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崛起吧 关注:28,677贴子:278,578

【讨论】农场产量的数据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通过另一种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研究,试图从农民种植方法上来分析产量与种植面积的比例关系
本贴讨论的结果主要有两项:产量与种植面积比,产量与占地面积比
大家可以根据这两个比值来确定自己如何布置农业区


IP属地:浙江1楼2009-12-09 19:55回复
    讨论环境:温带气候,65%的最肥沃度
    先说一下小麦、栗子和卷心菜的情况,确实在一次耕作(农夫耕一下后关闭农场)的情况下,小麦经过四个月的成长,成熟度为72%左右,经过5次或以上的耕作,成熟度能达到95%。
       农作物成长算法应该是这样的:农作物每个月自身可以成长20%,如果当月获得农民的耕作会使成熟度的增加速度加快25%,即每月成长25%,我们暂时把这额外的成长速度叫做成长增幅
       由于农民走出来的第一步肯定是道路,一步路加上耕第一块地所花的时间导致成长时间下降,而第一次额外耕作导致成长增幅的作用时间下降,所以成熟度不会超过95%。
    而以小麦为例,第一个月会出来两个农民,这两个农民最多可以耕作10个小麦地,若总的小麦地为18格,那么会各耕种9格,由于不可能将18格地都放在农民出来的地方,所以超过16格以上的种植面积,农民在第一个月是无法完全耕种的!而且如果一开始出来的农民不回去的话,其他农民是不会出来的,所以第一个月的成长增幅也浪费掉了,所以在16格的情况下,平均成熟度应该是:
    3.5(成长时间T1)*0.2+2.5(增幅作用时间T2)*0.05=82.5%
    当然如果尽可能的使所有农田分布在出口处,平均成熟度会略高于这个值,但混种的情况下,这是无法做到的。
    注:虽然第二波农民有四个,但耕作的作物是随机的,就是说有可能第二个月某一作物被耕了3、4次,而另一作物在月底才被耕作一下,根据不完全测试,第二个月受增幅的作物平均时间约为0.5,而后面两个月则不受影响。由于大部分植物成长时间都为4个月,可以把2.5当做增幅系数,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变动会在下面提到
    由于一农民耕作8格所占的时间约为一个月,则农民每走两步加耕作的时间为1/8月
    而农作物成长的速度为1/20月,取两者最小公倍数40,则我们暂时把每个月定义为40单位时间。则每单位时间农作物成长0.5,增幅0.125,在第一个耕作周期(种小麦的农民回去之前)5单位时间播种1格小麦。
    但当种植面积超过24的时候,由于有些田总是没有人去耕作,增幅系数大幅减小,20田时大概降至2,之后下降的速度随面积增长更快
    


    IP属地:浙江2楼2009-12-09 19:58
    回复
      2025-09-14 06:2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面给出农作物的数据表,虽然在20~24格中,作用原理稍有不同,但基本符合实测数据


      IP属地:浙江3楼2009-12-09 20:04
      回复
        在混种的情况下:



        IP属地:浙江4楼2009-12-09 20:26
        回复
          意思就是若想混种2种农作物,要追求单位面积产出,则各种18格,3种则各种15格
          以此类推……
          面积比计算公式为
          单种:产量/(种植面积+9)
          2混种:产量/(种植面积+4.5)因为2混种产生2倍工人
          注:4混种是考虑除水稻外的四种植物混种情况


          IP属地:浙江5楼2009-12-09 20:31
          回复
            关于产量不稳定问题的说明,当种植面积超过一定值的时候,会导致产量不稳定
            因为从第一波工人工作结束后,每波出来3个工人,每个工人会完成一定工作量
            比如说走一步的工作量为1,耕一块地的工作量为5,则工作总量应该在20左右,
            即最多耕3块地,走的路越多,耕的越少。
            所以一种植面积未超过20,收获波动约为5%
            超过20,未满40,收获波动约为20%
            当然取极值的概率小于0.03%,如果真的所有地都耕过一遍后所有人总是只耕3块
            地,那你还是买彩票去吧…………


