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这样讲吗?||《吕后三篇》之一:皇后之玺与吕后
最近看了一个短视频,还挺火的,题目是这样的:“刘邦杀万人名垂千古,她却因杀一人而遗臭万年”,因为一枚印章引出了史上著名的吕后。这短视频里说,吕后与刘邦同甘共苦,忍辱负重,还生下了嫡长子刘盈,吕后是刘邦的发妻,可后来刘邦宠爱貌美而且多才多艺的戚夫人,甚至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为太子,这才逼得吕后出手帮儿子夺回太子之位,并在刘邦死后掌管天下。这个短视频的结论是:吕后并非阴险歹毒的女人,而是为了天下江山,为了自保和自卫,迫不得已才为之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和一个手段高明的女政治家。言下之意,不仅吕后的千古骂名应该平反,甚至还应该向她学习和致敬才对。这么听起来不无道理,下面我就来说说为什么历史不可以这么讲?第一,我们先说玉玺,话题是从一枚刻着“皇后之玺”四个字的玉印引发的。这枚玉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陕西一名中学生在田地间偶然间捡到的。经判断它是汉代的玉玺,但到底是哪一位皇后的,则无从得知,既然是任何一代皇后都可以使用的,那么推测很有可能是第一代皇后,也就是吕后所使用过的玉玺,这是大家公认的推测,但并非确信无误的事实。因为它既不是出土文物,也没有传世文物的踪迹可循,所以不能够武断地判断它一定就是吕后用过的,尽管这枚玉玺已经是“永久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级文物,成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了,但严谨的表述应当先声明这只是经推测,是吕后所用之物,至今还不能确实证明。第二,我们来看一看吕后是怎么对待她丈夫刘邦的儿子们的,到底是不是为了“夺天下”才杀掉政治对手的?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汉书》上说:“二帝六王,三赵不幸”,二帝就是其中有两个是皇帝,一个是汉惠帝刘盈(二儿子),是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吕后之乱”被平定之后,被群臣拥立登基的汉文帝刘恒(四儿子)。除此之外,还有六个儿子被封为王,其中三个先后被封为“赵王”,都不幸遭了吕后的毒手。在八个儿子当中,老大刘肥是庶子,其实是非婚生的私生子,是在吕后嫁给刘邦之前,刘邦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这个身份决定他与皇位无缘。所以刘肥就只剩下吃喝玩乐了,他与弟弟刘盈的关系也很不错,后来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兄弟俩一块儿喝酒,刘肥因为是哥哥,被汉惠帝刘盈让为上座,就这么点儿小事儿,被吕后看到了,就要用毒酒毒死刘肥,幸亏刘盈生性仁厚,兄弟俩要一同敬酒,吕后恐怕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赶紧打翻了酒杯,这才让刘肥捡回了一条命,赶紧逃回了封地。老三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邦死前曾想立为太子,没有成功,就封为赵王。刘邦死后,吕后想尽各种办法,才把赵王从封地弄到京城来,还是汉惠帝刘盈,知道母亲想要加害弟弟,就日夜不停地与弟弟厮守在一起,吃住行卧,都形影不离,结果还是有一次疏忽了,惠帝早起了,而年仅十岁的刘如意还在睡懒觉,这个机会被吕后逮到,就把刘如意给弄死了,等惠帝刘盈回来以后,追悔莫及。赵王刘如意是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除掉之后吕雉却并没有罢手。刘邦还有两个儿子,老五和老六,也被先后封为赵王,还特意让他们娶吕家的女孩子为妻,以便监督控制他们,但后来这两个赵王也都遭到了吕后的毒手。老七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后来在汉文帝时发动叛乱,在被流放途中自杀了,她倒不是被吕后杀的。还有一个老八刘健也不是吕后所杀,他是自然死亡的,可他死时留下了一个儿子,吕后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派人把老八刘健的儿子他给弄死了。
其实,就连吕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死,都跟吕后有脱不开的干系,这就要说到戚夫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短视频,说“刘邦杀千万人却名垂千古,而吕后只杀一人遗臭万年”。我们就来看一下她是怎么杀掉这一人的,是怎么对待她的政敌和情敌戚夫人的。因为实在太过于残忍,我不忍心提及细节,只好请大家自己上网或用字典查一下“人彘”这个词全都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割下舌头,剜去眼睛,剁掉手脚四肢,扔进茅厕里,浑身爬满蛆虫。吕后为自己发明了这样的酷刑而得意洋洋,还叫上亲儿子汉惠帝刘盈去看,结果当场就把刘盈吓坏了,从此以后无心朝政,浑浑噩噩,没过几年,只有23岁时就去世了。刘盈当时看到当年美貌的戚夫人变成“人彘”后,留下这么一句话:“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翻译过来就是: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我作为太后的儿子,还能踏踏实实当皇帝,正襟危坐治理天下,怎么可能呢?一个16岁的孩子刘盈都看得明明白白,但是到了今天,竟还有人要给吕后翻案,把她说成是一个女政治家,似乎只要是政治家,杀一两个政治对手,就不算什么了。可是把人做成人彘,能跟普通的杀人划等号吗?把老公的儿子和妃子都当成政治对手,而置于死地,能跟普通的政治斗争划等号吗?不知道这位博主是什么目的,但愿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已。但是这种做法遗祸匪浅,特别是对于孩子们。

