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455贴子:10,069,728
曾经想写一篇红楼人物述评的文章,开了一个头,没有写下去——现在比以前懒了。
这两天,我的帖子,《接济刘姥姥不是写王熙凤的善举》又引来许多口水,我也懒得回复。不过,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凤姐,我倒有兴趣,把自己对凤姐的态度,再整理成一下。我对凤姐的许多观点,基本都在我的《红楼随读随想随记》里出现过,现在不过是整理成专文而已。想了解我对红楼的整体理解,可以参阅那篇文章。https://tieba.baidu.com/p/2557854664?pid=38004972179&cid=0&red_tag=3345781977#38004972179


IP属地:江苏1楼2019-01-07 12:02回复
    那么,凤姐是曹雪芹美丽梦幻中的一个人物,还是丑陋现实的折射?有一点是我相信多数人,包括凤迷们大概都不会否认的,那就是,凤姐不是红楼中的梦幻人物,她是一个现实人物。既然她是一个现实人物,那么,曹雪芹对现实完全否定,怎么可能去褒扬一个现实人物?
    这个结论,仅属于基本推理,似乎有点武断——但中国人缺乏逻辑,确实举世闻名。不过,我们还是来结合文本,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一看。
    可以先简单概括一下凤姐的特色,她最为人接受的,就是“精明”两字。
    但是,精明是不带褒贬的。甚至在现实社会里,或者说,在一个不满意现实的作家眼里,“精明”基本就是一个贬义词。当然,关键还是要看精明下面,还掩盖着什么。
    红楼少女中,宝钗也算是精明的,她的精明之下,是善解人意和与人为善。
    那么,凤姐的精明下面,掩盖了什么呢?
    看具体文本。
    凤姐的第一次出场,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大学讲解红楼的老师,一定会提到这个场景。看一下具体内容: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个出场,和整个氛围形成对比。这个对比,是用黛玉的强烈感受来体现: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实际就是黛玉形容的“放诞无礼”,问题是,凤姐为何敢放诞无礼?王夫人在场,贾母在场,她为何敢放诞无礼?


    IP属地:江苏3楼2019-01-07 16:25
    收起回复
      2025-09-07 10:18: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木石先生,大家都说红楼梦赞美出家人,实际上在丑化吃斋念佛的人哦,既然都在丑化吃斋念佛的人,又怎么不会容忍凤姐的坏呢?真的在丑化,除了妙玉戴发修行,保持了佳人的美丽形象,剩下的吃斋念佛的人就没有什么好人了 所以红楼梦不是圣母,能够容忍坏和个性的,这就能理解凤姐了 话说红楼梦真的赞成佳人剃度?这个写法太隐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9-01-08 15:23
      回复
        在王熙凤竭力讨好黛玉的关节,王夫人似乎是莫名其妙插进一句莫名其妙的问话,“月钱放过了不曾。”如果真当作闲话来看,那就是真的不懂曹公的曲笔。这里,是在为后文王熙凤扣押月钱放债作伏笔,也是在暗示,王熙凤如此这般盘剥下人,非一时之兴,而是一贯 如此。
        我觉得,有的品行,就是可以对人一票否决的,就如这样扣发下人工资拿去放债之类,实在算的上是恶人恶行,决不能因为这里面透着生财之精明,就欣赏她。好比单位领导,总是把全体人员的工资押后一个月发放,他手中就总有一笔工资款放债赚钱,你会夸奖这样的领导精明吗?
        最奇葩的是有人认为,王熙凤放高利贷赚钱,是为了弥补贾府的亏空——这种理解的人,说他脑子被驴踢过一点也不冤枉他,你见过一个贪官,他贪污是为了弥补地方财政亏空的?
        我相信如此行笔,上来就暗示她的恶行,正是表明对她的讨厌。但曹雪芹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决不因为自己的讨厌,就把她脸谱化丑化,而是按照生活中的实际情形来描写。而生活之中,大奸大恶之人,往往能够赢得口碑,比如总是号称“来晚了”的流着“道德血液”却家资庞大之类的家伙。
        王熙凤的回答蛮有趣,用一句简单的话回复,“月钱已放完了”。然后接一大段话,似乎是在竭力完成王夫人交付的嘱托,可王夫人却说,“有没有,什么要紧”。实际是在暗示王熙凤这一大段话,只是打岔,是没要紧的话,而月钱才是要紧的。但王熙凤就是要用“没要紧”的东西来岔开“要紧”的月钱问题。


