼小的贾政是疼爱的。


                              IP属地:安徽67楼2021-03-29 1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