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3日漏签0天
李俊基吧 关注:707,501贴子:22,336,51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 283回复贴,共19页
  • ,跳到 页  
<<返回李俊基吧
>0< 加载中...

回复 :回复 :回复 :回复 :回复 :【爱学】╬8.30╬中国哲学简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却是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的不同,代表性宗与 
 
空宗的不同,如前一章 描述的。这可以从慧能自序里看出来。从这篇自序我们知道慧能是今 
 
广东省人,在弘忍门下为僧。自序中说,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 
 
说现在要指定一个继承人,其条件是写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禅宗的教义概括起来。当下 
 
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针对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说弘忍赞赏慧能的偈,指定他为继承人,是为六祖(见《六祖坛经》卷一)。 
 
 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 
 
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义不可说 
 
 后来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了高 
 
峰。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第一义”。我们在前一章 已经知道,在第三层 

 
次,简直任何话也不能说。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文益禅师(958年卒) 
 
《语录》云:“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他们着 
 
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了。在这些语录 
 
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 
 
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了解禅宗目的的人,觉得这些回答 

 
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他 
 
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东西。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2025-08-23 19:1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么名字, 
 
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了“言筌”。 
 
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 
 
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语录》卷一)又,庞居士问 
 

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同 
 
上)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 
 
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 
 
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修行的方法 
 
 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据说马祖在成为怀让(744 
 
年卒)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 

 
顾”。怀让“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 
 
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古 
 
尊宿语录》卷一)马祖闻言大悟,于是拜怀让为师。 
 
 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 
 
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黄檗 
 
(希运)禅师(847年卒)说:“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 

 
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古尊宿语录》卷三) 
 
 他还说:“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 
 
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同上)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他还说:“若未会无心,著相皆属魔业。……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 
 
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极止小儿啼。……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同上) 
 
 不造新业,并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以无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作 
 
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这就是慧远的理论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 

 
“善不受报”义。这种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作事以求好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本身可能 
 
有多么好。无宁说它的目的,在于作事而不引起任何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引起任何结果, 
 
那么在他以前积累的业消除净尽以后,他就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 
 
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这里有一个问题:果真如以上所说,那么,用此法修行的人,与不作任何修行的人,还 
 
有什么不同呢?如果后者所作的,也完全是前者所作的,他就也应该达到涅盘,这样,就总 

 
会有一个时候,完全没有生死轮回了。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虽然穿衣吃饭本身是日用平常事,却不见得做起来的都是完 
 
全无心,因而没有任何滞着。例如,有人爱漂亮的衣服,不爱难看的衣服,别人夸奖他的衣 
 
服他就感到高兴。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滞着。禅师们所强调的,是修行不需要专门的行 
 
为,诸如宗教制度中的礼拜、祈祷。只应当于日常生活今无心而为,毫无滞着;也只有在日 
 
用寻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结果。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无须努力;需要有 
 
心,其目的是无心;正像为了忘记,先需要记住必须忘记。可是后来时候一到,就必须抛弃 

 
努力,达到无须努力;抛弃有心,达到无心;正像终于忘记了记住必须忘记。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种知。这样的知。不同于原来 
 
的无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产物;而不 
 
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创造。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为了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 
 
是顿悟,如在前一章 描述的,好比飞跃。只有发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 
 
 这样的飞跃,禅师们常常叫做“见道”。南泉禅师普愿(830年卒)告诉他的弟子说: 

 
“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 
 
也。”(《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达道就是与道同一。它如太虚廓然,也不是真空;它只是消 
 
除了一切差别的状态。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2025-08-23 19:0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种状态,禅师们描写为“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 
 
录》卷三十二)。后两句最初见于《六祖坛经》,后来为禅师们广泛引用,意思是,只有经 
 
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在这种状态,经验者已经抛弃了普通意义上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假定有知者与被知者 

 
的区别。可是他又不是无知,因为他的状态不同于南泉所说的无记。这就是所谓的不知之知。 
 
 一个人若到了顿悟的边缘,这就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一个人即将发生这种飞跃 
 
了,这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帮助,也是重大的帮助。这时候,禅师们惯于施展他们所谓“棒 
 
