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88,699贴子:14,654,096
  • 8回复贴,共1

【组图】晚唐至五代女子“诃子+长裙+披衫”对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10-04-12 22:01回复
    之前我发过一个专贴,贴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上的“仕女图”:
    http://tieba.baidu.com/f?kz=742272985
    当然,当时使用了“大袖衫”这个不够严谨的称呼。经过“期待三生石”的指正及查阅 一些文献,现在改过来,改为“披衫”。
    我拿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上的“仕女图”、敦煌出土绢画、《簪花仕女图》、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及浮雕、五代李茂贞夫妇墓浮雕、五代后周冯晖墓浮雕及壁画等资料对比了一下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晚唐时期女子“诃子+长裙+披衫”,其披衫是广袖;而五代后梁开始(西元920年前后)披衫为窄袖或稍宽的袖子。以此判断,《簪花仕女图》的最初原本当
    为晚唐绘做。
    我们或许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时间逐渐后移,“披衫”逐渐向宋代的“褙子”演化。
    【部分图片来源:《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大明衣冠论坛、书画纵横论坛】

    .


    2楼2010-04-12 22:01
    回复
      2025-07-28 23:4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0-04-12 22:02
      回复

        .


        4楼2010-04-12 22:02
        回复

          .


          5楼2010-04-12 22:02
          回复
            附加一个交领衣对比:



            6楼2010-04-12 22:03
            回复
              【暂完】


              7楼2010-04-12 22:03
              回复
                【以上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8楼2010-04-12 22:03
                回复
                  2025-07-28 23:4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19楼
                  和法门寺同期的晚唐敦煌供养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袖子不宽,和王处直墓很接近的形象,甚至这种形象是主流部分,王处直墓一般被认为是遗存了比较多的晚唐元素。当然,同时也有大袖的贵妇形象。
                  而在大量的五代敦煌壁画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无数的大袖贵妇供养人形象。
                  这只能说明,同一个时间段会有各种规模的袖子,同一个时间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人的服饰也不尽相同,难以一眼概之。
                  -----------------------------
                  谢谢扬眉兄指点!某顺着你的指路继续翻资料去^_^


                  20楼2010-04-14 1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