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60,912贴子:3,063,599
  • 3回复贴,共1

收集一些论点,欢迎来驳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案例:副作用逐渐暴露鸦片:19世纪被广泛用作止痛药,甚至用于婴儿镇静(“鸦片酊”),但后来发现其成瘾性和毒性,导致全球性禁制。这表明早期西药的副作用常因研究不足而被忽视。芬太尼:作为强效止痛药,芬太尼在医疗中有明确用途,但其高成瘾性和过量致死风险(尤其在非法滥用中)引发争议。美国 opioid 危机中,芬太尼相关死亡激增,凸显了西药监管和使用的复杂性。其他例子:沙利度胺(Thalidomide):1950年代用于孕妇止吐,后发现导致胎儿畸形,被全球禁用。Vioxx(罗非昔布):1999年上市的止痛药,因增加心血管风险于2004年撤市。这些案例说明,即便是通过现代临床试验的西药,也可能在长期使用或特定人群中暴露未预见的副作用。现代西药的局限长期效应未知:许多新药上市时,临床试验仅覆盖数年,长期副作用(如10-20年后)难以预测。例如,某些抗抑郁药(SSRIs)或降压药的超长期影响仍在研究中。个体差异:西药的副作用因基因、体质、合并用药等因素而异。例如,某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或出现胃出血,但说明书只能列出常见副作用,无法涵盖所有情况。“黑箱”机制:一些西药的精确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例如,锂盐治疗躁郁症有效,但其分子机制至今未完全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9 19:13回复
    西医对慢性病和过敏性疾病的短板你提到的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疾病,以及过敏的本质,西医确实存在解释不清或治疗不力的情况。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科学的局限:(1)过敏的本质西医解释: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如花粉、食物)过度反应,涉及IgE抗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但为什么某些人过敏、某些人不,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基因、环境、肠道微生物群、心理压力可能都有关,但无统一模型。治疗局限: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缓解症状,但多为对症治疗,无法根治。免疫疗法(脱敏治疗)仅对特定过敏原有效,且耗时长。未解之谜:为何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食物过敏)近年激增?西医猜测与现代生活方式(如过度清洁、饮食变化)有关,但无确凿答案。(2)荨麻疹西医解释:荨麻疹(urticaria)由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诱因包括食物、药物、感染、压力等。但约50%的慢性荨麻疹是“特发性”(原因不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可能相关,但机制模糊。治疗局限:抗组胺药是首选,严重者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长期用药副作用大(如激素导致骨质疏松)。许多患者反复发作,西医只能“控制”而非根治。“猜”的成分:医生常根据症状试探性治疗(排除诱因、换药),缺乏精准诊断。(3)脂溢性皮炎西医解释: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反应有关,但为何某些人发病、某些人不,尚无清晰答案。压力、气候、遗传可能为诱因。治疗局限: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缓解,但易复发,长期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变薄。西医缺乏根治方案。“猜”的成分:治疗多为经验性,医生常根据症状调整药物组合。(4)湿疹(特应性皮炎)西医解释:湿疹涉及皮肤屏障缺陷(角质层异常)、免疫失调(Th2细胞过度活跃)、环境触发因素(如尘螨)。但具体病因因人而异,基因(如FLG基因突变)只解释部分病例。治疗局限:保湿剂、局部激素、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为主,严重者用生物制剂(如杜利单抗)。但多为控制症状,无法根治,复发率高。“猜”的成分:西医常通过排除法(食物日记、过敏测试)寻找诱因,但许多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总结:西医对这些疾病的解释停留在“描述现象”(如免疫反应、炎症),而非揭示根本原因。治疗多为对症,缓解症状而非根治,确实有“猜”的成分。这与你提到的“科学非要明确数据量化”却解释不清的现象一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9 19:14
    回复
      2025-08-08 17:05: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五个是多少,具体多少含量,单一有效分子是什么,'作用代谢机制是什么,临床数据拿出来,对神经递质有没有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5-19 22:54
      收起回复
        发不发是我的自由,你可以不看,也不用评论,吵架也是你们这些阴阳怪气的人的专长,你们要是觉得科学就是万能的,那西方国家为什么还要有上帝这个东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5-19 23: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