喝”的方法,帮助发生顿悟的一跃。禅宗文献记载许多这样的事情:某位禅师要他的弟子考 
 
虑某个问题,然后突然用棒子敲他几下,或向他大喝一声。如果棒喝的时机恰好,结果就是 
 
弟子发生顿悟。这些事情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施展这样的物理和生理动作,震动了弟子,使 

 
他发生了准备已久的心理觉悟。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禅师们用“如桶底子脱”的比喻,形容顿悟。桶底子脱了,则桶中所有之物,都顿时脱 
 
出。同样地,一个人顿悟了,就觉得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也顿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具体 
 
地解决,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之道,为“不疑之道”。 
 
无得之得 
 
 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舒州禅师清远(1120年卒)说:“如今明得了,向 
 
前明不得的,在什么处?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 

 
(《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在前一章 我们已经知道,按僧肇和道生的说法,真实即现象。禅 
 
宗有一句常用的话;“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 
 
山,水还是水。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禅师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 
 
外觅涅盘。舒州说:“只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驴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更觅 
 
驴,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除却觅驴病,狂心遂息。 
 
 “既识得驴了,骑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山河 

 
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 
 
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复有什么事?”(同上)若以为悟后有得,便是骑驴觅驴,骑驴 
 
不肯下。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黄檗说:“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安 
 
嘴。”(《古尊宿语录》卷三)只要悟了,则尽是佛事,无地无佛。据说有个禅僧走进佛寺, 
 
向佛像吐痰。他受到批评,他说:你指给我无佛的地方吧!(见《传灯录》卷二十七) 
 
 所以在禅宗看来,圣人的生活。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圣人作的事,也就是平常人作的 

 
事。他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禅师们把这叫做“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象征着悟的成就的顶点。更进一步,意谓既悟之后,圣人还有别的 
 
事要作。可是他所要作的,仍然不过是日用平常的事。就像南泉说的:“直向那边会了,却 
 
来这里行履。”(《古尊宿语录》卷十二)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虽然圣人继续生活在这里,然而他对那边的了解也不是白费。虽然他所作的事只是平常 
 
人所作的事,可是对于他却有不同的意义。如百丈禅师怀海(814年卒)所说:“未悟未解时 
 
名贪嗔(无此字:ocr),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异旧时行履处。”(《古尊 

 
宿语录》卷一)最后一句,看来一定有文字上的讹误。百丈想说的显然是:“只异旧时人, 
 
不异旧时行履处。” 
 
 人不一样了,因为他所作的事虽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作的事,但是他对任何事皆无滞 
 
着,禅宗的人常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著衣,未曾接著一缕丝(《古尊宿语 
 
录》卷三,卷十六)。就是这个意思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可是还有另外一句常说的话:“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传灯录》卷八)我们可以 
 
问:如果担水砍柴,就是妙道、为什么“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如果从以上分析的禅宗的 

 
教义,推出逻辑的结论,我们就不能不作肯定的回答。可是禅师们自己,没有作出这个合乎 
 
逻辑的回答。这只有留待新儒家来作了,以下四章 就专讲新儒家。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2025-08-23 18:59: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狗苟╃字JUN团
  • 承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公元589年,中国经过数世纪的分裂之后,又由隋朝(590一617年)统一起来。可是不 
 
久隋朝又被唐朝(618—906年)取代,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唐代在文化上、 
 
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媲美汉代,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汉代。 
 
 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于622年重建起来。62S年,唐太宗(627 
 
—649年在位)命令在太学内建孔庙;630年,他又命令学者们准备出儒家经典的官方版。这 
 
项工作的一部分,是从前代浩繁的注释中选出标准的注释,再为标准注释作疏。然后皇帝以 

 
命令颁布这些经典正文及其官方注疏,在太学里讲授。以这种方式,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 
 
家的官方教义。 
 


This file is generated with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1.0 ---written by Fengguohua of NorthStar 2000-2-25 Registered version doesn't show this message,please register!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 283回复贴,共19页
  • ,跳到 页  
<<返回李俊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