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92贴子:113,428

杜甫....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说一句,我一向不认为中国自古的那些所谓文人很伟大。
你看他们大都是自以为怀才不遇,被贬,悲惨遭遇,然后只能寄情山水,或者写几篇发发牢骚之作。他们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我告诉你,没有。就拿杜甫来说吧,他写的阳春白雪的几首破诗什么石壕吏拯救了谁?影响了谁?
古代时真正优秀的人,会混的人大多去做官了,而且是大官,就像纪晓岚之类,他们也许是贪官,也许是清官,但是确定的是他们的才华绝对很高!(和珅就是例子,和珅这种在皇宫里的人,绝对是靠才华攀上去的,做大官后还可以天天会见来自天下的文人雅客,才华可能低吗。之所以和珅们的才华得不到传送,完全是政治因素罢了)。
然而,真正伟大的文人并非没有,鲁迅先生就是个例子,他的文笔未必有多么出众(当然也不差),但是他的思想给人类的东西很多,大家应该了解,我也不阐述了。
所以,综合以上,得出结论,学习这种唐诗这类另中华民族走向失败的文化应该彻底根除。



1楼2009-08-02 11:10回复
    优胜劣汰,一千多年了,唐诗依然存在,李杜依然被世人所崇敬。历史自有定论,岂是尔等可抹杀的?此帖我是不会删的,看看赞同你观点的有几人许?


    3楼2009-08-02 12:11
    回复
      2025-08-30 15:30: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是因为很多人未必会赞同或没有听过类似的观点,我把我的观点讲出来才有意义。
      我还要说一句,想古文这种东西能带给我们的已经不多了,我们不应该学习那些客观上阻碍民族发展的古文,而是应该去创造自己的文化。
      最后既然问一句,既然祖国文化如此灿烂,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没有?为什么?还模仿别人自己搞个文学奖,天天给自己发奖,还高呼什么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伟大,真是够恶心。
      


      4楼2009-08-02 16:34
      回复
        唉,悲哀啊


        5楼2009-08-02 16:37
        回复
          唉,楼上真悲哀呀。连支撑自己民族的坚实地基也要挖,也要否定。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剩下的也许就是可悲的民族文化无知吧


          6楼2009-08-02 17:34
          回复
            楼上的内容好空洞,请拿出一些真实的论据来拯救我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剩下的也许就是可悲的民族文化无知的灵魂吧。


            7楼2009-08-02 18:30
            回复
              果然,唉!你看似冠冕堂皇的言语背后只有空洞的思想,和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于攻击你所崇拜的文化的人,你显得手足无措,只能用侮辱的方式反击。


              8楼2009-08-02 18:35
              回复
                最后实在不行了,只能删帖。唉,这就是鲁迅看透了的中国人的本质吧。


                9楼2009-08-02 18:38
                回复
                  2025-08-30 15:2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你别说我不爱国,要我是美国人,我才不会发这种帖子呢


                  10楼2009-08-02 18:47
                  回复
                    删帖?你错了,这样的帖子我是不会删的。至于你的观点,我之所以留言字数很少是因为我觉得和你说太多没必要,这个话题就像煤是黑的,面是白的,没什么可说的。你不要把杜甫吧主想的那么龌龊,只要不是有损杜甫名誉,对帖吧有危害的帖子我们是不会删的。


                    11楼2009-08-02 18:49
                    回复
                      内容还是空洞,你与其发那3行,还不如发一行有点质量的呢。算了,不和你多说了,和你讨论也解决不了问题。


