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牙吧 关注:190,486贴子:3,491,863

武者的浪漫志怪:漫谈《刃牙》的“强”逻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吧友,许久不见。
最近一年来,楼主接触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接触这些东西(也没有接触的必要),回过头来,只能感叹自己以往太过浅薄。其中一部分内容,让楼主对《刃牙》的几个特点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理解。本帖中,对应一种吧友之间流行的玩笑般的“斗兽”风尚,楼主将从创作论的角度出发,漫谈一点点《刃牙》的“强”逻辑。
也就是:某个角色的“强”或“不强”,在半圆那里,(可能)是如何界定和安排的呢?真的是按照硬拉500KG,或是能举起几片杠铃这样界定吗?


IP属地:北京1楼2021-11-25 18:45回复
    1. 基于身体意识的暴力美学
    当我们回顾第一部《刃牙》时,我们很容易从画风切入,发现明显的时代印记:所有角色的脸型、宿敌的安排(和废弃)、训练-变强-参赛-击败对手的奖赏行动模式。一切都像是那个年代主流的热血格斗漫画,我们能够在《北斗神拳》、《圣斗士》、《刃牙》中找到比今天的《相扑道》更多的共通点。那么如果我们在承认这点的前提下,纵向比较,会发现初代《刃牙》的特殊之处:不加掩饰的赞美暴力。这正是我们重视文艺研究的“处女作”之原因:更容易对创作者“寻根”。
    从镐红叶兄弟,到加藤、金龙山、夜叉猿……初代《刃牙》存有大量直白的暴力描绘。请注意,这里不进行道德评判。对比之后几代,我们发现:折断肢体、毁伤眼球在初代里是家常便饭,永久性伤害也被“医生”这一都合的生态位合理化。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初步假定:在初代中,半圆认为:这种永久性伤害的酷烈在描写上是必要且合适的(否则完全可以在同样的击打感下,少让人感觉“痛”)?这种酷烈并不专属于反派,刃牙和(日后的)主角团同样令人感觉到“痛”。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痛并不与破坏力等同。我们畏惧锐器,规避永久性伤害,这种破耗毁折给我们想象中的痛感,正如奥利巴被捏碎的肋骨;而皮克被杰克击打的下巴只让我们感到力量的充盈。
    为何半圆执着于“痛”?


    IP属地:北京2楼2021-11-25 18:46
    收起回复
      2025-07-29 21:0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能够发现,每个重要人物和角色,都有小传、铺陈、亮相、“特色”,同时,在画面构图上,都会表现出充盈感。他们的存在性在此得到第一次声明。在这些角色死斗之时,他们的肢体、面容更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表现力。这里,我想引入一部参考作品《龙珠》。同样是顶级的广义格斗漫画,在《龙珠》中,为何我们无法找到这种强烈的“存在感”(假定我们忽略题材等方面的差距)?
      首先可能被想到的回答是:《龙珠》打斗固然精彩,但我们是在比较哪个角色强哪个弱,打斗本身着重趣味性,这部作品里打斗招数好玩或厉害比较重要,等等……
      但我其实想更进一步说明一个问题,即《刃牙》的打斗表现出的“身体意识”和《龙珠》等作品不同。
      在《龙珠》中,孙悟空贝吉塔等角色的打斗,更倾向于高速移动、你来我往、招数对轰、来回拆解、趣味变数,要做比方,是类似时装功夫片的打斗内核。我们显然不会对于《碟中谍》里面的打斗抱有“极强烈的四股或切酒瓶”“用手指破坏视神经”之类期待,而是会有“你来我往”“强者秒掉小喽啰”这样的英雄式期待。
      《刃牙》在这方面不同。它拥有格斗漫画的浓厚血统(或者说它定义了这类血统),如同《捍卫圣域》等漫画,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重视身体。
      身体的存在感极其丰盈,也不是能够随意毁伤的,一旦毁伤,就需要表现出相应的痛感、破坏性、后果。这是从负面来谈,正是初代所表现的;而后面作品的力量感,则是从正面来表现,也就是“如此丰盈的身体”所能够达到的“存在性”。
      超音速拳是存在性。奥利巴的球是存在性。张牙舞爪的鬼背是存在性。花山的蓄力拳头是存在性。刃牙的脱力冲锋是存在性。杰克的上勾拳是存在性。
      这是尼采所谓“被压抑的力”,一旦在那个时间点一瞬间爆发出来,就成为了暴力的美。


