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爆发后,日本因与德国签有盟约,再度要求柏林政府召回中国的德籍顾问,禁止运输军火来华。德国政府起初认为战争仅是地方冲突,不久即会和解,前往中国的德籍顾问纯属私人性质,与政府无关,所以避免作肯定的答复。南京失守后,战争已经明显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生死斗争,德国处境更加尴尬,对华态度日益冷淡。如此如此,德国政府还是履行合约,战争开始后美英商船不敢再替中国运送军火,唯有德国轮船将已经定购好的武器陆续输送来华,但希特勒命令以后不允许再接新的订单。
1938年,亲华的德国国防部长施伦堡因为再婚问题引起风波,被希特勒免职,由希特勒自兼部长。不久希特勒决定召回在华所有顾问。驻中国大使陶德曼在5月21日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德国政府希望立即解除顾问的合同,并准他们全部返国。德国政府将负责顾问回程的旅费和补偿未来的薪水损失。蒋介石不愿德籍顾问这时离去,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当时正在最艰难的阶段,这时让德籍顾问团离去,对民心士气是一种大影响打击;另一方面,德籍顾问多是蒋介石的亲信与负责机密性的工作者,回到了德国,恐怕会泄密给日本。但是德国政府严令顾问团回国。个别顾问如果违抗元首命令将视为叛国,本人失去公民权,在中国的全部财产充公,家人也要受到牵连。最后中国还是让所有的顾问离开。7月5日,准备了专车一节护送他们由汉口沿粤汉铁路至广州,再取道香港返德。
以法肯豪森为首的德国顾问团成员不愿在中国需要他们的时候离开中国。法肯豪森曾经有想法放弃德国公民权,要留在中国。但受到纳粹德国的压力,1938年7月8日,冯.法肯豪森等顾问在广州挥泪登船,并许诺绝不会向日本方面透露任何有关中国的军事机密。
回国后起初拒绝接受任何工作,免费当起了中国的抗战宣传员,直到希特勒命令德国预备役军人复役为止。1940年法肯豪森被任命为比利时总督,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事件失败后,法肯豪森受到牵连被逮捕入狱。二战结束后法肯豪森被盟军逮捕移交比利时政府被叛12年徒刑,但因为不是纳粹分子,不久释放回国,曾出任中(中华民国)德文化经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去世,享年88岁。
雅利安超人(划掉)友人!
从赛克特到法肯豪森,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37年前德与中国的蜜月期历史读起来让人有些感慨,有兴趣的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