最近看了一个短视频,还挺火的,题目是这样的:“刘邦杀万人名垂千古,她却因杀一人而遗臭万年”,因为一枚印章引出了史上著名的吕后。这短视频里说,吕后与刘邦同甘共苦,忍辱负重,还生下了嫡长子刘盈,吕后是刘邦的发妻,可后来刘邦宠爱貌美而且多才多艺的戚夫人,甚至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为太子,这才逼得吕后出手帮儿子夺回太子之位,并在刘邦死后掌管天下。这个短视频的结论是:吕后并非阴险歹毒的女人,而是为了天下江山,为了自保和自卫,迫不得已才为之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和一个手段高明的女政治家。言下之意,不仅吕后的千古骂名应该平反,甚至还应该向她学习和致敬才对。这么听起来不无道理,下面我就来说说为什么历史不可以这么讲?第一,我们先说玉玺,话题是从一枚刻着“皇后之玺”四个字的玉印引发的。这枚玉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陕西一名中学生在田地间偶然间捡到的。经判断它是汉代的玉玺,但到底是哪一位皇后的,则无从得知,既然是任何一代皇后都可以使用的,那么推测很有可能是第一代皇后,也就是吕后所使用过的玉玺,这是大家公认的推测,但并非确信无误的事实。因为它既不是出土文物,也没有传世文物的踪迹可循,所以不能够武断地判断它一定就是吕后用过的,尽管这枚玉玺已经是“永久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级文物,成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了,但严谨的表述应当先声明这只是经推测,是吕后所用之物,至今还不能确实证明。第二,我们来看一看吕后是怎么对待她丈夫刘邦的儿子们的,到底是不是为了“夺天下”才杀掉政治对手的?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汉书》上说:“二帝六王,三赵不幸”,二帝就是其中有两个是皇帝,一个是汉惠帝刘盈(二儿子),是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吕后之乱”被平定之后,被群臣拥立登基的汉文帝刘恒(四儿子)。除此之外,还有六个儿子被封为王,其中三个先后被封为“赵王”,都不幸遭了吕后的毒手。在八个儿子当中,老大刘肥是庶子,其实是非婚生的私生子,是在吕后嫁给刘邦之前,刘邦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这个身份决定他与皇位无缘。所以刘肥就只剩下吃喝玩乐了,他与弟弟刘盈的关系也很不错,后来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兄弟俩一块儿喝酒,刘肥因为是哥哥,被汉惠帝刘盈让为上座,就这么点儿小事儿,被吕后看到了,就要用毒酒毒死刘肥,幸亏刘盈生性仁厚,兄弟俩要一同敬酒,吕后恐怕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赶紧打翻了酒杯,这才让刘肥捡回了一条命,赶紧逃回了封地。老三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邦死前曾想立为太子,没有成功,就封为赵王。刘邦死后,吕后想尽各种办法,才把赵王从封地弄到京城来,还是汉惠帝刘盈,知道母亲想要加害弟弟,就日夜不停地与弟弟厮守在一起,吃住行卧,都形影不离,结果还是有一次疏忽了,惠帝早起了,而年仅十岁的刘如意还在睡懒觉,这个机会被吕后逮到,就把刘如意给弄死了,等惠帝刘盈回来以后,追悔莫及。赵王刘如意是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除掉之后吕雉却并没有罢手。刘邦还有两个儿子,老五和老六,也被先后封为赵王,还特意让他们娶吕家的女孩子为妻,以便监督控制他们,但后来这两个赵王也都遭到了吕后的毒手。老七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后来在汉文帝时发动叛乱,在被流放途中自杀了,她倒不是被吕后杀的。还有一个老八刘健也不是吕后所杀,他是自然死亡的,可他死时留下了一个儿子,吕后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派人把老八刘健的儿子他给弄死了。
其实,就连吕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死,都跟吕后有脱不开的干系,这就要说到戚夫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短视频,说“刘邦杀千万人却名垂千古,而吕后只杀一人遗臭万年”。我们就来看一下她是怎么杀掉这一人的,是怎么对待她的政敌和情敌戚夫人的。因为实在太过于残忍,我不忍心提及细节,只好请大家自己上网或用字典查一下“人彘”这个词全都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割下舌头,剜去眼睛,剁掉手脚四肢,扔进茅厕里,浑身爬满蛆虫。吕后为自己发明了这样的酷刑而得意洋洋,还叫上亲儿子汉惠帝刘盈去看,结果当场就把刘盈吓坏了,从此以后无心朝政,浑浑噩噩,没过几年,只有23岁时就去世了。刘盈当时看到当年美貌的戚夫人变成“人彘”后,留下这么一句话:“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翻译过来就是: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我作为太后的儿子,还能踏踏实实当皇帝,正襟危坐治理天下,怎么可能呢?一个16岁的孩子刘盈都看得明明白白,但是到了今天,竟还有人要给吕后翻案,把她说成是一个女政治家,似乎只要是政治家,杀一两个政治对手,就不算什么了。可是把人做成人彘,能跟普通的杀人划等号吗?把老公的儿子和妃子都当成政治对手,而置于死地,能跟普通的政治斗争划等号吗?不知道这位博主是什么目的,但愿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已。但是这种做法遗祸匪浅,特别是对于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