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和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
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韩非说:君主
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
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换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
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
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
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的治道,也是后期道家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庄子》里有一段讲“用
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有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用天下”。无为,是
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和职责
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换句话说,他的统治方法是以无为用天下。臣子的功能和
职责,则是接受命令,遵命而为。换句话说,臣子的功用是以有为为天下用。这一段里说: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
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韩非说:君主
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
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换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
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
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
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的治道,也是后期道家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庄子》里有一段讲“用
人群之道”。这一段既区分了有为与无为,还区分了“为天下用”与“用天下”。无为,是
用天下之道。有为,是为天下用之道。君主存在的理由是统治全天下,所以他的功能和职责
是自己无为,而命令别人替他为。换句话说,他的统治方法是以无为用天下。臣子的功能和
职责,则是接受命令,遵命而为。换句话说,臣子的功用是以有为为天下用。这一段里说: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