        IP属地:江苏7楼2019-01-09 10:14
        回复
          妻孥熙熙,雞犬閒閒。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9-01-09 17:28
          回复
            容后慢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09 17:57
            回复
              是有理的。我看别人有分析说“王熙凤”的原型是魏忠贤,那么自私自利欺上瞒下那就是凤姐的本质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1-10 10:08
              回复
                中国的文字狱源远流长,和封建专制朝代相辅相成,而且越演越烈,文字狱的时代,一定是一个垃圾时代,这样的垃圾时代,还有作家专门为之大唱特唱赞歌——二月河的死亡,但愿是一个终止符。但文字狱最严酷的时代,并非清朝,而是文革。文革的文字狱,要比清朝严酷百倍,今天,竟然还有很多老人年轻人怀念推崇文革,可见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之差,今天或许创出了历史记录——假如以世界横向比较,这个结论一定正确。反过来推,有那么多人推崇凤姐,也算正常了。毕竟清朝是个末世,今天也是末世。
                而对“生于末世”而具“才”之人,红楼中强调了三个,那就是贾雨村,王熙凤和探春。其实,通过这三个人的作为,我们已经可以揣度出曹雪芹的心意,即对这种生于末世而有才,或者说,其才华特别能够在末世中彰显出来的人,曹雪芹就是虚褒实贬,和说“皇恩浩荡”时的心态完全一样。
                凡鸟偏从末世来的凤姐,和贾雨村探春构成三位红楼中的“末世之才”,曹雪芹对雨村的厌恶,我想多数人都是能够一目了然的。但他对凤姐的厌恶,远远超过了对雨村的厌恶,却并不被多数人所了解,因为在描写凤姐的诸多恶行时,都为她披上了一层“精明”的外衣,使这个大奸大恶之人,更符合生活中的原生态。君不见,在俺们天朝,恶魔般的大奸大恶,也可以被愚民奉作太阳?凤姐被人喜欢,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了。


                IP属地:江苏14楼2019-01-11 10:30
                收起回复
                  2025-09-07 10:1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之前也有认为思考过红楼梦的缺点,是不是太弱化了男性?如同雨果过份弱化女性,后来随即否定,这不算缺点,而是有很大的原因(这个不是在故意拔高红楼梦的地位,非要把缺点说成优点)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9-01-11 11:16
                  收起回复
                    曹雪芹用“机关算尽太聪明”一句,道尽了对这个人物的嘲笑和评判。其实,真正的精明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隐瞒自己的精明,而曹雪芹却在红楼中,处处明写她的精明,是放肆嚣张的精明,实际上,放肆嚣张和精明是背道而驰的。何况,她还有那么多贪酷残忍的行为,只看到她的精明而喜欢她甚至崇拜她的读者,实在是糊涂到了极点啊,可悲可叹!


