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清热;凉血;利尿;解毒鸭舌草考证:出自《唐本草》;《唐本草》:蔛草叶圆,似泽泻而小,花青白。堪啖,所在有之。又:江南人用蒸鱼食之甚美。五月、月采茎叶,

。 科属分类:雨久花科 主治:感冒高热;肺热咳喘;百日咳;咳血;吐血;崩漏;尿血;热淋;痢疾;肠炎;肠痈;丹毒;疮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风火赤眼;毒蛇咬伤;毒菇中毒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稻田中。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性味:苦;凉 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