                      12楼2009-08-02 18:52
                      回复
                        ……额滴神,怎么还会有这种贴……LZ实在偏激,首先,所谓学古,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若他对LZ您的未来没帮助,您大可弃之如履,绝对没人拦您,用不着向视之如珠似宝的我们叫嚣,价值观不同,我们没什么好解释的,您也省得自贬身价。
                        其次,子美先生对后代的影响很大,不论为人为文。生而为人,总要有人的样子,不求如牛顿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歹要懂得天理伦常,而这些,谁定的,谁为榜样,我不知,不知您知不知?
                        还有,为官者,大半确是懂得生存之道的,我承认,我也一向佩服,但这与才华有关么?和珅与纪晓岚您真的了解么?您知道历史上纪晓岚是多么虚伪多么会奉承的一个人么?撇开这些不谈,我只想请问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面对天下文人雅客呢?是虚心求教呢,还是心怀叵测呢?所谓处芝兰之室,久而自染其香,也要自身洁净才行,不见白莲开于淤泥上,又何曾将淤泥染为芬芳?
                        并且,鲁迅先生的文笔非常之好,这是古今中外一致认定的,其别具匠心之处让无数人击节叫好,仅《朝花夕拾》一书,我读了十余遍,至今不敢说读懂,连观后感都数度动笔而不敢成文,请您言前再思可以么?
                        此外,所谓诺贝尔文学奖,本就是不公平的,本国的书不用本国的文字写就这是一种糟蹋与侮辱,不信可以请您读读《我的名字叫做红》,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啊,看看读来有什么味道。最后,在没有足够底蕴的情况下,请您不要妄谈类似言语,这是对中文的一种玷污,谢谢。
                        若上文有任何不妥之处,欢迎指正,不胜感激。


                        13楼2009-08-02 21:09
                        回复
                          我能看懂楼上的意思,但是楼上的似乎看不懂我的意思。
                          我用几个词形容您:夸大,浅薄,答非所问。民族自豪感过于强烈蒙蔽了您的双眼


                          14楼2009-08-02 21:51
                          回复
                            ……我看懂了您的意思,怕是您没看懂我的意思吧,我对于您的问题,只想说,价值观不同,我们没什么好解释的,您也省得自贬身价,这意思还不清楚么?
                            还有,我指出的问题,您似乎回避了啊,您说我夸大,说我浅薄,那么好,请拿出证据,摆出理由,我欢迎斧正,您为何吝于赐教?
                            您说“请拿出一些真实的论据来拯救我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剩下的也许就是可悲的民族文化无知的灵魂”,说“看似冠冕堂皇的言语背后只有空洞的思想,和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于攻击你所崇拜的文化的人,你显得手足无措,只能用侮辱的方式反击”,好啊,我现在可以拿出证据一条条陈述我崇拜中国文化的理由,一点点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可贵,但不知您有没有耐心听?我说小柴胡汤,您懂不懂?我说近水楼台,我说世事如棋,我说急流勇退,我说醉后添杯,我说这些对我们如今为人仍大有裨益,我说它们宛如天上恒星,发出隽永光辉,您知不知?
                            民族自豪感过于强烈?哈,怕是您的民族自豪感过于淡薄了。


                            15楼2009-08-02 22:20
                            回复
                              2025-08-30 15:18: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意楼上几位部分观点,看楼上写了那么多,我相当的不好意思。我不是很了解杜甫,你们可以当我将关于他的话都是废话。
                              至于你说到的范仲淹之流(没有特指范仲淹),我对他们的爱国热情持保留意见,从范仲淹之流的地位来看,作秀的可能据大,很可能只是获得民心的手段而已。而且爱国的情操绝对不是评判文人的品质,关键是他的思想。真正爱国的恐怕是为了国家现身的士兵,而不是在官府里抽着大烟一边写这“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官员吧。所以,我认为,像这种抒发无聊的爱国热情的文学作品价值为零(我不是说爱国热情无聊)。
                              文学的精髓我认为在于思想,那华丽的辞藻犹如浮尘,一点都不稀奇。而思想的体现在于它能指出一些问题,改变一些人。我纵观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文献,再看看西方的小说,在感叹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同时又中国的文学,不禁悲从中来。
                              看看我们的课本里的课文,这些可都是封建政府的愚民工具啊!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17楼2009-08-02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