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吧友“我看石头记”的一个帖子竟然发现了红楼成书年代的信息,帖子的题目叫
“从一副对联推测红楼梦成书的年代。”拜托各位看看,看是否有道理。我在这里也稍加整理~
原文: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衍圣公的知识:宋仁宗以后,孔圣家嫡系世袭的封号就叫衍圣公;明代开始,孔家所有嫡系的辈分字都由皇帝颁定。根据史料,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五十六代以下10字行辈,即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避讳改为衍)”;明天启年间御赐20字(自六十六代至八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乾隆年间又调查整理了一下,以上30字就是和孔府族谱也完全对应。可见这些史料没问题。
现在我们回到原文里来看,衍圣公孔继宗这个名字,该是第六十九代衍圣公,查史料可知,六十九代衍圣公叫孔继濩。但这个孔继濩虽说的确是孔子六十九世孙,也有“衍圣公”之号,但他实际上连一天的“衍圣公”也没有当过,他在世时,衍圣公为其父亲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孔继濩早于其父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长子死后,孔传铎因患足疾不便行走,于雍正九年(1731年)直接将爵位袭让给了孙子,也就是孔继濩的儿子孔广棨,为了保持族谱的连贯性,孔继濩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第六十九代衍圣公。后来雍正十三年正式追封其为衍圣公。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得到第一个时间点~红楼成书时间不迟于雍正朝。若迟于此时,那么作者不顾已有事实,虚构一个衍圣公孔继宗是要被读者批死的,也是对孔圣家族的大不敬。估计古代所有的读书人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大家考虑一下如果我现在写个小说,说唐太宗叫李世亮该是怎么样!)
那么该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一定是在明天启年之后,只有这时候才能知道以后的衍圣公必定会有一位衍圣公叫孔继某。这才可能虚构衍圣公孔继宗这个名号。
现在时间缩短到天启年到雍正前,也就是1621-1731年。再推理来考虑,写红楼梦的时候,这个未来的衍圣公孔继某是否已经出现了呢?必定是没有出现,否则孔门嫡子的名字怎么会不知道?而孔继濩是二十三岁去世的,时间可以继续往前缩短最少15年,(扣除几个嫡子出生时间。)那就该是1621-1716年间,这时候是康熙55年。也就是说红楼梦成书最迟都是康熙年间。
再往前推,红楼一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最后面世,又缩短十年,到了1706年,该是康熙45年吧。所以红楼成书最晚是在康熙45年前。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首先能排除的就是曹氏家事说,时间差太大了。其次排除了废太子说,康熙两次废太子是在康熙47年和51年,第一次废太子时间不长就复立了,不可能写这么大部头的书。第二次被废时间也差距太大了,完全不可能。那么红楼作者一定是明末清初的人,其中含有悼明思想实在是正常不过。“悼红轩!”作者都快要直接说悼明轩了,我们竟然还在到处瞎猜!不管曹雪芹到底是谁,以明亡清兴为写作背景是绝对错不了的!!
“从一副对联推测红楼梦成书的年代。”拜托各位看看,看是否有道理。我在这里也稍加整理~
原文: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衍圣公的知识:宋仁宗以后,孔圣家嫡系世袭的封号就叫衍圣公;明代开始,孔家所有嫡系的辈分字都由皇帝颁定。根据史料,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五十六代以下10字行辈,即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避讳改为衍)”;明天启年间御赐20字(自六十六代至八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乾隆年间又调查整理了一下,以上30字就是和孔府族谱也完全对应。可见这些史料没问题。
现在我们回到原文里来看,衍圣公孔继宗这个名字,该是第六十九代衍圣公,查史料可知,六十九代衍圣公叫孔继濩。但这个孔继濩虽说的确是孔子六十九世孙,也有“衍圣公”之号,但他实际上连一天的“衍圣公”也没有当过,他在世时,衍圣公为其父亲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孔继濩早于其父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长子死后,孔传铎因患足疾不便行走,于雍正九年(1731年)直接将爵位袭让给了孙子,也就是孔继濩的儿子孔广棨,为了保持族谱的连贯性,孔继濩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第六十九代衍圣公。后来雍正十三年正式追封其为衍圣公。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得到第一个时间点~红楼成书时间不迟于雍正朝。若迟于此时,那么作者不顾已有事实,虚构一个衍圣公孔继宗是要被读者批死的,也是对孔圣家族的大不敬。估计古代所有的读书人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大家考虑一下如果我现在写个小说,说唐太宗叫李世亮该是怎么样!)
那么该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一定是在明天启年之后,只有这时候才能知道以后的衍圣公必定会有一位衍圣公叫孔继某。这才可能虚构衍圣公孔继宗这个名号。
现在时间缩短到天启年到雍正前,也就是1621-1731年。再推理来考虑,写红楼梦的时候,这个未来的衍圣公孔继某是否已经出现了呢?必定是没有出现,否则孔门嫡子的名字怎么会不知道?而孔继濩是二十三岁去世的,时间可以继续往前缩短最少15年,(扣除几个嫡子出生时间。)那就该是1621-1716年间,这时候是康熙55年。也就是说红楼梦成书最迟都是康熙年间。
再往前推,红楼一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最后面世,又缩短十年,到了1706年,该是康熙45年吧。所以红楼成书最晚是在康熙45年前。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首先能排除的就是曹氏家事说,时间差太大了。其次排除了废太子说,康熙两次废太子是在康熙47年和51年,第一次废太子时间不长就复立了,不可能写这么大部头的书。第二次被废时间也差距太大了,完全不可能。那么红楼作者一定是明末清初的人,其中含有悼明思想实在是正常不过。“悼红轩!”作者都快要直接说悼明轩了,我们竟然还在到处瞎猜!不管曹雪芹到底是谁,以明亡清兴为写作背景是绝对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