      IP属地:北京4楼2021-11-25 19:00
      收起回复
        这就不得不谈到武术所培养的审美了。无论东方武术还是其他体系的武术,天然地会改变习练者的审美取向;就像练拳击的朋友基本都能体会到迎击拳的美和peekaboo的进取,我们咏春门人基本都能体会到法度的森严合理和封手的逻辑美,极真的朋友能感觉到身体推土机一样的稳重和扎实,摔跤的朋友能够感觉到重心摸索博弈和跤劲的巧妙。
        半圆作为武行的高票,显然也拥有这种审美取向,即:通过练习武术,对身体的掌控体验;对自我身体的真诚面对;知晓相斗的复杂性,并且愿意尊重这种复杂性、描述这种复杂性;对于一刹那之间的技术博弈之美妙、浓缩于一瞬间的细节交错之沉浸感,有着丰富的体会。
        这就是武术所培养的身体意识。
        因此,《黑社会》等电影、《龙珠》等漫画,在这一方面并不体现这些,并不只是题材原因,重要的点还在于创作者是否(经由武术训练),亲自体验并拥有了这种身体意识。同样是暴力美学,这样训练而成的暴力美学就和其他产生了差别。


        IP属地:北京5楼2021-11-25 19:19
        收起回复
          这使得《刃牙》的战斗逻辑在夸张中透露出可信感。角色的行动依靠着自己的肢体、自己平实的踢打摔拿而达成,这是角色的暴力表达;当其他角色的陈述是“太阳拳”时,《刃牙》角色的陈述是因训练而更快的拳或技术去破坏视觉。与之类似的,其实是一部网络小说,《龙蛇演义》,它们的暴力美学风格颇为类似。
          对身体的多处赞美更为明显。无论是“多棒的手啊”,还是“至福”;无论是“超音速拳”,还是被雷劈下毫发无伤的身体剖面;无论是对牙齿力量的探讨,还是对丑足的多次刻画,显然都证明了半圆强烈的身体意识。
          这种基于身体意识的暴力美学,使得《刃牙》的“强”逻辑并不停留在某人厉害,必秒另一个角色这样的层面。正如刚刚所说,半圆能够理解,在现实中的相斗,其影响因素也非常多。无论是场合、心态、顾忌、准备、双方重量、水平、技术适用范围、环境、人数、时间和年龄、风格……正是因为学习武术、有打斗的经验,半圆才能更好地理解:打斗是复杂的,它涉及很多因素,同时,任何一门流传下来的武术,都有足够的复杂性和合理性。能够去理解、尊重、学习其他门派,知道“并不是不同于自己就是错误和低下”,时刻明白自己的局限,是合格武者的素质,也是武术给我们的启示;我相信半圆作为武者也同样认同这一点。武术使我们掌控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的边界,也懂的去尊重他人,尊重其他流派,尊重知识和技术。
          所以我们会看到,本部,其实很强大。会看到郭海皇的拳理和强弱之辩,令勇次郎沉默。会看到涉川的妖术能够凭借娇小的身体摔倒武藏。假设我们引入现实中的打斗逻辑,那么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会发生的;在经过浪漫化处理后,更是合理的。并非有一个战斗力数值存在,而是在那个场合,他们确确实实地强大。
          说到底,从这样敬畏身体的身体意识出发,热爱生命、热爱身体、懂得身体的可贵的前提下,《刃牙》的“强”逻辑,并不是比谁更“弱”。强和弱在这里并不构成反义,正如张伟丽和罗斯的二番战,两位都是伟大的选手,只是在那个场合互相比谁能做到更完美。敬畏身体、赞美身体,正如《刃牙》赞美强,敬畏强,这是在赞美生命,赞美丰盈,如同惠特曼的粗野诗歌。


          IP属地:北京6楼2021-11-25 19:37
          回复
            恰个饭,回来写另一段。
            其实最近一年的经历比较玄乎,见识了很多以前以为永远不会相信的东西。
            以为只会存在于小说里面的内容居然是真的。
            以前写的一个有关陈鹤皋考证的帖子,有些妄断恐怕要修正了……
            只能说,中国的底蕴,离谱,太离谱了。
            会在这个帖子结尾稍微讲一下那个修改。


            IP属地:北京7楼2021-11-25 19:39
            回复
              请指导我们!


