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465贴子:3,259,122

回复:绍兴发现袁雪芬最早唱片 一本《雪声纪念刊》堪称绝版

收藏回复



590楼2011-05-03 23:57
回复
       在艺术上,袁雪芬也有苦闷。自从越剧改革以来,剧种的面貌变化很大,可
    是她觉得自己不象刚搞改革时那样敢闯了。演出形式虽然已比较完整,但自己似
    乎有些停顿,这也不敢动、那也不敢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满足于已取
    得的成就的。对自己不满的时候,往往是酝酿着新的突破的时候。这不满,是种
    动力。袁雪芬渴望在内容、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渴望演出的剧目能有更大的意
    义,能对当时的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IP属地:上海591楼2011-05-04 22:57
    回复
      2025-09-12 23:1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上海592楼2011-05-05 05:47
      回复


        IP属地:上海593楼2011-05-05 21:46
        回复
              三月下旬的一天,袁雪芬正在明星大戏院后台化妆。她那小小的化妆间,平
          时是雪声剧团编、导、演一起商量演出问题的地方。编导南薇走过来,对她说:
          “袁小姐,我读一篇小说给你听,你看可以改戏吗?”


          IP属地:上海594楼2011-05-07 22:24
          回复
                原来,南薇看了一本丁英(即丁景唐)写的《妇女与文学》〔一九四六年二
            月上海沪江书屋出版),里面有一篇《祥林嫂一鲁迅作品中之女性研究之一》,
            对鲁迅的小说《祝福》作了介绍和分析评论。这本书,是丁景唐以“沪江书屋”
            的名义自费出版的。丁是地下党员,他通过“文艺青年联谊会”进行文艺方面的
            工作。由他介绍入党的一位同志的妹夫就是南薇,这本书就是通过这个关系到了
            南薇手中的。南薇看过之后,找来小说原作看了一遍,觉得很有戏剧性,可以改
            戏,但感到这种题材过去越剧没有演过,便先和袁雪芬商量。


            IP属地:上海595楼2011-05-07 22:52
            回复
                  袁雪芬一面化妆,一面听南薇读《祝福》。听着听着,她很快被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吸引住了。虽然她对鲁迅还很不了解,但鲁迅描写的生活、习俗,却唤起她深沉的回忆。她对这一切,是多么熟悉啊!她的故乡,就在绍兴附近;她入科班学戏后,又乘着乌篷船走遍了绍兴地区的水乡。她在这里生,在这里长,这里有她的父老乡亲,这里留着她童年的欢乐、痛苦、辛酸和梦想。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使她梦萦魂绕,牵动着她的思绪。祥林嫂这个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更在她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绍兴地区古称“越国”,封建势力特别顽固。袁雪芬看到过数不清的贞节牌坊,上面都浸着妇女的血泪。她觉得,在自己的祖母、外婆、母亲以及亲戚、左邻右舍的许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着祥林嫂的影子:“抢亲”的事,在自己的亲戚中就发生过;自己当年去学戏,不也是因为女孩子从小就处在屈辱的地位么?袁雪芬演过许多戏,但从来没有一个作品使她感到如此亲切、激动。打开了回忆的闸门,感情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IP属地:上海596楼2011-05-07 23:35
              回复
                    “袁小姐,你看这篇小说能改编吗?”南薇读完,轻声地问。
                    “我看完全可以改编!”袁雪芬爽快地回答。
                    “改了能演吗?”南薇又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可以演?可以演丨”袁雪芬想得毕竟还比较简单。她只想到,这
                个戏虽然不会有什么漂亮的服装可炫耀,富丽堂皇的布景也用不上,但它有扣人
                心弦的戏情和有血有肉的人物,自己也有较丰富的生活依据,能把心中的爱憎熔
                铸进艺术形象里。她有相当雄厚的观众基础,不论演什么戏,都会满座,有时还
                卖十三成座(包括加座:),因此戏演出来,不愁没人看。至于演鲁迅的作品可
                能引起什么反响,出现什么后果,她是没有多加考虑的。她对南薇说了一句:
                “你写出来,我演!”
                    把鲁迅作品搬上越剧舞台,就在这小小的化妆间里很快地定了下来。


                IP属地:上海597楼2011-05-08 23:43
                回复
                  2025-09-12 23:0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598楼2011-05-09 01:08
                  回复
                        雷厉风行,是雪声剧团的作风。南薇马上就动手写剧本。
                        考虑到越剧里大部分是生、旦戏,而这个作品里没有小生,南薇就和袁雪芬
                    商量,打箅把情节改动一下,增添一些小生的戏。南薇有个朋友,在宋庆龄先生
                    那儿工作,听说南薇改编《祝福》,便对他说:“改编鲁迅先生的作品,最好事
                    先征得许广平先生的同意。”经这位朋友介绍,袁雪芬就和南薇一起专程去拜访
                    许广平。


                    IP属地:上海599楼2011-05-09 22:57
                    回复
                          去的那天,他们分乘两辆黄包车,南薇在前,袁雪芬在后。车过同孚路时,
                      南薇回过头来说:“袁小姐,你见到许广平,不要叫鲁迅夫人或鲁迅太太,要叫
                      许先生。”
                          “噢?”袁雪芬听了,觉得很新奇。


                      IP属地:上海600楼2011-05-10 00:40
                      回复

                            许广平住在霞飞路霞飞坊(今淮海中路淮海坊〉的一间前楼里。鲁迅逝世后,
                        她从大陆新村搬到这里,在艰难的条件下,一直保存着鲁迅的手稿、藏书和各种
                        遗物,并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进步活动。袁雪芬等来到她家时,只有她一个人在。
                        她脚穿一双广东木屐,很朴素。袁雪芬长期以来不与外界交际、应酬,平时很少
                        讲话,也不善于言辞。来到这里,她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许广平的热情可亲,很
                        快就使她感到象在家里面对着亲人一样。


                        IP属地:上海601楼2011-05-10 14:34
                        回复
                              袁雪芬、南薇把改编《祝福》的打箅讲了一下,许广平很惊奇。在当时的环
                          境中,看鲁迅的作品也常常会被戴上“红帽子”,简直象犯法似的,现在竟然有
                          人敢改戏,而且是由一个不受重视的地方剧种来改,许广平很感动,也感到意外。
                          她关切地问:“能改成戏吗?”


                          IP属地:上海602楼2011-05-10 16:41
                          回复
                                袁雪芬说:“能。我们是绍兴一带的人,风土人情都很熟。”
                                许广平问:“你们改成戏,有人看吗?”
                                袁雪芬满有把握地说:“有人看的。我们有观众,加座都卖得光。”
                                许广平又问:“不怕人家对你们有看法吗?延安有鲁迅纪念馆,那是人家对
                            鲁迅的尊敬嘛!不料,也搞到我的头上,有人讲我是‘赤色’的。你们就不怕有
                            人会讲你们?”


                            IP属地:上海603楼2011-05-10 18:45
                            回复
                              2025-09-12 23:0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袁雪芬当时连共产党在延安也不知道,她不理解许广平这番话的含义,只是
                              天真地说:“那有啥啦!”她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越剧的情况,说她们剧团规定最
                              多四个星期要换一出新戏,都是女子演。
                                  “啊!都是女子演?!”许广平是广东人,还从未看过越剧,听说都是女子
                              演,也觉得新鲜。她很有兴趣地问:“据说看你们戏的都是些太太?”
                                  袁雪芬沉静地回答:“不,我们剧团的观众却不同,很多是女学生。”


                              IP属地:上海604楼2011-05-10 22:05
                              回复