            IP属地:浙江6楼2009-12-09 20:48
            回复
              这样
              单一粮食作物的最佳布局应该是5x6方块,对应产量11担左右
              2混种,则是6x9方块或者6x8方块,2种作物对半分,对应产量应该在22担左右(6x9)
              3混种、4混种应该可以种满,极限布局了,对应产量在28-33担,这种情况下单位土地产量和最佳单位土地产量布局相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了,极限布局的好处就是可以少建小屋,节省人手
              有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大家都不讨论水稻和其他混种的情况,不和水稻混种出于什么原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一直没弄明白
              


              7楼2009-12-09 21:09
              回复
                由于“最佳”的标准,所以我想列出数据给大家参考,你说的单一粮食作物5*6能具体说一下怎么计算的么,因为还有四舍五入的问题,所以效果应该以实测为准,也就是说你测出来的数据应该更正确,但是刚刚看了个外国人做的表格,似乎测试时间够长的话好像能排除四舍五入的因素
                最佳布局而具体测试的话我肯定是没有这个时间和耐心的,由于本身也有一定的随机性,每种农作物连续测5年的话我肯定睡着了,而且不同气候最佳布局是不一样的
                关于水稻可以参考农作物生长季节表,其实这是个数学问题,如果把排在中间的水稻抽调的话就不会有四个作物在同一时间生长,而农场在同一时间好像最多出现12个农民(对应每种3个)5种的话顾不过来
                3种作物混种效率没有4种好,而要取4种作物的只有水稻产量在潮湿的气候最好,和另外四种作物不搭,所以不种水稻排起来是最方便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IP属地:浙江8楼2009-12-09 22:05
                回复
                  2025-09-14 06:1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8楼
                  这个农作物我没实测过,因为感觉之后混种之后相差不大,所以3种以上我都是布满的,然后平均分配
                  至于你说单一品种的最佳布局,主要基于你的研究结果(我没实测过)
                  因为你说超过24块耕地后,单位产量会急剧下降
                  小屋占9格,所以如果是5x6,耕地面积是21格,6x6是27格,5x7是26格
                  这几个都比较接近于能保持较高效率的极限值24
                  基于我一般采用农田靠路布局(好处就是不浪费地方另外建路)
                  这样工人出来的位置并不是最优位置,但对结果的影响实际不大,最起码,在不超过最大能管理数的情况下,由于出口位置导致的损失小于用于建路的3格耕地的产量
                  所以,为了保证耕地数量略小于24
                  我采用5x6方块布局单一品种
                  实际上,我之前测过6x8方块,大豆的产量为14,白菜的产量略高,15-16
                  这个基本上应该已经接近于极限布局,即再大也不提高产量,或者提高产量严重不成比例
                  而根据你这个表格,21格耕地能达到10.62,那最终应该是10-11担
                  单位产值明显高于6x8方块
                  不过如果人手比较缺的话,单一布局推荐6x8方块
                  


                  10楼2009-12-10 10:27
                  回复
                    额,这个我比较惭愧,因为农场超过20格,亚麻超过16格(或者说应该是32)后成熟度的计算公式就不一样了,我很懒,所以就大致测了一下,感觉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就取近似了
                    你说的极限布局是每个农场所能保持最大产量,这时农场产量和工人比最高的布局,那么种植面积应该高于我的计算,因为我的算法局限性比较大,有些地方取了近似,你的那个布局我没有能力计算
                    至于耕地的单位产量按小麦算
                    1~16是一个阶梯,这里产量波动是比较小的,而且平均成熟度在80%以上
                    16~20是一个阶梯,但和前面区别不大,单位面积产量还是基本线性下降的
                    20~24是一个阶梯,由于第一波农民没有耕作完,第二波农民出来3个,每个最多耕作3下,因为第一波农民耕作的是靠近路口的那些土地,所以第二波农民一般能耕作4块没有耕作过的土地
                    往24以上就说不好了,因为有可能某块地2个月都没人管,其实后来的只能说是概率问题了
                    但有一点,超过24块地后产量和布局有很大的关键,如果布的很分散,那多出来的几块地单位面积产量会很不稳定
                    而亚麻却有所不同,因为亚麻会产生第二波甚至第三波能耕作8块土地的农民(每波2个)而能耕作3块土地的农民夹杂在其中,看的我眼花缭乱,暂时没办法计算
                    而且亚麻生长周期是5个月,和农作物最大的区别是,像亚麻类的经济作物增幅作用远大于粮食作物。
                    举个例子,亚麻在第一次得到耕作后,每个月能成长12%,若四个月无人耕作,最后一个月只能成长10%,即总共58%,而每隔一个月时间得到一次额外耕作的话,每月成长速度为20%,由于亚麻成长周期长,农民走路的时间占得比例小,所以亚麻的最大成熟度可以达到97%,比粮食等四个成长期的作物略高。
                    但由于增幅作用是随机,你不知道农民下一片耕作的是哪一片地,所以亚麻产量的随机性要大很多,产量波动应该也是很高的(大于16田时)