              IP属地:浙江9楼2021-11-25 19:57
              收起回复
                你做的好,你做的好啊!不要停,请指导我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1-25 20:10
                收起回复
                  2025-07-29 21:0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说玄乎的东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1-25 20:57
                  收起回复
                    1. 浪漫化处理的角色和情节
                    容易发现,《刃牙》中的角色随着情节发展的变化,“实力”也会发生变化;有些情节看似违反现实的理则,实则展现了超现实的奇妙魅力,诸如不锻炼的花山、三十小时运动量的杰克等,都是如此。那么这是否是说角色的“实力”有所浮动?
                    事实上,与其说实力,不如说“定位”。角色本身在作品中的定位,是发挥出角色之外的某些特质,承担属于角色之外的叙事责任。所以刃牙可以锁血可以突飞猛进,奥利巴也能在“最爱=最强”的叙事下战胜凯巴尔。要描绘力与技的碰撞时,独步就会和涉川打得白热化;而要描绘一个适合刃牙水平的关底BOSS时,烈海王也会展现出超肉体。
                    总体而言,一个角色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斗兽般的“实力”,ta的表现力,单纯是按照它的叙事所决定。这样,角色又会和情节产生紧密关联,通过浪漫化处理的情节,角色也成为浪漫的触角。我们就以武藏为例,看半圆如何将他的杀机锋利一步步伸展出来,并怎样处理收场。
                    武藏的登场,是一个传奇式的开局:老年技艺圆满的武藏被放入年轻的全盛肉体,克隆到不属于自己的时代。这正是英雄从传奇中降临的模式,可称缘起,是禄,是苦,是烦恼之因,也需要一个“冒失鬼”角色来完成这个人与神的对接。水浒中所谓“洪太尉误走妖魔”,也是此理。
                    长生沐浴,舒展肢体要冠带临官了。这便是积蓄杀心的武藏,在现代遵守规则,“潜伏爪牙忍受”,这被压抑的力,间或露出锋芒,试图获得权力。这也是人与世界之关系的第二个阶段,是为集,是为权,有侵略物质象,似火,在物质的层面与世界交互,获得地位。水浒中史进在庄子与山寨兄弟交往、武松在阳谷县做都头,皆是此例。而这样的交互,由于人与世界的异质性,必然要产生碰撞,这碰撞就产生了缘变,亦是破耗,所以紫微认为权主破耗孤单;事业官禄,在外展拳脚,越是去开拓获得物质,越是会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局限性,正如武藏斩了烈海王。这是他的成就,是得意事,但同时,斩人也会斩断自己在现代的和谐,正如一个来自屠龙传奇故事的英雄,当他斩杀掉巨龙以后,他的成就同时就界定、限制了他。齐格弗里德斩杀恶龙之后,叙事上,从人被龙血赋予了神性;反过来讲,成为神样的英雄,也意味着故事即将走到终点。水浒中武松血溅鸳鸯楼,即是一例。武松杀起来,是他杀性的升华和完成,同时也就完成了自绝于社会的过程。


                    IP属地:北京12楼2021-11-25 21:27
                    回复
                      所以武藏在故事中从来都是孤单的。他是一个来错了地方和时代的传奇英雄,所以他和皮克能够不发一语地互相理解。
                      帝旺之后,便是衰病。烈火烹油,渐渐枯干;花团锦簇,转眼衰朽。缘起缘变,破耗之后就是缘续,正如起承转合之转,也是苦集灭道之灭。不知多少吧友在武藏开了杀戒,斩了烈海王之后嗅到了不祥的气息?那是给武藏送行的悲歌。“杀”与“不杀”的界限,在刃牙中是破耗变化,也是将武藏排斥出这个故事的叙事力量。当武藏的“画风”和叙事越发偏离这个故事的基调,武藏的终结就要到来了。正如同科的性质,恋旧烦恼,拖拉不堪;如果我们将这个篇章的武藏视为一个由生到死的角色的话,那么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武藏就是婴儿,鲜活鲜明,从传说降生到现实;舒展肢体展露本事的武藏就是青壮年,大展拳脚取得功名;而斩人之后的武藏,在染血的刀剑煞气凛然背后,是不是会有一丝颓然,正如一头牙齿沾血的大龄猛虎,在胜利之中骄傲地走向暮年。所以他要开始不断地品尝,让武术家们感觉到刀刃的寒气、死亡的威胁,也让读者们提着气,耸着汗毛,仿佛隐隐约约地预感到什么。


