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蜀语——之四
闽蜀同风
何谓“闽蜀同风”?
同风就是同源,
最早提出闽蜀同风的是北宋,
北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说:"朝中有语云:闽蜀同风,腹中有虫."
北宋人王得臣《麈史》说:"世言闽蜀同风."。
宋诗人释惟一的《雪峰化士请赞》——“从来闽蜀本同风,相逢自有知音者。”
古闽和古蜀有同源性,闽蜀二字都有虫。古人造字自有其道理。
宋人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但是无法解释。
今人也说闽蜀同风,也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
闽蜀同风在基因学没有诞生之前,是无法解释的。
闽蜀同风的本质是什么?
宋代的观察者看到的,并不是原初蜀人,而是西晋入蜀的獠人,
獠人的本质是古越,不是古濮,
据《华阳国志》记载:“蜀土无僚,乃是始从山出,自巴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大为民患。”
蜀地本来无僚,
僚是骆越和夜郎,
而骆越和夜郎不是濮人,是越人,语言是侗台语系,归属仡央语支,
闽人虽然居住在东越沿海,但属于西越人,是从西越之地东迁,
闽人基因的傣含量非常高,这个族群来自傣含量最高的西越之地,这个地区在南亚东南亚,
而这个地区也是骆越和夜郎的起源地,
这就是同源性,起源地同源,
语言也同源,
闽语属于侗台语系侗水语支,
僚语属于侗台语系仡央语支。
原初蜀人是什么人种?
是百濮之蛮,
有蜀地学者想把古蜀人和陕西关中人牵连起来,认为是关中人南渡蜀地,这是攀附北人,
最起码西晋以后,蜀地被僚人覆盖,僚人属于高纯度的百越人,
而在西晋之前,蜀地也不是关中人,
《华阳国志》对巴国境内居民的记载,日:“其属有濮、贲、苴、共、奴、猿、夷茧之蛮。”
西汉杨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
西晋左思《蜀都赋》:“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那么原初蜀人的语言其实就是古濮语。
百濮人与百越人不是同一个人种,
百濮语与百越语也不是同一种语言。
那么西晋之前,蜀地都是百濮之蛮,和中原诸夏没多少关系。
李白有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予秦塞通人烟”。
闽语和僚语有同源性,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祖语,也就是原始侗台语,15个声调,
原始侗台语后来裂变为上万种百越语言,吴语,赣语,粤语,都是其裂变后的语言。
后来民国期间,闽越神棍制造了闽越人是古洛阳人,闽语是古河洛语,这令洛阳人十分尴尬,
客家神棍罗香林,制造了客家人是唐宋洛阳人南迁的谣言,也令洛阳人尴尬不已。
蜀地的三种语言,
第一段——东晋之前——古濮语,属于南亚语系,
第二段——东晋到宋元时期——仡佬语,属于侗台语系,
第三段——明以后——四川话。属于汉藏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