                    IP属地:浙江11楼2009-12-10 13:03
                    回复
                      回复:11楼
                      如果是算单位建筑产量的话,基本上第二阶梯的就开始不考虑了
                      但是我觉得省那么几个建筑没多大意义,除非建巨型城市
                      如果地图不是超大的话,单位土地产量比较重要
                      这种情况下,由于农田小屋本身占了9格
                      所以就算是第三阶梯都要考虑
                      农田的单一品种最佳单位土地产量布局应该在5x6附近,比6x8更大的布局就是浪费土地了,但是单一品种意义不大,因为农田一般都是混种的,所以懒得具体去测试了
                      亚麻其实很简单的,没必要去研究他们怎么走
                      你种块5x8,即靠路边,两侧,后头都种满,收成基本上是稳定的
                      种的面积改小,单位土地产量并不增加
                      而改大,单位土地产量会变小,那这个就是单位土地产量的最佳布局了
                      另外就是,畸形布局不考虑,因为没有实际意义
                      然后知道了最佳布局,在实际布局的时候,只要方块大小在这个附近,多几格少几格都没问题的,因为对产量的影响可能就是1担,甚至完全没影响
                      


                      12楼2009-12-10 13:18
                      回复
                        研究的好细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还跟收获的过程有关?我曾经两个农场布局完全一样,都是18块大豆,结果一个平均87.5%成熟度的才收了四担,另一个82,5的却收了9担!我发现貌似跟收获也有关,收4担的出了7个人割,有两人割了五块地回农场也就多出一担豆腐。收九担的有13个人收割,基本都是割一两块地就回去了。其实混种水稻我试过,产量差不多,5种混种加灌溉的收成差不多是38-42之间,平均40担。我以前发过贴,不过因为开始的测试我改了速度,被火星了。呵呵,把农民的速度改到18可以收到50担。


                        13楼2009-12-10 13:58
                        回复
                          研究的好细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还跟收获的过程有关?我曾经两个农场布局完全一样,都是18块大豆,结果一个平均87.5%成熟度的才收了四担,另一个82,5的却收了9担!我发现貌似跟收获也有关,收4担的出了7个人割,有两人割了五块地回农场也就多出一担豆腐。收九担的有13个人收割,基本都是割一两块地就回去了。其实混种水稻我试过,产量差不多,5种混种加灌溉的收成差不多是38-42之间,平均40担。我以前发过贴,不过因为开始的测试我改了速度,被火星了。呵呵,把农民的速度改到18可以收到50担。


                          14楼2009-12-10 14:00
                          回复
                            回复:13楼
                            就18块大豆而言,收成应该大部分时间都是差不多的
                            剩下4担会不会是收割的时候农田人手不够
                            不过我也试过有时候,某块农田突然大幅减产,具体原因不知道,好像一切正常,可能是随机因子,就跟中500万差不多
                            还有就是你一块田38-42是固定的吗
                            灌溉我试过好像没啥作用啊,随机可能增产,也可能减产,大部分时间不变
                            这样一块田平均下来好像很难超过35
                            另外就是农民还可以调速度的吗,怎么调啊
                            


                            15楼2009-12-10 14: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