                      IP属地:北京13楼2021-11-25 21:37
                      收起回复
                        这似乎又像是水浒中被招安的好汉们。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一旦完成了那个关键性的变化转折,传奇英雄们的命运便走上了倒计时,这正是缘变缘续之理。水泊梁山走上平原,开始打王庆征方腊……这像不像在“品尝”的武藏?
                        事物终有缘灭之时,缘起缘灭,不过烦恼,究竟涅槃,从来如此,这是从禄的缘起就注定的道理,叙事当然也是如此,是为四谛。一个来自传奇的英雄,该怎样返回他的传奇,安排他的退场呢?忌为收藏,为保守,衰病之后自然在死墓绝地,等待下一轮的胎养,正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让我们看看前人如何处理:在单雄信和每一个兄弟喝完酒之后;在罗成被围住渡河,死于万箭之下后;在海格力斯痛苦地被毒折磨之后;在阿喀琉斯摆脱争端大发神威、屡屡斩将似乎一切顺利之后。
                        我们发现,这些英雄都做完了他们“该做的”,在叙事中,完成了关键性的变化,并且,显示了他们的神力。他们的旅程临近终点了。武藏也是如此。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天命,那个人在那一天会出现在注定的地方,建立功业,赢下标志性的战役,之后的大肆战斗,就是为自己做的挽联了——或许也是对悲剧命运的不屈献礼。
                        用箭、用毒、用预言、用法力、用神明。英雄被如此夺走性命,才是符合英雄传奇的结局,让它免于被人类一对一地击败杀死,能够保全他的神力,让他完全上升到传奇之中。这是英雄的归宿。
                        武藏也是如此。
                        所以他要被吸走灵魂。
                        “人怎么能够击败传奇故事里的英雄呢?”
                        这守护了武藏,也守护了我们。


                        IP属地:北京14楼2021-11-25 21:50
                        回复
                          楼主也被消力老者击倒了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1-25 22:03
                          收起回复
                            似乎扯远了。上面想要表达的,总结而论,就是:以武藏这个“天降”角色来举例,武藏的“强弱”是不需要去解释的,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在故事开端的武藏,不可能斩人;而在故事结局的武藏,也不可能把刀回鞘。当叙事进行到那个角色的天命之时,那个角色就显现出强大来,正如本部在这一篇章,显现出他隐藏的锋芒;而在初代之中,本部则不可能于“刃牙变强挑战大boss”的叙事中抢占篇幅。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刃牙》的“强”逻辑:半圆的叙事目的,是为了让刃牙成长,成长之后,就是探讨、表达半圆对身体意识的理解和审美(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画相扑道)。所以,正如恐怖电影中的猎枪并不是真实猎枪,而是一种不能用强弱形容的“因果律武器”;《刃牙》的“强”,从叙事角度看,就和《海贼王》《七龙珠》这种偏向于打怪开新世界观的漫画不同,展现出了“天命所致”的“强”逻辑,即叙事到要角色取得成就时,该角色所向披靡;到了他退场,变为其他角色的“缘起”之时,就失去了神性。
                            想象一下,如果花山挨了肥仔拳以后,依然打了回去,但肥仔并没有被一击秒杀,而是同样不动,又打了回去——或是任何让人感觉他“该退场”而没退场的形式,是否就会让人感觉不对劲?其理同一。
                            这篇文章好像有点离题了哈哈哈。漫谈漫谈,休怪则个。


                            IP属地:北京16楼2021-11-25 2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