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腰带上挂着摩托罗拉汉显寻呼机,手包里放着摩托罗拉大哥大,几乎是那个时期的巅峰配置了。
这两天整理橱柜找出了这件旧物,拍照片发给我爸。我爸说:你怎么还留着这个破玩意儿?
我说:除了这个“大哥大”,还有几台寻呼机,也都在我这儿。
我爸说:这不是“大哥大”,“大哥大”是那种砖头一样的笨家伙,这叫“二哥大”,属于“大哥大”的进阶版。这个带翻盖儿的,更高级一些。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人真是烧包啊,口袋里没几个钱,这玩意儿一万多,通讯费还死贵,一个电话拨出去,钱就跟往外泼一样……我们是因为单位配这个,所以用用。自己花钱买的除非是大老板,其他花钱买这个的都是神·经·病。
若干年后我参加工作,跟同事聊起了“大哥大”,同事一下子来了精神:哎哟,你是不知道啊!那个东西拿在手上真是风光无限,绝对有派头!“大哥大”是什么?“大哥大”是在香港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高端货。老大身后有个马仔,专门把持着这个玩意儿,能有幸替老大端着这个物件,都是一种荣誉!你知道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没有机会见到这个的。大街上,如果有人突然从包里拿出“大哥大”开始“喂喂喂”,好家伙,周围人都会立刻行注目礼,迅速聚拢围观。甭管这个打电话的人长得多么猥·琐,言语多么粗鄙,那一刻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辉,仿佛你离他近一点,都能受到恩泽一般。你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吗?还没几个家庭装固定电话的年代,却有人用上了这个,就是神啊!后来渐渐有家庭开始装固定电话(三千到五千不等),又过了两年,固定电话出现了一种叫“子母机”的东西。这个“子母机”的出现,让那些想装叉却又没钱的烧包,狠狠地过了一把瘾。他先在家把“子机”充满电,然后抱着“子机”跑到楼下(还不敢离家太远),就杵在单元门门口,将天线拉扯到最长,然后开始扯着嗓子打电话,好家伙,那动静,方圆一公里内通话内容清晰可辨。你还别说,这招儿也能诓到不少人,有相当数量的善良群众会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用艳羡的目光去瞻仰这位声音洪亮的“大款”。 那满足感,啧啧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