                    IP属地:江苏17楼2019-01-25 10:50
                    回复
                      接下来重点描写的凤姐事情,就是和贾瑞的情仇。
                      在这件事情上,似乎凤姐完全没有罪责,全是贾瑞见色起意,自取其辱。如果如此理解,那是既不懂文学的精髓,也不懂红楼梦的精彩,更谈不上对凤姐的理解。
                      红楼梦的结构是按照“少年(乱性)——青年(痴情)——中年(丰富烦恼)——老年(衰老死亡)”来结构小说,这可以算是我对红楼的独到见解了,说红楼的人太多,真正说出前人没有说出的观点很难,这个结构,或许是前人还没有说过的。
                      那么,在红楼少年期的乱性阶段,凤姐也在其中占有很重的篇幅和分量,那么,意味着她也是乱性的人,只是写得特别含蓄而已。
                      凡是红楼读的比较精细的人都知道,在贾蓉向凤姐借屏风那个细节里,两人的情景是非常暧昧的,我常说,红楼中重要人物的重要性格,都不会是孤例,一定彼此印证。那么,凤姐和贾蓉的暧昧,似乎是个孤例?其实不是,凤姐和贾瑞的公案,就是凤姐和贾蓉不清不楚的印证。
                      文学,就是根据人物形象的性格来安排人物的所作所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应该如此,红楼梦自然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自然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从这个角度分析,凤姐处理贾瑞调戏她的曲折过程,就是侧面证明她和贾蓉有事,甚至和贾蔷也有事。


                      IP属地:江苏18楼2019-01-25 11:03
                      收起回复
                        先说贾瑞的性格。他是特别窝囊的人,在贾瑞调戏凤姐之前,先写了学堂闹事,写出了贾瑞性格的懦弱和窝囊。再来写贾瑞调戏凤姐,特别大胆,简直放肆。一个窝囊到如贾瑞这般的人,竟然如此大胆直接了当地挑逗凤姐,她可是荣宁两府赫赫有名的,几乎可以算得上他半个主子的“凤辣子”,虽然古话说‘色胆包天’,但人的一举一动,都必然蕴含着人内在的性格。我觉得,从小说人物的描写上而言,出现和自己的性格判若两人的举止,要么意味着作者的水平有问题,要么是作者在这里蕴含着一些特别意思。我确信,在红楼之中,人物行为上,出现和性格有明显背离的举动,都蕴含着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藏愚守拙’的宝钗,在红楼中的活泼几近于黛玉,就是在暗示宝钗对宝玉的爱。
                        我们不妨想一想今天,什么情况下,一个懦弱的男人,会突然去调戏一个强势美艳的女老板?
                        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这个男人知道女老板喜欢和男下属叉叉,他去调戏女老板,实际是向女老板献媚。但这个情况在贾瑞那里不成立,因为凤姐就算喜欢和小叔子侄子之类鬼混,那也必须是宝玉贾蓉贾蔷那样清秀飘逸的男人才行,贾瑞那么猥琐,他不会不知道凤姐绝对不会喜欢他。
                        那么,贾瑞为何还对勾引凤姐几乎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呢?在凤姐一再捉弄他之后,他竟然“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他竟然真是这么蠢?
                        那就是另一种情况,即男下属抓住了女老板的把柄。贾瑞的特别大胆,就是在暗示贾瑞抓住了凤姐的把柄,即他抓住了凤姐和贾蓉或贾蔷的把柄,拿这个来威胁凤姐,就可以理解贾瑞为何如此大胆了。凤姐假如要和贾蓉贾蔷偷情,地点自然应该在宁府。学堂在宁府,贾瑞作为学堂人员及本家子弟,在宁府应该可以出入自由,除了内眷的内室,其他地方,贾瑞应该都是畅通无阻的,因此,他碰巧撞破凤姐的风流韵事,然后拿这个来威胁凤姐,也要分一杯羹。在那个时代,女人被人抓住这样的把柄,几乎就被人捏住了死穴。这也可以说明,贾瑞为何一再不相信凤姐会作弄他。


                        IP属地:江苏19楼2019-01-25 11:30
                        回复
                          因为那篇文章《接济刘姥姥不是在写凤姐的善举》一问,引发了许多回复,这里无意识地漏掉了凤姐接济一事,但这是重要一环,不可以漏掉的,补在下面。


                          IP属地:江苏21楼2019-01-25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